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5萬人中斷心理治療!「遠距諮商」限制多 社福提4訴求
▲疫情期間諮商需求加劇,但「面對面諮商」使助人工作者與個案風險高。(示意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疫情以來民衆爲減少就醫增加染疫風險,全臺約有5萬人心理諮商被迫中斷,其中包含自殺高危險羣。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也提到,今年團隊服務超過百名性暴力被害人,也因疫情全部暫停實際諮商,改以電話關懷,有4分之1個案因此感到焦慮不安,但「遠距諮商」受到規範綁手綁腳,各縣市不一,今(1)日與諮商全聯會共同提出4大訴求,也邀請大衆一起聯署附議。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估,疫情下全臺約有5萬民衆心理諮商被迫中斷,包含自殺高危機學生、有心理創傷與身心狀況人士等。同時據自殺防治中心調查,年滿15歲的民衆當中,有45.4%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以來因疫情關係感到壓力。
▲申請「遠距諮商」面臨狀況。(圖/翻攝自勵馨基金會直播)
不過國內「遠距諮商」規範不少,且各縣市標準不一,目前全臺有超過200間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所,卻僅有19處實際獲得衛生局覈准能執行遠距諮商,佔不到1成;而全臺通過遠距(通訊)諮商申請的大專院校,更只有2間。
全聯會表示,受疫情影響遭停止面談的學生至少有3萬人,遠距諮商又只能服務18歲以上的民衆,因此未滿18歲的兒少與學生直接被排除在外,學校單位與社福機構也無從申請。
▲勵馨基金會提出疫情之下服務的困難。(圖/翻攝自勵馨基金會直播)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也說,團隊的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今年服務逾百名的性暴力被害人和個案,諮商也因疫情全部暫停,改以電話關懷。而諮商關係建立不易,服務停止除了可能中斷個案的療愈復元歷程,更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有4分之1的個案因諮商中斷感到焦慮、被拋棄感;更有近一成生活因疫情受影響、引發創傷反應。」
她也說,遠距諮商各縣市標準不一,申請流程也相當漫長,以高雄爲例,7月中才要召開說明會,等到後續跑完流程,可能已經要年底了。但如果勉強面對面諮商,又會增加染疫風險。
▲面對面諮商,又會增加染疫風險。(圖/翻攝自勵馨基金會直播)
勵馨與全聯會提出4點訴求,呼籲政府應借鑑國際經驗,提前佈署,於線上建構更完善的心理健康與遠距諮商服務網絡。更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疫情當前應放寬通訊(遠距)心理諮商限制,研商合理覈准作業要點」,目前獲得立委莊競程、範雲、王婉諭、臺北市議員林穎孟附議,一天之內已有超過1500人線上附議,也邀請民衆加入。
訴求:
1、疫情期間即刻實施遠距諮商免申請作業,統一經由地方公會造冊函報地方衛生局備查即可。
2、讓未滿18歲兒少在有法定代理人同意下,亦可接受遠距諮商服務,且不應排除初次晤談。
3、疫情期間心理師因應防疫政策,可不限於執業場所持續提供民衆遠距諮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