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事實:戰國時代咸陽根本沒有高大外牆
在電視劇《大秦賦》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呂不韋帶着嬴異人騎馬到達咸陽,遠遠看見都城的外牆和樓闕。不僅宏偉壯觀,還能縱覽城內的很大縱深。
可惜,以上橋段純屬虛構,完全不符合真實情況。因爲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並沒有發現咸陽城有明顯外垣。而且秦人之所以不給都城修建外牆,完全是基於深厚的歷史傳統。
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在公元前5世紀的“城雍”之前,秦人都沒有留下過建造城池或者城牆的明確案例。這主要是因爲早期的秦國局勢動盪,王族與百姓經常如遊牧民族般遷徙移動。彼時的關中地區,正因西周統治的崩潰而陷入紊亂,大批被視爲蠻族的戎狄進進出出。秦人自己則是牧馬奴隸出生,因護駕周平王東遷而獲封賞賜,逐漸壯大爲一方諸侯。
雖然被獲准接管天子的龍興之地,早期秦人還必須同大量戎狄對手打交道。否則不要說創立封建,連最基本的生存都很成問題。爲了能順利兌現周王開出的空頭支票,他們幾乎無時無刻不處於臨戰狀態。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段裡,上上下下都必須忍受艱苦生活,在人口非常稀疏的地域裡不斷移動。這樣既能有效霸佔耕地、草場和重要水源,也可以順應氣候時節變化,緩慢壯大己方的人力與物力。
因此,秦國前期對營建穩定都城缺乏興趣。反而沾染着大量戎狄習俗,生活特徵完全呈遊牧特色。根據考古學家在西漢水上游禮縣地區發掘,以及針對大堡子山、圓頂山、西山等墓地的分析,當時的居民內部成分複雜。其中既有隨王族西遷的本族人口,也有長期留居原居地的西周沒落貴族,以及結盟或被迫臣服的戎狄貴族。即便是苦哈哈的底層奴隸,同樣來源五花八門,有相當比例的蠻族俘虜。
比如邊家莊的79LBM1、M5等春秋早期墓葬。不僅陪葬物品製作精美,還有頭朝北+銅槨飾等典型周文化特徵。說明墓主是歸順秦人的西周貴胄。
但位於禮縣的大堡子山ⅢM1春秋晚期秦墓,則有貝殼、馬銜、箭鏃、鈴、鹿角、骨器、戎狄三叉格劍等,屬於典型遊牧風格的隨葬品。而且下葬位置是頭朝南,說明墓主是秦公身邊的戎狄裔近臣。乃至大量金飾物,區別於同時代中原人喜歡的玉器。其中金虎的造型與新疆地區塞人制作的金虎形象非常類似,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聯繫。
所以,《史記-秦本紀》中有細微描述:可能與遷徙等半遊牧風俗有關。長期處在這種不穩定的生活狀態下,修建厚重而穩定的城牆和城郭就顯得累贅。
正因如此,中期秦人即便有修建都城概念,也與後世想象中的大都會風格截然不同。根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他們的定居點往往“城塹河瀕”。
例如當時的秦都雍城,就選擇以雍水河、紙坊河、塔寺河以及鳳凰泉河爲自然防禦工事。僅在岸邊堆土充當防禦設施,還有水道從城中穿過。這種情形與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圓頂子山等早期居住點十分類似。所以毫不奇怪,雍城的護衛牆厚度僅爲4.3~15m,和中原地區相比非常單薄。遠少於齊臨淄、魯曲阜和趙國的邯鄲。
此外,《秦本紀》還透露的一個重要信息。那便是在非常動盪的年代,秦國國君往往喜歡在祭祀點附近定據。後來索性將這類祭祀點修建成都邑:
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乃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文公元年,居西垂宮。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爲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十年,初爲鄜畤,用三牢。
寧公二年,公徙居平陽。遣兵伐蕩社。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
武公元年,伐彭戲氏,至於華山下,居平陽封宮。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以犧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後子孫飲馬於河。
因爲關中地廣人稀,秦國在征戰過程中要不斷地通過祭祀凝聚人心。故而通過祭祀西土之神、東土之神,宣佈自己對各方土地的所有權。受此影響,秦人比中原更熱衷於以祠廟或者宗祠爲中心構成聚落。這類粗糙城鎮規劃上缺少嚴格的幾何嚴整性,整體形態表現的十分鬆散。
公元前4世紀,秦孝公變法後將都城從櫟陽遷到咸陽。但考古發掘顯示,這座大名鼎鼎的新城依舊有以山河爲防禦支點。而且最早修建的咸陽城規模不大,護牆厚度薄到僅有5.5~7.6m,高度更是相當有限。這種城牆矮小的效果,就是隻能環繞內圈的8座宮殿遺址。這些宮殿全都非常迫近城牆,站在外就能看見宮殿內部。換句話說,堂堂首都只是一個宮城區,根本容不下其他各類設施。
隨着秦國日益擴張,敵人攻破武關和函谷關的可能性逐漸減小。帝國則不斷勞民傷財的修建各類新工程,不斷擴大首都圈規模。因此,加固外城垣似乎就顯得非常多餘。所以,咸陽除王宮貴胄們的內城,大片外圍幾乎是不設防的。當代電視劇裡的恢弘場景,只可能存在於導演和觀衆們的想當然而已。
事實上,類似情況還出現在其他諸侯國身上。只要不是敵軍經常兵臨城下,就缺乏修建城防意識。比如《左傳.襄公一四年》記載,楚國令尹子囊奉命討伐吳國後病亡。臨死前,由於見證了新崛起的吳國兇悍戰鬥力,遺言讓後繼者一定要把郢都城牆修築好。後來到戰國時代,白起談到自己攻楚的經驗,也提及楚國的江漢平原腹地有“城郭不修”問題。所以讓秦軍有機可乘。
相比之下,同時的西亞和歐洲早已實現城牆普及。許多重要據點還有精心設計的永固工事,能夠同時兼顧軍事防禦和自然防災需求。即便在相對落後的印度,亦有佈置大量塔樓的華氏城木牆。這促使進攻者必須花更大力氣克服險阻,進而推高敵我雙方的科學技術含量。
所謂文明發展,大體上應該就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