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出海企業找到了新「錢途」?|氪金·出海
作者 | 王晗玉
編輯 | 黃繹達
出海大潮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似乎正出現最新解。
今年8月,螞蟻數科與朗新集團合作發行一單跨境RWA(實物資產通證化),證明了實物資產以數字形式在區塊鏈上發行、融資的可行性。
不久前舉辦的香港金融科技週上,與會各方對Web3、RWA等話題的熱議,又凸顯了這一融資新途徑未來將大規模爲出海企業所用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認爲,RWA是Web3與實體產業融合的基石。而透過香港監管層近年對RWA所持的開放態度和創新實踐,可以預見一衆奮力出海的內地企業有望率先在香港打開融資新通道。
01 香港:企業出海第一站
現下,東南亞、南美、中東、非洲等地區均是國內企業出海的熱門選擇。而作爲國內企業走出本土市場的過渡地和中間站,香港有其得天獨厚的現實條件。
首先,香港與內地共享同樣的語言文化,同時又與國際市場接軌,有助於內地企業更好地理解和適應國際商業規則,從而促進海外業務的發展。
其次,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定位令其在商業法規、國際貿易等方面優勢成熟,一向是國內外企業設立管理離岸貿易和區域總部的優先選擇地。
儘管向外看去,新加坡與香港定位類似,馬來西亞也與中國內地也有相似的語言文化背景,但從地理位置和金融體量上看,更適合內地企業“打前站”的仍是香港。
在區位上,香港離內地更近,有多項互聯互通政策。如今年4月,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寬滬深港通ETF合格範圍、REITs納入滬深港通、支持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等。
並且,香港面向內地的人才政策更爲靈活。如通過香港優才計劃、高才通計劃等方式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內地居民,不影響其內地社保繳納,有條件者可申請回內地定居等。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共收到約20萬宗定居申請,超過12萬宗獲批,已有約7萬人抵港。
而在金融體量上,香港的區位優勢相比新加坡、馬來西亞更加直觀。
以股市爲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新加坡交易所總市值約6659.5億美元;馬來西亞吉隆坡交易所總市值約2.04萬億林吉特,約合4638.4億美元;相比之下,香港聯合交易所同期總市值約36.88萬億港元,約合47420.1億美元。
香港股市這一規模得益於背靠中國大陸。Wind數據顯示當前港股市場共有1224只中資股,在港股全部上市公司中佔比超過46%。
此前一段時間內地企業赴港IPO數量雖有回落,但自多項互聯互通政策發佈後,趨勢有所好轉。投中研究院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3家內地企業在港IPO,募資金額共計327億元,同比上漲4.45倍,環比上漲3.36倍。
這顯示,香港仍是中國內地企業首選的國際投融資平臺。
與此同時,在《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曾提到,截至今年7月,香港特區政府已與超過100家有潛力和具代表性的重點創科企業洽談好在港落戶或擴展業務,爲香港帶來共計超過520億港元的投資額,創造超過15200個就業機會。
內地企業紛紛赴港,這一過程中,金融科技企業作爲底座上的一環,也正扮演“加速器”的角色。
如本屆香港金融科技週上,螞蟻數科已宣佈未來3年將投入10億元,推進粵港澳數字技術聯合創新,助力本地客戶、生態夥伴加速數字化轉型。而在該活動展區,也常見螞蟻數科、度小滿、騰訊等企業方的演講或金融科技業務展臺。
這或表明,在出海大潮中,金融科技企業正形成一股推動力,利用自身在內地市場磨練的技術能力,推動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出海效率。
另外,在此次金融科技週上,有超半數主題活動涉及Web3、RWA。這一現象也預示着RWA有望成爲企業跨境融資的新渠道。
02 Web 3:跨境融資新拐點
金融科技週期間,螞蟻數科旗下螞蟻鏈首次公開“兩鏈一橋”平臺是其中一大公司動態。這一動態背後,則是多數企業在出海進程中面對大數據爆發等新形勢露出了新痛點。
回看to B企業的出海征程,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
