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X動漫跨世代的結晶融合!《魔法電腦戰機》試玩報導

記者周之鼎特稿

在3月1號首先登場的PS4作品就是中文版的《魔法電腦戰機》,這款橫跨兩個世代的作品合作,可能不管對於熟悉《電腦戰機》的老玩家或是喜歡《魔法禁書目錄》的動漫迷都是有點丈金摸不着二腦的遊戲,接下來請看《Ettoday遊戲雲》實際評測,來解析這兩個跨世代的合作究竟迸出了什麼火花

《電腦戰機》過去是非常有名的大型機臺作品,框體上採用當時相當特殊的雙搖桿進行控制,甚至被視爲機器人格鬥頂點遊戲,後來在家用主機上都主要以移植版爲主而少有新作。這次很明顯的看的出來,SEGA爲了重拾《電腦戰機》這塊招牌,因此這次找了相當有名的輕小說《魔法禁書目錄》合作,劇本也由小說原着鐮池和馬操刀,先推出了一本「魔法禁書目錄×電腦戰機 Virtual-On魔法電腦戰機」小說,緊接着在今年讓遊戲登場並接續小說劇情,希望同時藉由兩塊招牌的威力來吸引兩個世代的玩家。

▲不光是小說、人物都是原作者原繪師上陣,連開場動畫由《魔法禁書目錄》的動畫團隊直接操刀。

實際遊玩來說,這次的《魔法電腦戰機》依然保有原作的基本操作性,因此如果你沒有接觸過電腦戰機,是必須要重新認識這款遊戲的邏輯設計整體屬於3D格鬥,但玩起來又非常特別,每一臺機體都有左武器、右武器和中央武器,並各自消耗不同的能量,因此武器能量耗盡必須會有回覆時間。L1、L同樣爲左武器,但打出的效果並不相同,相對的負責右武器的R1、R2也是這樣設計,中央武器則是LR同時按,一般來說都是耗能較大的武器,這些都還只屬於中、遠程攻擊,每個機體還有近戰、跳、衝刺、大招等基本操作。

在《電腦戰機》中最需要注意的,其實是移動視角的相對位置,特別很多武器本身都自帶追蹤功能,因此衝刺、衝刺急轉、跳躍和利用地形來閃避敵方攻擊或反之利用纔是真正的獲勝關鍵。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作中,比起過去更吃重於各項遠攻武器,除了某些大招或特殊招外,在近戰方面的激烈交鋒就相對少,但對於高技術的玩家依然可以利用上述的移動成功貼近對手並予以痛擊。

除了武器能量外,戰鬥中機體的主要兩個判斷HP和ST,ST可視爲擊倒值,被打到歸零會倒地,並有短暫的無敵狀態避免被後續攻擊秒殺,此外除了一般的KO定勝負外,在本作中也導入了計分系統分數較高的一方如果過一段時間沒擊中對方分數就會下降,這也成功解決了了過去血量領先就拼命利用掩體衝刺拖時間玩法

在本作中,每臺機體不僅搭配了一個《魔法禁書目錄》的角色,但機體本身也都是獨一無二,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攻擊方式,所使用的砲或槍也都有其特性,這是在玩到中期後就會明顯感受到的遊戲深度,而和《魔法禁書目錄》的合作在初玩乍看之下關連性不高,但實際上仍有些許關連,例如御阪美琴使用的機體「雷電」不僅名字有關,大招「超電磁砲」也極度類似原作(朝正前方直線射出強力電磁砲)。

不得不說的是,由於強調視角轉換與高速戰鬥,過去的《電腦戰機》並不是一個好上手的遊戲,這次的作品則大幅的改善,本作主要的戰鬥繼承過往,除了1V1也有2V2,增加了「智慧」的視角系統,也就是可以讓畫面持續保持在你鎖定的目標上,這對於新手來說絕對是福音,在1V1的戰鬥上將會很好融入,而高手還是會使用自訂視角,避免在2V2的戰鬥中被繞背偷襲。這次除了劇情模式外,其他模式也算是豐富,甚至包含了連線共同解任務,但這次更着重的則是迴歸格鬥遊戲的本質「對戰」,也就是線上對陣其他玩家的實力比拼,製作團隊曾透露想透過這款作品進軍電競的野心,因此再來的重點應該會是各機體間的平衡是否恰當。

▲整體來說,本作最主打的依舊仍是線上對戰,單人模式除了劇情更重要的是熟悉每個角色的機體。

但這次的合作也造就了本作最大的缺點,就是身爲一款接續小說的後日譚遊戲作品,遊戲內並未對於《魔法的電腦戰機》小說有所着墨或者前情提要,而偏偏這部小說算是完全的外傳,因此即便看過《魔法禁書目錄》或是《科學超電磁砲》也認得其中的角色,但只要你沒有看過這部外傳小說,依然會難以融入劇情。另外顯然在開發經費上有所限制,因此劇情時猶如一般的對話遊戲,只能用普通形容,不過幸好《魔法禁書目錄》的聲優全是一時之選,稍稍彌補了這個缺憾。劇情的鋪陳則是以每個角色在同一個事件的個人傳方式來表達,當然每個角色的故事間又會有所連結,因此在劇情上則是屬於「越玩越明朗」的類型。

▲故事本身由所有角色共同串起。

▲對於喜歡《魔法禁書目錄》的人來說,會對遊戲中人物許多對話會心一笑。

此外,各關卡的難度其實不一也是小缺陷,而支線劇情一定要走完纔可以往下一章主線走,也是有些微妙的設計,能使用的機體數量和地圖數量也比較偏向早期的格鬥遊戲,不像現今的格鬥遊戲選擇非常多。不過整體來說,這款《魔法電腦戰機》其實並不如外界所想是個套個人氣動漫作品就粗製的遊戲,在電腦戰機本身的格鬥上依然看得出下足苦心,在現今機器人作品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對於喜歡機器人格鬥的玩家可以說是可以必買的作品。不過對於臺灣甚至日本以外的亞洲玩家來說,經歷過《電腦戰機》過往的輝煌的人並不算多,因此仍有待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