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餘橋銘》引發的斷想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十九期(總第789期)

在我們學校的本部與二龍路校區之間,早年是一條衚衕,後來,拓寬爲一條大馬路。當初還是兩所獨立學校的時候,互相之間人員來往不多,所以沒什麼問題,但後來合併之後,問題就出現了。

每天人來人往,有很多老師和學生要橫穿這條路,從這個校區到那個校區,非常不安全,於是,建設一座過街天橋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幾經周折,最終建成。

原本過街天橋,只不過是過街天橋而已,沒有名字也沒有關係,反正其功能無非是方便過街而已。但學校在這座橋落成後,不但給這座橋起了一個名字,而且,還請語文組的袁海榮老師爲天橋落成寫了篇銘文,記述名稱的由來。

於是,就有了《三餘橋銘》。

除了這篇銘文之外,在橋的兩側,還各有一副對聯。

在本校這一側的對聯是:三餘冬夜雨,四時雅頌風。

在二龍路校區那一側的對聯是:三餘篤學,四序修身。

這兩副對聯,和三餘橋的名稱以及《三餘橋銘》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相映生輝。

由這篇《三餘橋銘》以及橋上的對聯,有以下這樣一些聯想與思考。

1

一所學校的文化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通過每一個細節,都能看到一所學校的品質。有的學校,一進校園,是各種雞血橫飛的大紅條幅,寫滿各種標語;有的學校,則在道路的兩側用巨大的展板介紹傑出校友或者來訪過的名人;也有的學校,什麼顯著的標誌都沒有,但是校園中的每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又都讓人覺得這是一所學校,而且,是一所好學校。我以爲,《三餘橋銘》之於實驗中學,就是動人的細節之一。

2

一所學校的好壞,不該只是簡單粗暴地用中高考成績來衡量,固然那些成績確實引人注目。但是,在成績之外,總還有一些不該忽視的代表文化,展現底蘊的東西。這些文化和底蘊,除了學校的統一的規劃和設計之外,常常又少不了一個又一個深懷教育理想的老師的創新和推動。

比如,在實驗中學,美術組的吳荻老師,除了在開學、藝術節、傳統文化節等學校的活動中,做各種彰顯品味的設計之外,還十幾年如一日地做學校的藝術館,做各種各樣的藝術展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審美。不管學生和老師,都尊稱其爲“先生”,我以爲吳老師完全無愧於“先生”這一稱號。

再比如,語文組的樊後君老師,帶着學生做中秋雅集,做重陽雅集,和吳老師一起做蘇軾的展覽,每一年爲蘇軾慶生,讓詩歌與藝術成爲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還有很多年輕老師,在吳老師,樊老師等老師的影響下,自發地做讀書會,做文學社團刊物,做班級的各種文化活動等,努力爲學生在校的文化生活增光添彩。

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一所學校最值得“炫耀”的是什麼?我以爲是一個又一個深具教育情懷的老師,因爲有了這樣一些老師,這所學校才顯得與衆不同。

3

漢代學者董遇這“三餘”的提法,在後世,其精神可以說綿綿不絕。比如,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就有著名的“三上”。有人很奇怪歐陽修怎麼能在百忙之中怎麼能寫出那麼多文章,歐陽修就自白:“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文學巨匠魯迅也有名言:“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的。”這些人都是古今惜時的代表,這些惜時的名言也爲大多數人耳熟能詳。

4

每個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惜時固然重要。但只是惜時,只是想辦法節約每一分每一秒就夠了嗎?還不夠,還要有一個時間管理的觀念。經常有學生或家長問我:“老師,我也知道讀書很重要,但沒有時間閱讀怎麼辦?”我對此問題的統一反問是:“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爲什麼別人能有讀書的時間,你卻沒有呢?”這就涉及到一個時間管理的問題。

可能大多數人熟悉一個故事,是說一個人依次把大石塊、碎石子、小沙粒以及水放到一個容器中,直到最後才填滿這個容器。這可以說是“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這句名言的實證。但這不是時間管理,充其量只是惜時而已。

把這些東西從容器中倒出來,再想辦法重新把它們放回去,如果先放進去的是水,最後再放大石塊,就會發現大石塊再也放不進去了。爲什麼?這就是一個時間管理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搞清楚自己人生中的那個大石塊是什麼,要把它放在最優級來處理,而不能放在最後。

如果一旦意識到閱讀之於人生的重要性,就要把閱讀當成人生的那個大石塊,最先放到容器中去,要不然最終這個大石塊就沒有自己的位置。不要說一天24小時,哪怕是48小時,也不一定有閱讀的時間。

5

在一些學校,學生的時間是不是以四十五分鐘一節課來計算的,而是以每一分每一秒來計算的。甚至連吃飯上廁所,都要有時間限制,超過了限定時間是不行的。在網上也流傳了一些學霸的時間表,把每天的時間規劃到每一分每一秒,引來諸多的讚歎,原來學霸是這樣養成的。

然而,曾經擔任北大代理校長,後任臺灣大學校長的著名學者傅斯年卻有一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在臺灣大學的“傅鍾”,也因此只敲21響。這個說法很值得深思,有時候,我們不是時間利用得不夠,而是填得太滿。所以,沒有任何真正靜下心來思考的時間。沒有時間真正靜下心來思索,也就談不上任何的效率和創新。

6

《莊子》有言:“夏蟲不可語於冰”,很多人會覺得只能活一夏的昆蟲是可憐的,甚至是可悲的。然而法布爾在《昆蟲記》中記錄蟬的生活時卻說:“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有些時候,生命的長短,固然是衡量的一個尺度,但是,除了長短之外,生命還應該還有一個寬度的問題。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與“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相比,哪一種更是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生活呢?

7

時間有一種奇妙的相對性。同樣的時間,有人覺得很慢,有人卻覺得很快。從古至今,各種惜時勸學的詩文,其寫作的對象都指向青少年,而不是指向中老年。何以如此?因爲中老年在生活的毒打之下,非常清楚時間的易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一定不是孔子年輕時候發出的感慨,而必然是在“六十而耳順”甚至“七十而從心所欲”的年紀發出的感慨。

那如何能夠讓青少年感受到時間的易逝,從而珍惜時間呢?這就是擺在每一個教育者面前的最重要課題之一。

8

這座天橋甫一落成,我就在課上給學生講了《三餘橋銘》和對聯,實踐了“時時處處學語文”的精神。緊接着2021年的北京市中考語文,恰好就文言文閱讀的部分出了一則與“三餘”相關的材料。

我不以押中中考題爲傲,但卻又不得不時常對學生說,你看,我當年講過這個“三餘”,後來中考就考了。這實在是不得不的做法,非我所願,然而,在這捲到甚至根本看不清眼前一寸遠之外的距離的年代,你又能怎樣呢?只能讓他們先看到一寸遠之內的實利,然後引逗着他們看到更遠罷了。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