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成都行 | 深度考察、專題交流,院士支招成都建圈強鏈

6月10日,2022年(第二十三屆)成都市科學技術年會開幕。年會邀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主任、浙江大學工程與計算機圖形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圖學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蹇錫高,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陳俊龍等院士出席年會開幕式暨院士主題報告會並作主題報告。三位院士分享了具科學性、前瞻性、權威性的產業技術創新研究成果,他們的真知灼見,對於成都智能製造、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產業生態“建圈”、重點產業“強鏈”、企業技術創新,加快推動特色產業集羣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開幕式之前,院士一行還考察了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西門子全球仿真及測試技術(成都)研發中心、東安湖體育公園等地,爲成都市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緊跟產業技術創新

作高端主題分享

譚建榮院士

在院士主題報告會上,譚建榮院士作了題爲“智能製造與工業軟件: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專題報告。對於人工智能,譚院士表示,現在很多人搞人工智能,但真正清楚人工智能技術內涵的人很少。譚院士認爲,人工智能最簡潔的表述,就是人工智能模擬人的思維。

對於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譚院士概括了八項:深度學習算法、模式識別算法、數據搜索方法、自然語言理解、增強學習算法、機械視覺算法、知識工程方法、類腦交互決策等。他表示,從人工智能角度來看,算法是核心技術,自然理解類腦交互決策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高級階段,我們最寶貴的人工智能應用就是知識。

譚院士表示,成都是一個非常具有創造性的城市,在科技創新和製造業方面有許多優勢條件,除了豐富的產業基礎,在人工智能領域,成都還有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衆多高水平高校,人才資源相當豐富。

蹇錫高院士

蹇錫高院士作了題爲“面向2035的新材料強國戰略研究”的專題報告,圍繞“高分子材料和數字及複合材料優勢”“高性能工程塑料優勢”以及“綠色製造”開展了主題講座。

蹇院士介紹了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主要性能、主要品種、發展前景、運營態勢、主要應用和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情況,簡述了自己如何在研究過程中拓寬思路、創新方法,激勵科技工作者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說到自己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發明,蹇院士表示,最難的是如何真正把技術轉化爲產品。他說:“實驗室做出來還不算數,要能實現工程化穩定生產纔有前途。”結合生產搞科研是蹇院士的工作準則,他不贊成從紙面到紙面的科研工作,也不單純追求填補空白,而是應更注重將科研轉化爲國家建設服務的成果。

陳俊龍院士

陳俊龍院士作了題爲“東數西算工程的探討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的專題報告。他表示,隨着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十分迫切,算力因此成爲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目前,成都正在高標準打造人工智能先導區,這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的,而這些又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於城市的科技創新會有非常強大的推動力。

充分發揮院士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指導企業科技創新

院士一行還考察了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西門子全球仿真及測試技術(成都)研發中心、東安湖體育公園等地,並對成都市龍泉驛區汽車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