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對話樑建章,從中國人口趨勢看教育未來發展

中國人口趨勢下的教育會向何處發展?未來的教育會是怎樣?11月3日,第十六屆新東方家庭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爲“同心同行 讓愛成長”,衆多國內外教育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數字化、少子化時代,未來的教育佈局和發展,家庭教育的挑戰和啓示等議題。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與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樑建章展開對談。 受訪者供圖

俞敏洪對話樑建章,探討少子化趨勢下的教育發展

“時代在變,孩子們也在變。互聯網的普及容易讓人沉迷在虛擬世界;社會價值的多元化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淑文在致辭中表示,爲此,需要加快家庭教育的迴歸和重構,即家庭教育要回歸育人初心、迴歸家庭本位、迴歸生活教育、迴歸政府主導,家校社協同育人,營造不內卷、不焦慮、不躺平的教育新生態,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成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是第一位的,好的家庭爲孩子提供安全感和歸屬感,爲孩子提供健康的心理狀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吳強在致辭時表示,新東方從2008年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至今已經舉辦了16屆家庭教育論壇,致力於推動中國家庭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在當下中國人口呈現少子化趨勢下,教育應該如何發展?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與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樑建章進行了圓桌對話。

樑建章對於人口問題關注已久,並在攜程集團內部持續推進生育鼓勵政策。他提到,生育成本包括財務成本、機會成本等。“想要解決生育下降這個問題,國家應該有所投入,企業和社會也應該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幫助家庭減少育兒成本。”

俞敏洪表示,未來,中國可能會出現教育資源多於出生人口的狀態,中國優質的教育資源會相對普及,這意味着教育領域的競爭會逐漸弱化。因此,建議教育應該更加尊重學生的天賦和個性,讓孩子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能夠更好地發展。

拒絕無效內耗,衆多教育專家帶來分享

日常生活如何塑造立體的人?如何培養有幸福感的孩子?論壇上,衆多家庭教育領域的專家也帶來了精彩的分享。

“爲什麼會出現無效內耗?心理學家鮑邁斯特提出的‘自我損耗理論’認爲,‘我們只有有限的意志,過度使用就會下降。就像肌肉一樣,意志會因使用而耗盡’。”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教授、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彭凱平表示,社會競爭加劇、非理性的認知、完美主義是產生內耗的重要原因。他也分享了應對內耗的三個方法,即拒絕完美、保持鈍感和積極行動。

針對如何提高孩子們的情緒調節能力,彭凱平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首先,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孩子的三觀和人生選擇都和父母密切相連和相適,作爲父母首先要學會情緒管理,讓自己活出積極的樣子,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其次,要學會延遲反應。此外,還要培養孩子的情感詞彙,讓他們學會識別和表達情緒,尤其是識別生活中不開心的壓力源,併爲他們提供有效處理情緒的力量。”

“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亟須教育思想深度適應與重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趙石屏表示,目前,中國社會出現價值物化、工具理性等趨勢,一定程度上讓“育人”缺失了精神內核;教育權威被消解,教育關係衝突加劇。而家庭的教育功能被無限放大,家長力不勝任,家長和孩子必然被捲入普遍的教育焦慮與無助之中。

“家庭教育有很重要的功能是情感支持,是講‘愛’的。在中國社會轉型的時期,既要講究個性,也要講究羣體關係。教育需要找到更高層次的重建方式。”趙石屏表示。

周成剛對話劍橋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探討未來教育

什麼是對話式教育?AI在教育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成爲一名詢問式學習者?論壇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周成剛和劍橋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資深教育專家Rupert Wegerif帶來了一場全英文的關於未來教育的對話,爲家庭教育的探討注入國際化視野。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周成剛和劍橋大學教育學院教授Rupert Wegerif展開對話。 受訪者供圖

“AI是更加支持還是阻礙了教育?其中有什麼風險和挑戰?”周成剛向Rupert Wegerif提問。

Rupert Wegerif表示,他所研究的領域正是如何用電腦進行學習。“現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實現把AI運用在對話式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組學習中,可以讓電腦提出問題,讓小組成員找到問題的答案。此時電腦有效扮演了學習組織者的角色,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在必要時提供有效信息。”

對於AI的風險,Rupert Wegerif認爲,“目前AI沒有自主意識,只是人類能力的一種延伸。人們把一些認知工作外包給AI來做,自身可以更加關注於決策與創新。”

“成爲一名詢問式的學習者,很重要的一點是創新。”Rupert Wegerif表示,最近幾年,各個知識領域對於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需要創新能力、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現在人們普遍焦慮,創新能力能夠讓學生勇敢擁抱變化、適應變化,擁有和新變化和諧相處的能力。”

新京報記者 徐彥琳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翟永軍

來閱讀我的更多文章吧

徐彥琳

新京報記者

記者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