一家“註定倒閉”的店,讓泉州更火了

作者 | 曉洋

編輯 | Felicia

題圖 |《春色寄情人》

走進泉州中山中路,過了泉南基督教堂,再朝南走兩個路口,就來到承天巷所在的和平社區。

這個社區可說是古城“半城煙火半城仙”的縮影。巷子裡擡頭可見教堂十字架,拐角處有溫星君坐鎮,保一方平安。沿巷子朝東走,就是香火鼎盛的承天寺。

也許得各方神明的庇佑,社區裡有多家祖傳的小店。無論是想喝一碗熱騰騰的花生湯,還是想買一把香去“拜拜”,都是走幾步即可達的距離。

赤子空間和巴浪魚咖啡所在的承天巷。(圖/受訪者提供)

從一開始,阿梅和丈夫亞三就看中了這裡豐盈的街巷文化,篤定要紮根下來。他們在承天巷開設複合空間。一樓“赤子空間”是書店,由阿梅主理,不時有展覽和沙龍;二樓“巴浪魚”是咖啡館,由亞三負責。

兩層樓合共不過200平方米,但空間細節處處展露閩南風情與當代設計:窗邊掛着龍虎燈,書架旁裝有螺旋槳,石花膏冰拿鐵和巴浪魚乾相伴上桌……即便隱於深巷,這裡依舊門庭若市。

泉州爆火後,流量致使西街人潮更加密集,街巷裡的小店生存有被影響嗎?一座城市的街道與小店如何保衛它們原有的社區文化,而不被浪潮裹挾?身處其中的居民,如何才能保有生活氣息?我聯繫上赤子空間主理人阿梅,請她用親身的經歷與觀察,講講“小店與社區”的故事。

赤子空間主理人阿梅。(圖/受訪者提供)

在老街開店3年後,

阿嬤阿叔終於習慣了小店

“油條阿芙佳朵”,融合現炸油條、冰激凌與濃縮咖啡,是巴浪魚咖啡館最受歡迎的一款特飲。

這份紅遍全網的獨創飲品是限時供應的,供應時間完全視乎巷子小店“阿詩家油條”的開鍋時間。今年春節,泉州旅遊大火,阿詩家油條提前到初四開始營業,巴浪魚咖啡館也相應地提前兩天供應油條阿芙佳朵。

油條阿芙佳朵。(圖/受訪者提供)

油條店店主王麗欽(阿詩媽媽),是承天巷裡第一位向阿梅釋出善意的鄰居。王麗欽一家來自莆田仙遊,接過姑姑家的油條店生意後一直生活在泉州。阿梅的老家在漳浦,到泉州找當時的男朋友亞三前,她曾在廈門工作多年。從外地前往泉州紮根的彼此,天然地惺惺相惜。

阿梅牽着阿詩,在油條店門前拍照。(圖/受訪者提供)

2015年,阿梅在巷子裡開時裝買手店,剛開始有點“水土不服”,小店彷彿是這個老社區裡的“外來入侵物種”。鄰居們悄悄猜測這家店倒閉的時日。

阿梅選擇沉下去,融入街頭巷尾裡。開店第二年,阿梅和朋友策劃了“阮這個角頭”影像展,原汁原味地呈現這個“角頭”的油條店、花生湯鋪、香燭金紙鋪等充滿生活感的日常。憑藉這一影像展,阿梅還帶着鄰居一起上了CCTV-9的紀錄片《傳家》(第二季)。

2017年年初,巷尾一家開了70多年的理髮店要關張。阿梅爽快地接手兩把鐵鑄理髮椅,邀請本打算閉店關張的理髮師鄭師傅進駐赤子空間。有居民想理髮,只要提前預約,鄭師傅就能繼續服務。

鄭師傅在赤子空間內理髮。(圖/受訪者提供)

“泉州的街巷文化非常豐盈。到老社區開店的初衷就是想通過我們的空間,將當代美學、文化和藝術凝入這豐盈的日常當中。”阿梅說,直到開店的第三個年頭,社區的原住民阿嬤和阿叔終於主動跟她打招呼。

