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唯派系必鬧笑話 賴政府人事決策出了大問題
臺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左)懷疑因「擋人財路」突遭撤職,新董座呂政璋(右)上任,6日舉行董事長交接典禮。記者邱德祥/攝影
臺灣金聯董事長呂政璋任職三天閃辭,他在辭職書上說:「臺灣政治遠比國際商業複雜。」在東方智慧中,「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形容因才智或擁有資源而遭人嫉妒、打壓,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這樣的情境也發生在如今賴政府公共機構用人上,諸如臺灣金聯前後任董事長去職的情況,正是當代「懷璧其罪」的實例。
前董事長施俊吉任內重整資產管理,努力讓國有資產「化腐朽爲財寶」,但他的離職過程被視爲是「擋人財路」所致,顯示地方勢力與政商派系的錯綜複雜。施俊吉的際遇,使人聯想到古代人才被利用和排擠的不堪情況,當今公共機構在用人決策方面也不遑多讓。
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對於政府機構的重要性,已在學術研究中多次證實。公共機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僅面臨法規束縛,還必須滿足政府和民衆的多重期望,這些壓力不僅影響人員任命的選擇,更影響其施政效果和公衆形象。
用人講究「求賢若渴」,重視用人唯才、任人唯賢。然現代政治和管理機構中,派系政治、利益糾葛往往對用人決策產生影響,使得才能出衆的專才反成爲懷璧其罪的犧牲品。施俊吉坦言「去職原因不明」,顯示在政商派系、地方勢力、民意代表壓力之間,人才的安置和任命往往並非完全依據專業或貢獻,而是涉及更復雜的政治交易。
今日的政府部門受到多方面的挑戰,其一是如何平衡專業化需求與政治化要求。政府人事決策者往往不得不在專業素養與政治因素之間找到平衡。但臺灣金聯人事案顯示,過於強調政治考量會帶來壞的影響,導致優秀的專業人士難以施展所長,甚至成爲派系鬥爭的犧牲品。
其二是如何在透明性和公正性之間取得平衡。在某些情況下,決策過程受到派系操作、地方勢力施壓影響,導致人事上的決策沒有符合公共利益。在此情境下,用人往往考慮派系資源分配和政治是否正確,國家利益和社會信任反而拋在腦後。
事實上,除了施俊吉之外,前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未出席新董座交接典禮,傳出是因他不滿「看報紙才知被換掉」;臺船前總經理魏正賜在臺船服務逾五十年,差十天退休卻被撤換…。類似事例頻傳,賴政府用人顯然出了大問題。
要從根本上解決,必須加強公正透明的用人機制,確保人才任命符合公共利益而非派系或個人利益。用人應該有一套客觀、公正的評估標準,並經常檢討和改進,以確保人才選拔符合部門需求和公共利益。同時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防止人事任命過程中的黑箱操作和派系干預,確保透明性。政府也應制定相關公聽法律,以避免人事權過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上。
優秀的人才是國家興盛的重要關鍵,無論朝代更替或體制變遷,優秀人才選拔的穩定性和公正性都應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