2000年初,華爲、中興通訊等通信技術公司憑藉在ICT領域的影響力,將通信設備出口到海外市場,參與多國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爲當地數字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後,傳統企業開啓數字化轉型,致力於通過雲計算等技術手段提升IT效率。自2015年起,阿里雲、騰訊雲等雲計算廠商開始隨着這些企業全球化的步伐,順勢打開自己的海外市場。
來到當下,大數據爆發,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愈發緊密,提升數字化協作效率成爲關鍵需求;當數據成爲核心資產,建立高效、透明、安全的交易流程又成爲新的命題。
而也是在這個階段,區塊鏈等Web 3新技術恰好迎來發展紅利。
以出海企業境外融資爲例,傳統的融資方式多依賴企業主體信用,能獲得當地銀行等機構資金支持的企業少之又少。而藉助區塊鏈,RWA可把實物資產拆分爲多份“鏈上”數字資產,方便投資者評估資產信用、企業實現異地融資,再借助全球區塊鏈網絡的互通性,爲實物資產帶來更多流動性。
如螞蟻數科與朗新集團合作發行的跨境RWA,即是以朗新在內地運營的實物資產“充電樁”作爲RWA錨定資產,通過“兩鏈一橋”平臺在香港完成了約1億元的融資。
“兩鏈一橋”具體指“資產鏈”、“交易鏈”及“螞蟻鏈可信跨鏈橋”。
36氪從螞蟻數科Web3業務產品負責人張晨光處瞭解到,“資產鏈”在內地的應用,使得企業的實體資產能夠被數字化和標準化,從而轉化爲可交易的金融產品。“交易鏈”則側重於將資金通證化,特別是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資金,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資金的高效流轉和交易。
實物資產“上鍊”,區塊鏈技術爲資產的安全性、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以及提升流動性提供了保障。同時作爲一項金融創新,這或也爲企業,尤其是企業在境外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打開了新思路。
03 本地化:金融創新的挑戰
在藉助區塊鏈等技術幫助出海企業解決融資等層面的難題時,提出此類創新的金融科技企業亦有自己的挑戰。
如當下較爲火熱的RWA,據螞蟻數科介紹,其與朗新集團合作完成的該單1億元融資是國內首單基於新能源實體資產的RWA。這意味着,相關探索還處於早期,伴隨進一步發展,或將有新問題顯露出來。
業內首要擔憂的是合規問題。
儘管香港一地對虛擬資產交易持積極態度,並出臺相關規則加以引導,如去年6月香港證監會正式實施新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監管規定,今年8月香港金管局又推出名爲“Ensemble”的沙盒計劃,旨在利用實驗型代幣化貨幣促進銀行同業結算。
但放眼全球市場,多數地區對RWA的監管規則尚不明晰,是否合規也並不明確,這仍爲國內企業未來能否在海外市場複製這一融資方式增添了不確定性。不過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在這一方向的前期探索或也可成爲其參與制定相關行業標準的優勢。
此外,跳出RWA的視角,國內企業在走向香港,乃至由香港走向更分散的國際市場時,諸多本地化適應所需的基礎設施,仍在建設當中。尤其對於開發金融級應用的科技企業而言,其面對的局面更加複雜。
在被問及前往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有何難點時,螞蟻數科副總裁、中國區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孫磊特別提到三點。一是如何就基礎性事項做好本地化適應,如官網展示、技術闡述等更符合當地社會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二是如何做好產品形態的本地化展示,如根據當地市場的特徵調整產品的呈現、跟進當地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算力等。
而與前兩者相比更難的是,如何在當地重新建立起合作伙伴的體系。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諸如軟件開發商、分銷商、諮詢機構等合作方都需從頭梳理,爲此國內企業還需探索制定多方共贏的公司政策才能推動合作伙伴長期攜手。
“這些(合作伙伴體系)真正建設起來,我們這個市場纔算完全打開。這三項挑戰做好了,才能一個一個區域地去複製。”孫磊說。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