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山歌給黨聽,84歲才旦卓瑪開口動人依舊
1963年的“上海之春”音樂節舞臺,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班的藏族學生才旦卓瑪唱響 《唱支山歌給黨聽》,經過電臺的錄製播放,這首歌曲傳遍大江南北,成爲幾代人心中最熟悉的紅色經典旋律之一。58年後,即將於5月10日晚舉行的第37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閉幕式上,84歲高齡、有着60年黨齡的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將再唱山歌給黨聽,她將被授予本屆“上海之春”組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
爲了重回“上海之春”舞臺放歌,才旦卓瑪前晚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旅途輾轉,飛抵她的第二故鄉上海。昨天下午,她在接受上海媒體採訪時,聊起《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歌曲的幕後故事。說着說着,84歲的老人突然高歌起來,“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藏族民歌唱法特有的嘹亮通透的聲線,真切清晰的咬字,無不透露着歌唱家心中對黨的無限深情。這是烙印在她身體裡的旋律,穿越了近一個甲子歲月的風霜,激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的初夏上海。
回想起58年前,在上海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時的場景,才旦卓瑪依然記得當時聽衆的熱情。“那時我不僅在‘上海之春’歌唱,還在上海的其他音樂廳表演,大家都非常熱愛這首歌曲。”如今,《唱支山歌給黨聽》已是全國人民心中難以忘懷的旋律。對才旦卓瑪來說,從過去到現在,演唱了一次又一次這首歌曲,她心中積澱起的感情愈發深沉,“第一次上臺演唱時,我自己就被自己的歌聲打動了;這麼多年過去,這首歌中所傳遞的感情,也始終伴隨着我工作的生涯,如今再次唱響,我會更加有感情”。
“這首歌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是因爲它本身就是一首很好的歌曲,它的廣爲傳唱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作詞、作曲、演唱的人都很重要。”才旦卓瑪說。1963年,上海作曲家朱踐耳看到《人民日報》上刊登的雷鋒事蹟,深受感動,特別是看到雷鋒日記中引用的一首由陝西省焦坪煤礦職工姚筱舟所作的小詩《唱支山歌給黨聽》時,清新而深情的旋律脫口而出、一氣呵成,歌曲由任桂珍首唱。當時正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才旦卓瑪在校園廣播裡聽到了這首歌,激動不已,找到了自己的恩師、聲樂教育家王品素,要求學唱這首歌。
王品素被才旦卓瑪的真情所打動,便費盡周折找到曲譜,一字一句地教她漢語歌詞。“我的漢語不好,所以學習這首歌的時間比較長,王老師仔細給我演示每句歌詞,要我深入瞭解歌詞的意思。從歌詞、曲調到表演,只有心裡有內容、有感情,才能把這首歌唱好。當時,上音聲樂系的老師們都很關心、支持我,我的成功也離不開大家的支持。”據才旦卓瑪回憶,當年爲了唱好《唱支山歌給黨聽》,王品素還請朱踐耳爲她的演唱把關。“朱踐耳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他做任何事、見到大家時都是很親切、很友好的。”才旦卓瑪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