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開西域都護府,屯田的水源從哪來?

李廣利征服大宛之後,漢朝兵威大震,西域諸小國聞風恐懼,多遣其子弟隨從李廣利到來朝貢。以後漢使前往西域,所過之處,皆以禮接待,不敢輕慢。

大漢奸衛律建議且鞮侯單于,控制西域的車師國,攻殺漢使,斷卻漢朝與烏孫的聯繫。

匈奴右地到西域比漢朝敦煌郡去西域方便,匈奴若控制車師,便能以小博大。且鞮侯單于對衛律的建議深以爲然,立即派兵控制車師,另立國王,令其配合匈奴截殺漢使。

西域是漢朝必爭的,公元前101年,武帝在西域設使者校尉(西域都護的前稱),派數百騎和數千民夫到輪臺、渠犁屯田,以供給往來之漢使。不久更名爲屯田校尉,由扜彌國太子賴丹擔任此職。日後漢軍再出徵西域,就可在自己的屯田據點進行休整。

屯田校尉的之職責不僅是屯田,還要修築亭障。此後自鹽澤以西,直到烏壘,處處起亭,爲行人休息之地。

在西域屯田,最大的問題是缺水。西域大部分河流是季節性的,乾旱季節連飲用水都不足,更別說灌溉了,於是中原人帶去了坎井技術。

《莊子·秋水篇》雲:“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焉。” “坎”是地洞之意,坎井是一種類似地洞的井,又稱坎兒井。

在山脈與平地的結合部,人們發現水流並非完全來自山上,一部分來自山洞中。人們猜測有一條地下暗河,便開挖一條與地面平行的暗渠,從暗河引水出來,形成明渠。然後在暗渠上方,每隔一段距離開挖豎井,最深的豎井深達近百米。乾旱季節,地下暗渠的水或許不能流到明渠,人們卻可通過豎井取水飲用甚至灌溉。豎井口和暗渠口常以柳枝、雜草覆蓋,減少井水蒸發,避免風沙淹沒渠道,防止冬季結冰坍塌。

戰國時代的秦國人,已經掌握了坎兒井的技術。到漢朝時,坎兒井得到大規模應用。漢武帝時,發萬餘卒,穿渠鑿井,引洛水至商顏下,鑿井深者四十餘丈。

李廣利率軍圍攻大宛國貴山城,城內水源被切斷,大宛人用通曉穿井法的秦人(西域有時稱漢人爲秦人),開挖地下暗渠,解決飲水問題。

漢朝在西域屯田,也開始大規模開鑿坎兒井,不僅河西走廊,自敦煌以西到樓蘭、車師、龜茲等地的關塞、烽燧、屯田處,到處是坎兒井。

開鑿坎兒井的傳統流傳至今,清朝虎門銷煙,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林則徐遭誣陷革職,戍邊伊犁。林則徐路過吐魯番,這裡乾旱炎熱,雨量極少,但沿途多卡井(坎兒井),以至田土膏腴,歲產木棉無數。林則徐讚歎不已,隨後在新疆大力推廣坎兒井,變赤地爲活壤,出現“疏泉穴地分澆灌,禾黍盈盈萬頃間”的景象。

如今新疆的坎兒井有上千座,一座坎兒井往往有幾十口豎井,多者達三百餘口,暗渠全長約五千公里以上。

漢宣帝時,命鄭吉兼護車師以西北道(西域北道),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北部)設立幕府,鎮撫西域諸國,稱爲西域都護(官職三品),主掌西域軍政,其他屯田校尉都屬西域都護管轄。

西域都護官職與郡太守相當,管轄的範圍卻遠勝各郡,控制的軍隊更是達到控弦三十萬騎。西域都護府管轄範圍,含怱嶺東西、天山南北共四十八國,包括烏孫、大宛、龜茲等大國,完全斷匈奴右臂。西域的軍隊,光是烏孫就控弦十八萬八千八百騎,總計約三十萬騎,此後漢朝頻繁調動西域各國大軍,北匈奴郅支單于就是在西域聯軍圍攻下滅亡的。

西域各國國王,世襲罔替,但王權更迭需要經西域都護府上報朝廷,由漢帝冊封。朝廷在各國設置官員,包括王、侯、將、相、都尉、且渠、當戶、譯長等,有三百七十六人佩漢朝印綬,不過這些官員也是西域本地人。

西域都護府還督察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這些國家雖不屬西域都護管轄,但有責任確保漢使和商隊平安往來,保證絲路暢通無阻。

漢朝能控制西域,關鍵點在屯田,而坎兒井也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