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共鳴,邏輯情緒並重,投流更多,中老年短劇“跑通”絕非偶然

作者|九橘

隨着短劇行業的快速發展與演變,中老年短劇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同時,經過市場的不斷驗證,中老年短劇中的親情向題材又成爲了繼甜寵、戰神之後的第三匹黑馬,在付費短劇市場中叫好又叫座。

從親情短劇《我是媽媽》《母愛無聲》打開中老年羣體,讓市場看到中老年人羣短劇付費能力,到引發全網討論的中老年甜寵婚戀劇《閃婚五十歲》《閃婚老伴是豪門》,中老年劇在今年完成了從無到有,從0到市場份額近半的“擴張”。

近期,娛樂資本論專訪了花生短劇吳海明,在採訪中,他分享了花生短劇從看到中老年短劇成爲新的增長點到迅速調整方向儲備中老年短劇的全過程。並且從內行人的角度爲我們定義了什麼纔是中老年短劇,以及中老年短劇與傳統短劇相比的變與不變。

定義中老年短劇

娛樂資本論:中老年短劇的定義?

花生短劇吳海明(下同):

首先看這個劇的核心角色是不是偏中老年。第二個就是看有沒有能讓中老年代入的情節和能引發共鳴的點。

現在付費短劇的方向基本上都側重於情感矛盾,特別是在抖音上面,情感裡面也會分中老年的情感和年輕人的情感。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短劇叫《閃婚50 歲》,這個就是很標準的中老年劇,因爲他的情感是中老年的情感。但是你會發現中老年他也會看一些年輕人演的戰神題材和甜寵題材,因爲大家都會有對愛情和對各方面的幻想。

娛樂資本論:爲什麼現在中老年短劇會特別多?

現在中老年短劇多是因爲大家發現這個付費人羣裡面可能30歲以上的,或者50歲以上的付費人羣比較多,大家覺得基於這個人羣纔去打更精準的內容,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娛樂資本論:通過對市場的觀察覺得哪種故事類型在中老年這個領域比較火?

我覺得現在的短劇就是在原來的題材裡面做迭代,我舉個例子,比如戰神題材現在變成了中老年的戰神,在劇情上可能就是變成了戰神和父親或者是戰神和兒女的矛盾。就像前段時間的苦情加戰神題材《升堂見母》,他其實就是把苦情的劇情迭代了。《我是媽媽》就是麥芽迭代的《母愛無聲》。把裡面媽媽的角色變成了戰神。大家都在結合受衆來製作針對他們的題材,但是大的題材類型還是圍繞着戰神、甜寵、高手下山等。

娛樂資本論:目前A 題材到B題材的迭代是不是越來越快了?有什麼規律嗎?

對,其實核心還是因爲現在市場太飽和了,基本上把那一個題材給大部分用戶看了一兩遍、兩三遍了之後,用戶對這個題材的興趣度就會下降。那你必須要去迭代新的題材出來。

這種迭代也沒有太多的規律,因爲這要取決於它是一個大題材還是小題材。可能小題材一兩個月就迭代一次,而大題材可能三五個月甚至一年才迭代一次。當然即使是個老故事,但是可能有些團隊翻拍的特別好,還是會有用戶買單的。

娛樂資本論:目前中老年短劇偏親情苦情向比較多,這個是爲什麼呢?

這個是靠市場的驗證了,市場特別吃親情和苦情向。通過廣告引擎我們能大概掌握用戶的年齡範圍,中老年的佔比在其中是比較高的。這個比例和原來我們做新媒體小說時候的讀者比例是一樣的,當時新媒體小說中老年讀者的付費穩定性和付費人羣佔比也是偏高的。

編劇轉型陣痛期

娛樂資本論:現在花生內部寫親情題材的編劇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其實我們內部大部分的編劇現在都還沒有適應做親情題材。

首先這種題材的創作對編劇年齡有比較大的要求,需要有生活閱歷。那種太年輕的作者,寫親情題材會稍微弱一點。其次,我們原來大部分的編劇是寫戰神題材的,寫親情的話,寫不出來那種細膩的感覺,效果會差很多。所以我們現在也在進行內外部合作。內部會去招一些新的適合親情題材的編劇,外部也會去找一些作者合作。

娛樂資本論:親情題材的短劇和傳統的短劇相比在劇本和結構上有什麼區別?

