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地牧雞的中國科學家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6日電(記者張崇防 殷耀)蒙古語中的“嘎查”意同漢語的“行政村”。巴音胡碩嘎查位於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的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腹地,屬於錫林郭勒盟的正藍旗。
這裡因禁牧而日益減少的牛羊越來越像是草原的“記憶”,而草叢和紅柳林中不時出現的雞羣正崛起爲沙地上的“新寵”。它們被當地牧民叫作“草原飛雞”,不僅能帶來可觀的收入,還能讓沙地草叢生長得更加茂密。
把雞羣引入沙地的是中國科學院渾善達克沙地生態研究站。自建站至今,科學家們在這裡已經默默工作了15年。
研究站負責人、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李永庚,早在2001年就來到這裡,並於次年帶隊建起了研究站。此後,這些研究者圍繞農牧交錯區生態環境治理、草地適應性管理與可持續發展、“以禽代牧”生態經濟、草原牧雞固碳增匯技術、草牧業科技扶貧等項目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試驗。
研究者們就此撰寫了50多篇論文,申請了10多項專利。其中,“草原牧雞”項目正變成一個行之有效的治沙手段和當地牧民的增收來源。
渾善達克沙地有“小騰格裡沙漠”之稱,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其他三個分別爲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和呼倫貝爾沙地。
“他們剛來時,這裡85%的面積是流動沙丘。而現在,僅剩的一個沙丘變成了旅遊景點。”正藍旗人大代表、巴音胡碩嘎查前支書那鬆烏日圖告訴記者。
那鬆烏日圖說,李永庚和隊員們初來渾善達克就住在他家。“七個人擠在一個大通鋪。說實話,那時候我不相信他們真的能把沙制住。”
科學家們的堅持和投入令他刮目相看。儘管進出的道路非常不便,沙地最低溫度超過零下30度,然而李永庚每年都要往返研究站十多次,甚至曾在一次車禍中遭受嚴重骨折。
蘇華博士剛來時還是一個25歲的“小姑娘”。她哼着歌,平生第一次在沙地上開拖拉機到5公里外的地方獨自作業。
按照研究站要求,嘎查劃出了一塊4萬畝的項目區,在禁牧條件下讓科學家們做試驗。到2004年第一階段研究結束時,那鬆烏日圖說,他站在草叢中需要“高舉雙手”才能被人發現。沙地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研究者們並沒有就此止步。“渾善達克沙地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榆樹疏林灌叢草地景觀。”李永庚說,人們習慣地認爲草長好了就能放牧牛羊,其實在這裡還適合養雞。
研究站一直圍繞“生態恢復”和“牧民增收”這兩大主題開展試驗。李永庚最終試驗成功了一種名爲“畜禽草耦合”的新型土地利用方式。
按照李永庚的設計,每畝平均只養二三十隻雞,每年養一茬雞,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地方輪牧。“雞舍隨機均勻分佈,等於輪番給這裡的沙地草原施了一遍肥。”
他指着一大片比別處明顯高出一大截的草叢告訴記者,那是去年擺放雞舍的地方。“草原牧雞不僅不會破壞生態,反而會讓牧草更加豐茂,還能明顯增加當地民衆的收入。”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實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要求,這裡的牧民不能養羊,而只能每50畝草場供養一頭牛。那鬆烏日圖說,現在每個牧民平均最多能養6頭牛,按照三年才能出欄計算,年收入不足萬元。
李永庚也算了一筆賬:每戶牧民即便每年僅散養100只雞,把自家制作奶製品產生的酸奶湯以及骨粉等用來餵食,輔之以沙地草原上的沙蔥、沙蔘、柴胡等植物食料,幾乎不用添加糧食飼料,也能帶來近2萬元的收益。
“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收益,原因在於在這種環境下出產的雞和蛋擁有不一樣的口感和營養,市場認可度很高。”李永庚現場撿起一枚雞蛋炫耀說,“它煮熟了之後蛋清半透明,蛋黃鬆軟滑膩。”
牧民呼和圖嘎在自家一塊大約300畝的沙地上,均勻安放了研究站提供的200多個特製雞舍,8000只雞在草叢中覓食草籽和草蟲,享用着酸奶湯和骨粉。貴妃雞、華北柴雞、北京油雞等早出晚歸,自由進出各自的“別墅”。
呼和圖嘎說:“僅靠這個項目,年收入就超過了20萬元。”他利用養雞賺來的第一桶金,註冊成立了養殖合作社,並從去年開始在項目區內辦起了沙地旅遊,與果殼網合作舉辦親子夏令營,“認植物”“撿雞蛋”等活動很具吸引力。他估算,今年的旅遊收入將達到30萬元。
截至目前,草原牧雞項目技術已經在內蒙古、甘肅和廣西三省區的13個旗縣推廣。在2015年舉行的首屆中蒙博覽會上,中科院還與蒙古國植物保護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對方希望通過牧雞捕食蝗蟲以保護草原生態。
“草原牧雞項目完全可複製。”正藍旗委書記霍錦炳表示,政府先期考慮通過贈送雞苗、補貼雞舍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然後考慮以合作社方式在更大範圍推廣。
“這裡的牧民習慣了放牛牧羊,不少人滿懷興趣卻仍在觀望。只有項目做得更成功,纔會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李永庚表示,他們將繼續在沙地上駐守。
研究站的建立和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從房屋的設計、建設、改進,到生活設施的改善、豐富,全靠李永庚和隊員們自己完成。遇到困難,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黎明前的黑暗。”
如今,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初步顯現的效益,讓李永庚成了正藍旗的名人。當地政府一度邀請他擔任副旗長,牧民們更給了他一個顯赫的頭銜:“草原王爺”。
李永庚滿懷信心地說:“無論在沙地還是草原, 藏雞於民 都將是兼顧生態恢復和牧民增收的科技選項。”
作爲“總設計師”的李永庚利用3D打印技術已經更新了五代雞舍。他說,未來還要優化技術裝備,同時提供優質的培訓服務。
(原標題:在沙地牧雞的中國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