今年6月21日夏至,赤子空間正式邁入第十個年頭,巴浪魚咖啡館也迎來七週年慶。鄰居們早已接納由年輕人開的新鮮小店。只是鄰居們每天從店門前來來往往,卻極少走進赤子空間或巴浪魚咖啡館。

從2016年策劃“阮這個角頭”社區影像展起,阿梅和亞三就選擇主動打破這種距離感。去年10月以來,他們把放有圖書的手推車擺在店門外,旁邊再配上兩把竹椅,供路人免費翻閱。

一位在工地工作的阿姨至少來了三回,每次都看同一本書——《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鄰居叔叔會停下腳步來翻看《多談談問題》,並拿出本子做筆記。傍晚放學路過的學生,也會過來翻一翻。阿梅相信:“書本文字是有生命力的,最能夠跟人產生聯繫。”

透過公共閱讀角,阿梅希望進一步促進鄰里的互動。(圖/受訪者提供)

從赤子空間開店以來,阿梅就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用圖文勾勒出周邊社區乃至泉州城的日常質感。日常如巷口被颱風吹倒的老榕樹再次“站”起來,隆重如媽祖巡遊、千名蟳埔女踩街,都能在阿梅的分享裡看到。

女兒出生後,阿梅和亞三喜歡帶着孩子到西街、中山路、小山叢竹公園等地探尋古城肌理,隨手把所見所感發在網上分享。幾年間,阿梅在社交平臺發出了上萬條信息。

阿梅與小漁在承天寺。(圖/受訪者提供)

走在與城共生的道路,能感覺文化味與煙火氣纏繞。這種街頭風情引起泉州以外的人們關注。有網友驚呼“原來泉州是這樣的”,赤子空間和巴浪魚咖啡館成爲許多外地遊人去泉州的重要目的地。

蔡國強、黃燦然、巫鴻、許知遠、陳春成、大友良英……許多藝術、文化界名人也是小店的“自來水”。一口油條、一口咖啡,轉身遇到某位名人,也成爲更多遊人的期待。

泉州成“網紅”,小店不得不變

近兩年,泉州文旅火爆出圈。今年春節期間,這座新晉網紅城市接待了遊客818.12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40.6%,位居福建全省第一,創造歷史新高。

全國遊人涌入泉州老城,摩肩接踵地眺望東西塔,排着隊品嚐糕粿、潤餅。這流量不僅在線上帶來了無數遊人分享的古城印象,而且改變着線下小店的生存情況。

阿梅發現,泉州西街原本有四五家舊書店,如今全關門了。去年以來,西街臨街鋪面的租金漲了十來倍,以前兩三千元的月租漲到兩三萬元不止。除了書店,一些售賣日雜用品的小店也因上漲的租金掙扎着。

這波流量把赤子空間和巴浪魚咖啡館推選爲社交平臺上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客羣也日益多元化。長假的午後,來自各地的遊人在赤子空間門前,坐在竹椅上喝咖啡聊天,左右各坐一排。儘管內街的租金暫時沒有急劇上漲,但客羣變化仍使阿梅產生想要調整空間內容的迫切感。

泉州走紅,赤子空間的客人也多了起來。(圖/受訪者提供)

阿梅分析,一樓售賣的藝術類書籍和設計師品牌服裝,單價較高,新接觸的客人未必能接受。於是,她將書籍品類擴展至文學、社科、音樂和電影等領域,服裝品類還增加了有質感、有文化表達的T恤。

經過調整,衝着二樓咖啡館而來的客人,會更多地在一樓停留。偏好藝術、文學、社科的客羣,漸漸產生文化消費上的交集。滾滾而來的人流,更有可能轉化爲小店的營業額。

前幾年,阿梅總要爲淡旺季之間起伏的營業額犯愁。眼見人們找上門來,她對店鋪的經營越發有信心,但也沒被流量衝昏頭。

“一個空間,如果依賴拍照打卡的流量客羣,其實很難擁有長久的生命力。面對這類過度擺拍帶來的流量,需要有一種清醒的認知,反思空間真正需要的氛圍。”阿梅慶幸,即便在忙碌的假日裡,空間裡也總有幾桌客人在認真看書、休閒地喝咖啡。

