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開窗or關窗?臺大醫給答案 炒菜少做2件事「肺變油煙機濾網」

▲PM2.5被WHO認定爲一級致癌物,平時在家應該開窗還是關窗?(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汪建民曾自述不煙不酒,7日卻因肺腺癌病逝。肺癌權威陳晉興醫師指出,臺灣很多不抽菸、很少到戶外的女生,罹患肺腺癌的比例卻越來越高,其可能原因與「室內空污」有關,因爲多待在室內。若要預防,他建議當戶外空氣好時,應把門窗打開,以便排除揮發性的物質,而當空氣品質差,則要關窗、同時開啓空氣清淨機。

臺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醫師在《奕起聊健康》節目中表示,吸菸與PM2.5空污會誘發許多癌症,「但現在反而是不抽菸、不曬太陽的女生,罹肺腺癌的比例越來越高。」他認爲,其中原因可能是室內空污,例如室內環境或建材含有甲醛,因此剛裝潢好的房子不要馬上住,必須把窗戶打開,等待至少1個月後再入住新房。

要預防室內空污,陳晉興說明,除了戶外空氣品質佳時,儘量把門窗打開,以排除室內的揮發性有機物質,空氣品質差時則關窗、開啓空氣清淨機外。他提醒,打掃家裡時儘量使用掃地機器人,並在機器運轉時遠離它,或到另一個房間等待,所待之處要打開空氣清淨機。

▲醫師認爲,炒菜時不只要開抽油煙機,還要戴上口罩。(示意圖/免費圖庫pexels)

此外,陳晉興也分享,使用吸塵器時不要站在排氣口後方,還要戴上口罩;擦拭傢俱或地板時抹布越溼越好、且不要離表(地)面太近,吸入的揚塵越少越好;在家煮菜只開抽油煙機還不夠,必須戴上口罩,「不然你的肺就會像抽油煙機的濾網」。

陳晉興指出,肺癌不只成爲臺灣人的新國病,也是「癌症三冠王」,近2年每年死亡總人數都突破萬人,110年罹癌總人數就新增1.6萬人,超過大腸癌成爲第一名;此外,健保花費也是第一名,健保每年挹注200多億元治療肺癌,民衆也花了不少自費檢查項目,卻仍無法降低其發生率和死亡率。

提到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無法下降的原因,陳晉興說,疾病是否能成功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但有超過50%的肺癌被診斷時都已第四期「已經都太晚了!」於第一期被發現者僅佔30%。他示警,肺癌不能等到有症狀才求診,因此就要靠篩檢。

陳晉興表示,肺癌好發年齡約在50、60多歲,建議一般人可在40歲後開始人生第一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是有家族病史者,則至少要提早10年,「比如父母40幾歲罹癌,你30幾歲就可以做。」目前政府針對高危險族羣提供2年1次的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而若是一般人則需自費,可隔2~3年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