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發射常態化 楊利偉:凸顯陸航太發展能力
熱門話題
大陸「神舟十七號」在10月26日進行發射,面對大陸太空船載人發射近年常態化,從過去幾年發射一次到如今1年能有兩次,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副總設計師,大陸首位太空人楊利偉表示,他當年的飛行艙空間只有6個立方,如今太空站建成後,已大概有120個立方,更從1個人變成了3個人,並突破許多關鍵技術,例如出艙的太空服、在太空站的生命保障系統等,這都體現大陸載人航太的發展的能力。
楊利偉說,作爲一個航太老兵,除希望下一步任務能順利外,自己也同樣會像20年前一樣很激動,同時也希望各個領域各個國家能夠進一步關注中國航太的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更好的合作。
至於不斷進行太空船的載人發射,對大陸能有什麼助益?楊利偉說,有這種發射能力是爲了能在太空的特殊環境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並轉化成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
他說每一次都會在太空站進行進行大量的科學試驗。其中包含很多,例如涉及人體科學、流體物理、生物醫藥等,都希望透過科學實驗產生成果去轉化。
此外,針對大陸宣佈啓動的載人登月計劃,楊利偉也說,整個工程已進入研製建造階段,下一步希望有更多的領域與地區的人蔘加,特別是港澳。實際上在前一段有關於運輸車的研發討論過程中,就有來自香港的科研團隊在參與工作。
楊利偉認爲,希望從第三批到第四批的太空人選拔過程中,也爲後續任務,包括載人登月任務做些前期準備。之後下一步的登月過程當中,進行這些科學考察以及科學實驗都會向社會公佈,同樣期盼更多科研團隊、院校能夠積極參與。
至於被問到,未來載人登月在大陸的國際開放過程中,會不會有任務級的深度合作,楊利偉說這是肯定的,都希望有更多的國際不同機構和國家能夠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