如果說拒絕擺拍是空間運營中的“減法”,那麼活動策劃則是一種“加法”。不同於一般意義的書店,赤子空間成爲了“泉州文化客廳”,讓本地文化和外部世界產生對話。比如,這個複合空間舉辦了“Zayton Blues”泉州文化藝術週末、abC藝術書展、單讀出版物展覽等活動。

《單讀32》新書分享活動在赤子空間裡舉辦。(圖/受訪者提供)

疫情後,大家越發珍惜在實體空間裡面對面的交流。阿梅和亞三也試着走出去,到臨海蔘與“雙城展”,去寧波假雜誌圖書館、東京單向空間等地做分享,今年還遠赴倫敦,策劃海絲主題展覽。

看過廣闊的世界,他們更容易爲本地文化尋找到新的世界座標。去年年底,阿梅和亞三策劃了一次咖啡快閃活動,現場佈置了由廈門同安的莊溫嘉師傅製作的龍虎燈。

“每次我在店裡放一個燈籠,都會‘帶火’一個傳統手工藝。”阿梅直覺,用於閩南宮廟的傳統龍虎燈別具“土俗之美”,手繪的龍虎圖案有種生猛的漫畫感。

活動開幕當天,那幾盞定製的龍虎燈迅速在網絡走紅,給莊師傅帶來一波切實的訂單和關注。今年以來,龍虎燈的閩南燈火照亮了閩南內外的人家,也給衆多潮流小店增添了一抹民俗風。

藉着咖啡快閃,更多年輕人看見龍虎燈的美。(圖/受訪者提供)

在地的前提,是能紮下根來

那次快閃活動的主題是“我有根,但我流動”——這句話引自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長篇小說《海浪》。

“這段來自上個世紀的語句,貼近我們當下的狀態。當我們意識到根系將脫離家鄉的土壤而開始冒險時,流動就已經開始了。”阿梅在活動介紹上解釋道。

2016年,亞三開啓“流動咖啡館”項目,邀請當地的阿嬤和阿伯品嚐,讓咖啡香氣飄散於鄉鎮小路上、宮廟榕樹下。如今,阿梅和亞三創辦的巴浪魚咖啡館,與赤子空間一起停泊在承天巷裡,但夫妻倆對人與地方情感關係的審視仍在延續。

亞三發起的“流動咖啡館”項目。(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赤子空間發起“在野青年構建的文化叢林”長期聯動計劃,希望聯絡曾在東南-福建區域自發進行田野實踐的創作者、研究者與製作人等,探討人與地方的重新聯結。

阿梅提及“在野青年”陳逸飛,他是“夾山改樑”藝術小組的發起人之一,也恰巧是阿梅的漳浦同鄉。陳逸飛從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後,嘗試過在北京的合租房裡策展。他在2019年到廣州,接觸本地社羣,探索低成本的內容生產模式。

在阿梅看來,在地方做創新實踐的青年以及他們的經驗,非常值得被人看見。除了通過計劃聯結更多有相同志向的人,阿梅還把他們在空間裡的口頭分享整理成文檔,作爲“大時代的小注腳”留存起來。

在野青年分享活動現場。(圖/受訪者提供)

無論是到外地策展還是外出旅遊,阿梅都習慣去看看當地獨立空間的生存狀況。久而久之,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探店標準,“比起十全十美的空間,更愛有場所精神的空間”。

像是北京西四胡同的postpost、廈門百家村的Bathroom Store,都是阿梅欣賞的小店。它們通過獨到的選品和本地活動,形成青年人與社區之間的交流橋樑。

近年來,受項飆的“附近”理論的影響,許多人開始討論“在地文化”,關注社區。阿梅通過親身實踐發現,真正紮根於社區,要遠比“關注社區”困難得多,因爲運營一家小店、延展社區文化,需要涉及地方社會系統的諸多關係。

阿梅認爲,發展在地文化是自下而上的行爲,在地文化應該是從土地裡生長出來的文化。“在地文化的輸出,不該也不能化作一堆簡單的符號。像泉州這樣的城市,本就擁有強大的本土文化。如果我們做事只浮於表面,沒有實質的勘探、挖掘,很難在這片土地裡紮下根來。”

原標題:《當一家社區小店,想紮根在地文化》

新週刊專題《小店中國》現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