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奧地利人危難中的力量源泉

11月2日,時值奧地利因今年第二波疫情再次實施全國性封鎖前夜,維也納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當晚,位於市中心的國家歌劇院、城堡話劇院、維也納音樂廳等多家著名文化機構正在舉辦閉門謝客前的最後一場演出,恐襲發生後,大批觀衆被迫滯留在建築內,遵照警方指示直到午夜安全時方纔離開。在此期間,藝術家們自發加演曲目,用音樂安撫震驚和恐懼的觀衆,在音樂聲中一起度過了安全撤離前的漫長的數小時。在“音樂王國”奧地利,危難之際,音樂就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奧地利人與音樂有關的故事,都說明音樂在黑暗和困境中確實能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

疫情居家時在陽臺放歌的奧地利人。

足不出戶舉辦“音樂會

今年3月,歐洲疫情大規模暴發,奧地利率先實行嚴格的居家禁足措施。熱愛音樂的奧地利人想到了很多足不出戶欣賞音樂的辦法,爲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維也納全市範圍內上演了一場名爲“開窗音樂會”的“快閃”活動,所有市民都可以參與,一時間各個街區打開的窗戶裡都飄出了悠揚的音樂聲,樂器種類和音樂風格多種多樣,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演奏視頻。奧地利國家電視臺上奧地利州頻道特別開設了一個“居家音樂抗疫”專題,向音樂家徵集用手機錄製的音樂小視頻,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每天在上奧地利州頻道播出一首作品,同時上傳到活動頁面供觀衆欣賞。

文化機構在因疫情關門停業期間,紛紛將精彩節目搬到線上,供觀衆免費收聽和觀看。奧地利國家電視臺“文化之家”廣播頻道在每個工作日晚間播出音樂會精彩片段集錦,FM4頻道在“居家會議”節目中直播推廣本土藝術家的音樂。世界聞名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通過社交媒體發佈練聲和民歌演唱視頻,並配有樂譜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開放檔案庫,免費提供以往錄製的歌劇和芭蕾舞演出的現場視頻,《尼伯龍指環》《福斯塔夫》《費加羅的婚禮》和《衆神的黃昏》等經典劇目都在其中。

藍色多瑙河》驅走戰爭陰霾

歷史上,音樂鼓舞奧地利人走出危機的故事很多,關於《藍色多瑙河》的故事是最著名的一個。1866年,奧地利帝國在普奧戰爭中慘敗,首都維也納一片沉寂,民衆深陷在悲觀失落的情緒之中。爲了擺脫這種氣氛,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接受維也納男聲合唱協會委託,創作一首“象徵維也納生命活力”的圓舞曲。施特勞斯創作《藍色多瑙河》,受到奧地利詩人卡爾·貝克詩句啓發:“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甦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啼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這部作品在1867年首演時,維也納還處於普魯士的圍攻之下,因而反響平平。隨後,施特勞斯把原來的合唱曲改爲管絃樂形式,命名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並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親自指揮演奏,獲得巨大成功,甚至連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都親臨奧地利使館表示讚賞。自此,各國紛紛印刷《藍色多瑙河》的曲譜,優雅和靈動的旋律迅速傳遍世界各地,真正產生了全球性的影響。

《藍色多瑙河》創作於國家危亡之際寄寓了對故土的熱愛和對山河的讚美,曾令全體國民爲之感動和振奮。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宣佈獨立之際,在沒有國歌的情況下,人們就演奏了《藍色多瑙河》。二戰後,在奧地利國家足球隊的第一場比賽前也演奏了《藍色多瑙河》。今天,這首名曲儼然是奧地利的“第二國歌”,也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保留曲目之一,每年在午夜聆聽《藍色多瑙河》已經是奧地利人迎接新年的重要傳統了。

《音樂之聲》背後的真實故事

美國電影《音樂之聲》很多人都看過,並對《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等歌曲耳熟能詳。音樂是貫穿《音樂之聲》故事的主線,賦予了戰爭中的人們更多的力量和勇氣,讓人們在困難時期仍然能夠保持樂觀和團結,而通過音樂傳達出的關於“愛”的豐富內涵——父母子女之愛、戀人之間的愛、人民對祖國的愛,尤其令人動容

電影《音樂之聲》改編自同名音樂劇,而後者則取材於奧地利歌唱家瑪麗亞·奧古斯塔·馮·特拉普於1949年出版的自傳《特拉普家庭合唱團的故事》。真正的特拉普一家原本是爲了生計而歌唱的。1930年代大蕭條時,特拉普家族破產,不得不放棄貴族尊嚴,想方設法掙錢餬口。1938年,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他們拒絕了納粹的徵召令,舉家前往美國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