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地圖對應一個時代!「透・南城」AI美學加持,穿行臺南400年

400年前的臺南是什麼樣子?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熱展中,透過AI數位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凝鍊當代涵養,也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引起觀展者廣大回響。

臺南於1624年捲入大航海時代的波瀾壯闊,從此進入世界的眼簾,是臺灣第一個躍上國際舞臺的城市,也代表臺灣發展上的一個里程碑。400年來經歷文化與族羣間的碰撞融合,奠定臺南「又國際又在地」的文化基礎,漸漸形塑今日的大臺南。

「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展覽分爲7個展區,觀展者將以第一人稱視角,從400年前出發,沿着時間軸線一路見證臺南不同時期的發展,感受道地的臺南風味與人文風情,並且與這座城市一起譜寫出新的故事。

《透・南城》的每個展區皆以該時期的地圖爲起點,帶領觀者步入當時的城市樣貌。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透・南城》的每個展區皆以該時期的地圖爲起點,帶領觀者步入當時的城市樣貌。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每個展區皆以該時期的地圖爲起點 ,荷治時期(面海)的地圖,呼應當時航海地圖的海域深度標示,到了鄭氏時期(見地),地圖上的方形符號象徵當時軍人屯墾臺南的區域。清領時期(築城)的圓形符號,代表當時的軍事建設;日治時期(眺南)的矩形符號,象徵該時期的工業化建設;而最爲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現代」與「未來」地圖,不僅反映社會現況,也呼應百年前臺江內海曾有鯨魚出沒的景緻,勾起許多土生土長臺南人的集體回憶。

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打開時光任意門,AI 生成時代風景

「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除了展示實體文物,如:荷治時期的建築材料、日治時期的水道設備等,吸引許多歷史迷、建築迷前來朝聖,更運用AI數位科技與觀展者互動,以歷史人物的日記爲根基,透過AI生成時代景觀,展現現代臺南智慧城市的創新與自信。

以歷史人物的日記爲基礎,透過 AI 生成的時代景觀。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以歷史人物的日記爲基礎,透過 AI 生成的時代景觀。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連角落也藏驚喜!從牆上孔洞觀看考古現場

不只整體策展別具巧思,連走道角落也藏驚喜!觀展者在展區行進時,會偶然在轉角和角落,遇見臺南藝術家林書楷的藝術創作。林書楷以「考古」爲發想,藉由自家工廠留下的模具,呈現不同時代下的城市建築、地圖等。觀者不只可近距離欣賞由模具組建而成的考古現場,也可跟着藝術家的視角,透過牆上的孔洞觀看,別有一番趣味。

。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藝術家林書楷的創作散佈在展間,讓觀者在看展的過程中,與另一種詮釋的臺南不期而遇。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南城觀測站聚人氣,縮時攝影眺望城市脈動

展覽的另外一大亮點,是現代展區中的「南城觀測站」,觀展者透過大型投影裝置,整合實際的城市數據,體驗從非日常的角度,盡覽臺南壯觀地景、日夜與交通縮時風景,以瞭望的視野觀看臺南,讓許多觀展者直呼:「太感動!原來家鄉這麼美!」

。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而透過操控旋鈕,觀者以瞭望的視野看見大臺南不同區域活躍的城市動態。

在現代展區中,也能在各面向的都市計劃旁,品味描寫臺南的散文、小說、詩等文學作品,感受都市計劃之下的常民生活。

3D 列印打造沉浸式劇場,遙想未來臺南

展覽的最後一個展區,以沈浸式劇場「遙境」畫下美好的驚歎號。數座 3D 列印地景裝置,象徵臺南山嶽、河流、海洋、潟湖等不同地形,結合色彩、光影變化,用森林與田野的語言,呈現對於土地、產業、海洋等不同面向的想像與展望,並由出身臺南的知名導演黃信堯擔任旁白,敘說未來臺南依舊柔軟、包容的樣貌,邀請民衆一同前行。

劇場空間以影像結合地景裝置,在黃信堯的旁白之下,詩意的影像與地景燈光,引領觀者進入未來臺南的各種想像。

劇場空間以影像結合地景裝置,在黃信堯的旁白之下,詩意的影像與地景燈光,引領觀者進入未來臺南的各種想像。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劇場空間以影像結合地景裝置,在黃信堯的旁白之下,詩意的影像與地景燈光,引領觀者進入未來臺南的各種想像。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象徵臺南各種地形的裝置,爲 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以 3D 列印而成。圖/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以上資訊【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