親情題材的短劇更注意基本的動機和邏輯,戰神題材很多時候是可以靠情緒去代替邏輯。但是親情,特別是一些親子關係方面的題材,比如之前講的《母愛無聲》、《我是媽媽》之類的,兒子會打母親,就需要一步一步的推動。不能兒子一上來就要打母親,那觀衆可能就會有點跳戲。

娛樂資本論:《老炮兒之上陣父子兵》這個劇就是因爲觀察到市場的主流方向才選擇中老年做主角嗎?

其實用戶的核心是想看到好的故事。所以說就站在用戶角度,把設定從一個年輕的戰神變成一箇中老年戰神,自然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故事。這種改動也算是就戰神這個設定的微創新或者戰神結合中老年題材的一個比較有效的一個方式。

娛樂資本論:當一部短劇的主角是父親的時候,會吸引更多的男性觀衆嗎?

肯定會有的。這個裡面一般要學會討巧一點。像麥芽它就比較擅長把很多偏男性的題材變成偏女性的題材。之前比較火的《絕世紅顏》之類的,它其實是一個女主,但是題材很像男頻,是江湖打殺加尋親類型的。

“付費點永遠不會變”

娛樂資本論:中老年短劇會怎麼去設置付費點呢?與傳統短劇有什麼不一樣嗎?

本質是一樣的。因爲付費是根據信息流、用戶轉化的邏輯去設計的,從內容的角度就是在一個非常精彩的情節處設置付費點;從用戶轉化的邏輯來看,現在投放的用戶基本上都是從社交媒體過來的,從抖音上面跳到小程序;從運營的邏輯來看,轉化的鏈路它還是一樣的鏈路,因此這個付費點永遠不會變。

娛樂資本論:付費習慣上面,中老年跟年輕人有什麼不一樣?

在之前,大部分的中老年不會去付費,因爲沒有培養出習慣,但是最近兩三年已經有比較穩定的付費習慣了。而且我會覺得中老年的付費意願是比年輕人更高的,因爲他們有錢有閒,還找不到免費渠道。

娛樂資本論:在營銷上面,中老年短劇和以往給年輕人看的短劇有什麼不一樣?

主要還是迎合受衆的習慣。就和我們原來做公衆號的標題一樣的,年輕的用戶,你給他的文案要帶點年輕用戶喜歡和關心的東西。中老年也是一樣的。你的標題要符合他關心的內容。

但是分發運營也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因爲它整個的渠道沒有變化。

娛樂資本論:中老年劇投流的量會更大嗎?

這個其實就看整個的 ROI ,能起量的話,就不會限制消耗。從目前的榜單上來看,確實中老年的題材投流的量級會更大。

娛樂資本論:中老年甜寵類型付費比例高嗎?爲什麼最近沒有中老年甜寵爆劇了?

它是一個動態的情況。假如說劇本身好,它的付費比例都差不多。

可能中老年人羣他的愛情觀跟年輕人的愛情觀是不一樣的。因爲這類人羣畢竟已經四五十歲了,他已經經歷過很多了,他的愛情觀更偏向於現實和愛情的結合,而年輕人更多是對未來美好甜蜜的愛情的想象。不能引起共鳴就不容易出爆款。但是親情他就不只是中老年的親情了,每個人都會帶入親情的這種情緒。

但是中老年甜寵也有市場,這個方向肯定是會出來一些爆款的,只是需要有一個市場的週期。

娛樂資本論:您覺得端原生的出現對於中老年短劇會有什麼影響嗎?

沒有影響,端原生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事情。他只會影響一部分分銷,但它整體來說其實對於短劇的生態是更好的。

娛樂資本論:花生現在儲存了多少中老年短劇?

我們佔比不會太高,中老年甜寵類型的,我們可能就10%-15%的比例吧。因爲我們沒有看到連續的爆款。親情題材會多一點,佔比50%,目前主要還是結合熱點做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