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資出錢了
投資界-解碼LP獲悉,日前,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舉辦了首批遴選生態合作伙伴簽約暨第二批遴選申報發佈儀式,簽約了首批12家生態合作基金,共認繳出資67億,基金總規模250億,放大倍數3.73。
當天,上海國投公司還與浦東新區共同發佈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與徐彙區共同發佈上海大模型基金。如此一幕,上海爭搶新興產業的決心不言而喻。
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
首批簽約GP出爐
回想今年7月,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正式設立,出資額合計890.03億元。這是由上海市國資委推動設立的產業投資母基金,主要投向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領域。上海國投公司爲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管理人,是2024年創投圈最大活水。
緊接着9月,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髮布首批遴選公告,共有156家機構踊躍申報。經過幾個月的工作,上海三大先導母基金完成了專家評審、立項盡調、現場答辯、正式投決等全部流程,篩選出符合上海三大先導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具有高度專業和策略多元特點的子基金作爲首批生態合作基金。
投資界獲悉,首批12家合作基金中,9只爲市場化子基金:
集成電路母基金:中芯聚源、元禾璞華、新微資本;
生物醫藥母基金:禮來亞洲基金、石藥國方、正心谷;
人工智能母基金:藍馳創投、中科創星、啓明創投。
如此來看,這些基金中不少是基於與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合作,首次在上海發起設立基金。據悉,這9只市場化子基金擬募集規模172億元,其中,母基金共出資36.5億元,實現放大效應4.71倍。
伴隨首批簽約基金出爐,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啓動了第二批遴選申報。
遴選公告顯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擬投資的第二批子基金,包括新發起設立的子基金和以增資入夥方式參股已設立的基金兩種形式。子基金須由專業管理機構進行市場化、專業化管理,通過股權投資方式,重點支持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加快佈局產業鏈短板和關鍵核心領域,加大“投早投小”力度,支持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
根據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子基金公開遴選細則,子基金應註冊在上海市,投資方向應符合母基金的產業導向,明確聚焦的細分賽道,形成相應的項目儲備;子基金應申請對應產業母基金出資,投資於該產業領域的比例不得低於子基金實繳金額的70%。
出資比例上,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對單隻子基金的出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對於發揮創新策源、補鏈強鏈等功能,對上海三大先導產業發展有重大戰略意義,並於中基協或上海發改委備案的創業投資基金,總規模原則上不超過5億元,母基金出資比例最高不超過50%。
返投要求,子基金投資期內,子基金及其管理機構、關聯基金(合稱“相關主體”)對上海市的投資總額合計應不低於母基金對該子基金實繳出資額的150%。
上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
同一天,上海國投公司還與浦東新區共同發佈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與徐彙區共同發佈上海大模型基金,兩隻基金的首期規模均爲10億元。
據瞭解,上海大模型基金由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發起,上海國資母基金作爲基石出資人,孚騰資本擔任基金管理人,首期規模10億元人民幣,基金近期已完成工商註冊,重點關注基礎大模型和垂類大模型。基金旨在服務上海大模型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助力上海構建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集羣。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則是由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浦東新區發起設立,上海國資母基金、張江集團和浦東創投爲基金基石出資人,孚騰資本擔任基金管理人,首期規模10億元人民幣,圍繞具身智能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投資,主要包括具身智能本體、核心零部件、泛機器人等領域。基金旨在促進上海具身智能技術創新,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具身智能產業生態。
上海孚騰私募基金總經理費飛表示,加上6月上海國投公司與臨港集團合作發起設立的元創未來基金,上海國投聯動各方力量,構建起從基礎層的大模型、到垂模應用、AI端側、元宇宙和具身智能的人工智能生態基金,將爲整個AI領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和產業支持。
“三支基金總規模接近30億元,2025年預計將新增投資20個項目。之前,我們已經完成了階躍星辰和MiniMax的投資,後續投資將在垂類模型應用和AI端側領域重點發力。”費飛指出,“例如,通過大模型基金,我們將繼續加大對通用模型的投資,在垂類模型中重點佈局AI for science,以及法律大模型、醫藥大模型等。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將圍繞機器人本體、零部件、自動駕駛以及傳感器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佈局。通過具身智能基金,我們將以‘基金+基地’的形式重點在上海佈局。”
12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發佈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簡稱:《通知》)表示,通過推進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設智能算力集羣、語料供給體系、虛實融合實訓場、行業基座大模型等基礎底座,打造智能終端、科學智能、在線新經濟、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等關鍵領域生產力工具,聚焦金融、製造、教育、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重點行業加速應用賦能。
《通知》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力爭全市智能算力規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個左右具有顯著成效的行業開放語料庫示範應用成果,建設3-5個大模型創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協同的賦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訓練場。
此情此景,上海吹響最強產業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