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的人走進去!」深耕東臺灣16年 許文林獲醫療奉獻獎

▲許文林參與國內義診。(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病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走進去。」從事放射治療臨牀工作41年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16年前來到花蓮,與團隊共同推動建立起癌症醫學中心社區醫學部,一次次的社區往診與義診,與病人家屬建立起信任醫病關係,也讓他這位「新花蓮人榮獲2018年花蓮縣醫師公會第十一屆醫療奉獻獎。

許文林今年65歲,出生於屏東的他,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生都在花蓮度過。他回憶起多年前接到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電話,希望他能幫忙找人來花蓮建立癌症醫學中心,但一時間找不到人,於是想說「不然我自己來吧!」沒想到這一轉念,就讓他被花蓮「黏」了16年。

▲許文林在宜蘭南方澳漁港外籍漁工義診。

初到花蓮推動癌症防治,許文林只貫徹一個理念「走進社區」。他表示,東部地區地理狹長,加上人口族羣與生活型態,許多住在部落民衆,年紀很小就開始接觸「香檳酒」,也就是香菸檳榔、酒的簡稱,也因這項生活習慣,居民罹患口腔癌食道癌比率高居全臺

在找到問題點後,許文林決定從源頭做起,深入社區、部落民衆中,推行衛教、篩檢等防治工作,之後更承擔起慈濟東區人醫會召集人的責任,每個月跟着義診團走遍東部地區各鄉鎮,至今已深入170個社區、部落與機構,舉辦476場衛教講座,北到宜蘭蘇澳,南到臺東綠島蘭嶼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服務近10萬名鄉親

▲許文林將癌症防治深入社區。

許文林表示,花蓮慈院是醫學中心,雖然可看到各式各樣的疾病,但是如果不跨出去醫院,有時候很難了解病人生病的真正原因。在居家往診的時候,他也發現很多病人是獨居的長者,其中有一位換過人工膝關節髖關節阿嬤,因受教育程度有限,拿了藥也不知道該怎麼吃,最後請護理師幫忙整理,再用畫圖方式讓阿嬤理解,花了很長時間,終於讓阿嬤能夠好好服藥,也他覺得這些付出都值得了。

「感恩這片土地給我學習的機會。」許文林表示,在他醫師生涯裡,團隊跟保持感恩與學習的心很重要,因此,他也常常帶着醫學生與新進醫師去參加義診,讓學生在現場親身體驗,感受到病人真正的需求,幫助未來他們就能學習做出更完整適當的治療計劃。

▲許文林也曾參與2015年尼泊爾震災後義診。

許文林說,要做好一件事是需要整個團隊一起合心協力,就像每個月的慈濟人醫會義診一樣,不光是有花蓮慈院醫師的投入,還有其他醫療院所的醫師、護理師、藥師及行政團隊等很多人共同成就。他表示,很開心能加入花蓮慈院這個優秀團隊的大家庭,很榮幸能跟這麼多優秀的家人一起共事,「很多人都知道,被需要的感覺,很好。而身爲一個醫師,看到病人開心的笑容,感覺更好!」

▲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鄒永宏立法委員徐榛蔚代表將醫療奉獻獎頒發給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