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善意國際環境 助力消化產能過剩

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學教授盧鋒指出,營造國際善意環境,將有助消化「新三樣」產能過剩。圖爲華爲新能源車。(中新社)

針對大陸「新三樣」等產能過剩,被質疑輸出通貨緊縮,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學教授盧鋒指出,當前產能過剩,在國際經貿引起擾動,過去不曾經歷。要多措並舉,消化新一輪產能過剩,也需要國外善意,特別是需要國際合作、管理好地緣政治經濟關係。

大陸《證券時報》報導,盧鋒13日在北大國發院30週年慶暨第68期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剖析「中國經濟的壓力與動力」。

盧鋒表示,今年大陸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肯定經濟發展成就同時,還指出現實困難,包括「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盧鋒指出,當前包括石化基礎原料、部分中低階晶片、「新三樣」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都出現產能過剩問題。新一輪產能過剩,呈現出部門分佈重要性提升、具有較高可貿易程度、與全球性等特點。

盧鋒表示,新一輪產能過剩不僅是大陸國內經濟問題,其全球性因素藉由貿易不平衡與外部經貿環境演變關聯互動,因而需把兩者結合起來分析理解。

一方面,要全面認識供給能力與競爭力提升的影響和意義:既體現中國經濟強大優勢,昭示未來持續追趕巨大潛能;又意味着需求實現受外部制約,因而需要國際合作。

另一方面,開放環境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供強需弱與順差佔比偏高,與供給短板同樣具有脆弱性。把供給優勢看成「清場式領先」或「降維打擊」能力存在偏頗。

盧鋒建議,首先,要透過積極宏觀調控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政策,在鞏固提升中國供給優勢同時着力提振內需,修復「供強需弱」不平衡,從而一定程度上吸收過剩產能。其次,透過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根本提振消費需求。

第三,針對外部環境不利變化,藉由內部深層改革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並與上述經濟措施產生穩定國際收支與匯率合力,調節實際匯率走低及不利影響。最後,透過調整內外政策穩定大國關係,同時在多邊經貿、金融、發展機構及G20合作平臺發揮更加的積極作用,推動國際社會建設性應對新一輪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