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雙漲下的隱憂
電價三階段緩漲已成定案,但繼油價大幅上升而電價先前已確定將調漲,除油電雙漲增加生產成本,預期心理在電價尚未實際上漲已發生明顯作用,物價膨脹的壓力在改行緩漲措施前已成形。此次政策轉彎意在安撫民怨,主事者並未具體宣示穩定物價或針對相關經濟情勢的重大措施,政治考量多於經濟,恐怕其目標不是鎖定在穩定物價,且油電雙漲影響何其深遠,未思慮與物價相關的經濟情勢恐成隱憂。
此次油電雙漲造成物價上漲,並非先前陳沖院長所稱「正常經濟發展現象」,也絕非「不是壞事」,政策取向不宜只限於常態思考。經濟發展過程中,民衆所得成長會導致總體需求增加,或者各種產業成長而競爭使用資源,造成資源價格上升而總體供給成本增加,兩者自然衍生之因素皆會致使物價長期上升,此外諸多國內外隨機性因素,例如原油價格、天災、國際政經情勢,也會透過總體需求與供給而影響物價,凡此物價漲跌皆可視爲經濟發展之常態。然而此次油電雙漲之造成物價上漲,則系緣於政策大幅調漲油電價格,造成總體供給成本增加以及相當顯著之預期心理,均非經濟發展之常態,況且我國正處於經濟景氣長期低迷特殊情況,更應有非常之思慮。
理論上,民衆對於未來之預期不僅受眼前相關事件之次數影響,亦取決於事件相對強度。因此民衆對於物價上漲之預期雖可能因爲分次調漲油電價而持續或者變強,但油電價一次調漲的上漲幅度之大,可能反而導致對於後續物價上升的預期更爲強烈,其嚴重性恐怕不亞於分次調漲,一次漲足的作法可能弄巧成拙,超出主事者預判。原定一次漲足業已點燃物價上漲之火,如今改行分次調漲則另將預期心理拖延於更長之期間,倘若穩定物價措施能在此更長期間把握機會,有效消減預期心理,則通貨膨脹情勢未必悲觀。但主事者在政策轉彎時,卻仍未就此着墨。
甚且,無論是供給或需求面之因素造成通貨膨脹,包括央行彭總裁等信誓旦旦的雙率政策,採行緊縮貨幣或財政政策旨在壓抑需求以壓低物價,但即使控制了物價,卻需付出成長趨緩而失業擴大的代價,尤其當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總體供給減少,在造成通貨膨脹的同時已連帶致使景氣走軟而失業上升,所謂停滯性膨脹,是否適合再採緊縮政策,不無疑慮。
在總體供給縮減的情況,對抗通膨的措施不應只是普遍壓抑需求的緊縮政策,應另導向擴充總體供給的措施,而控制物價之外,得以兼顧經濟成長與就業。即便採行緊縮政策,至多選擇性的針對消費需求,投資性需求及公共建設支出影響物價之層面與程度應較屬其次,特別是在長期間,民間投資與公共建設都可改善生產效率,提升總體供給,反而有助於穩定物價。此外,政策應導向提供生產部門誘因、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物資供應等措施,擴充總體供給以平抑物價併兼顧成長,短期可行者諸如:獎勵性租稅、降低產業原料與大宗物料之進口關稅等,至於提升基本建設、獎勵投資、改善產業生產結構等則屬長期策略。
倘若總體需求原已低迷,生產成本上升又另引發物價上升,經濟體系同時面對衰退與通貨膨脹的嚴重兩難,更不應單純以緊縮政策壓抑需求來對抗通貨膨脹。
由於國內外政經因素,我國總體需求與經濟景氣十多年來長期走軟,一再成爲政治話題;去年下半以來,總體需求軟弱的局面並未改善,今年首季出口衰退,到三月景氣燈號已連續五個月藍燈,經濟景氣仍處於疲軟狀態。然而油電雙漲至少因爲提升生產成本而有縮減總體供給的效果,不但導致物價膨脹,生產萎縮將使原本走軟的經濟成長與就業雪上加霜,此已堪憂,倘若爲壓抑物價攀升而再採行緊縮政策,則更無異於飲酖止渴。尤其是緊縮信用勢將致使原本已經渡小月而一向難以取得融資的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