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發力“對公”謹防過猶不及
銀行正在紛紛加碼“對公”,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2024年已披露的上市銀行中報中,不管是前幾年高歌猛進的“零售黑馬”平安銀行,以及曾經的“對公之王”浦發銀行,還是城商行龍頭江蘇銀行,無一例外,詮釋了“不做對公業務,今天沒飯吃”。
銀行發力對公也早有跡象可循。2023年,銀行對公貸款投放力度明顯高於個人貸款,上市銀行對公貸款全部實現增長,其中,國有大行增速保持領先。此外,“零售之王”招商銀行也開始尋求“零售轉型,對公補位”的策略調整。
發力對公,銀行可以順勢而爲,但也要理性佈局,避免隨波逐流。
銀行業務大致可分爲對公和零售兩大支柱。零售業務,主要面向個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包括我們熟悉的個人存款、個人貸款、信用卡等業務;對公,則主要服務於企業、機構等法人客戶,包括企業存款、企業貸款、投行等業務。
在新常態下,對公端的展業確實要優於其他領域,特別是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和支持實體經濟這一使命職責的召喚下,對公業務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彰顯。
從人民銀行披露的上半年信貸數據也可以看出,對公業務成爲新增人民幣貸款的主力軍,佔比高達82.9%。
站在銀行自身發展的角度,對公業務也具有較高的利潤貢獻度。相比零售業務,對公業務通常涉及更大的資金規模、更復雜的金融服務需求以及更長的客戶關係週期,這爲銀行帶來了更爲穩定的收入來源和更強的盈利能力。
而在當前宏觀形勢下,零售業務不僅面臨需求萎縮下的資產荒,其信貸業務的資產質量同樣承壓。這種壓力在中報中得到了明顯體現,具體表現爲零售銀行業務板塊的業績滑坡。
零售轉型,對公補位,出於改善營收、實現利潤增長的現實考慮,發力對公也算是順勢而爲。畢竟生存是第一要務。
但若銀行在沒有充分評估自身條件和市場環境的情況下,盲目跟風加大對公業務的投入,這種大幹特幹,帶來的不僅僅是資源的浪費,更是風險的積累。
畢竟,對公業務涉及的企業和項目類型多樣、風險複雜。如果忽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可能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
更爲重要的是,一擁而上,很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這也將導致銀行在市場競爭中難以脫穎而出,甚至可能面臨業務萎縮的風險。
作爲資源優勢型業務,對公業務真的好乾嗎?特別是在房地產和平臺公司業務出現低迷的情況下,對公業務並非所謂的“香餑餑”。
從貸款投向上,也可以看出各大銀行較爲雷同,上半年新投放貸款主要流向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領域。
在經濟增長放緩,內需低迷,淨息差縮窄的背景下,經營是每家商業銀行都要作答的難題。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時代機遇,重新發現對公業務,不失爲一條路。
但在經營中,不僅應密切關注政策導向和市場的變化,更得保持清醒頭腦,明確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建立自身的“護城河”,纔有可能做大做強。
“對公”雖好,也不要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