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爬南湖大山 紀錄片見證羣山之美

登山向導普魯圖(左2)懷抱「希望讓所有臺灣人都來登山」的夢想,在公視紀實影集羣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中,帶領樂團「麋先生」登上南湖大山。(鄧博仁攝)

臺灣島嶼上的山嶽總面積佔據土地70%,然多數人一生卻未曾親自站在高山峰頂領略土地之美。登山向導普魯圖(本名:王晧瑜)懷抱「希望讓所有臺灣人都來登山」的夢想,在公視紀實影集《羣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中,帶領從未登山過的樂團「麋先生」登上南湖大山,從中淬鍊心智,反思人生

普魯圖表示,早期大衆對於山感到未知,起源戒嚴歷史,當時政府憂心人民山中結黨結社,因而誕生入山制度,加上山中魔神仔等傳說,也讓大衆畏懼山,「現在部分山嶽還要入山證,山友就有『臺灣的山還沒解嚴』的說法。但現在社羣媒體發達,資訊透明,大家越來越願意走進山中。」

普魯圖因大學加入登山社後愛上山林。他認爲,當所有人爬山後,能借由山的景緻、登山的身體感受,更認識腳下土地,並自我反思對這塊島嶼有無義務多做點什麼,以他自身爲例,就是在親近土地後更關注環保議題。求學階段總沒有自信的他,也在從事登山向導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節目中,普魯圖帶着麋先生樂團中的吉他手林喆安、鼓手盧逸凡貝斯手張以諾登上海拔達3742公尺的南湖山。3位音樂人均是登山新手,首次登山便體驗10日近乎與世隔絕的山中生活,拋下過往對山的未知與恐懼感,在一次次腿軟、呼吸中,毫無雜念的踏穩每一步路,感受山與大自然。

林喆安表示,「謙虛」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登上高山會更瞭解。只要山的溫度稍微低一點、路艱辛一點,就能影響步伐,「世界太大,自己太小。在山上要靠同伴好友相互依靠,沒有誰比較突出。」登山之旅也激發團隊對音樂的想法。

盧逸凡表示,恐懼來自未知與不擅長,雖然登山只是走路,但卻與平常走路截然不同,過了幾天後,才能真正專注走路,調整呼吸。在山中的10日生活,感覺自己如野生動物,也是奇特體驗。

《羣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四集將於18日晚間9點於公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