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有實理然後有實心,有實心然後有實事─評所謂大國發會

準閣揆林全。(陳怡誠攝)

準閣揆林全日前任命陳添枝國發主委,他認爲馬政府這八年的國發會都是「小國發會」,期許未來要回歸俞國華時代,開會時各部會首長都要列席,此外國發會每年執掌逾千億元公共建設支出,不可以先射箭再畫靶,要建立科學論據,成本效益分析等制度,藉此將國發會打造爲「大國發會」,成爲行政院最有力的幕僚機構。

林全此番論述頗有意思,值得一探,首先,國發會的大小該如何認定?若與昔日經建會時期相比,國發會委員已擴及國防部、陸委會、外交部等二十二部會,比經建會時期多出近一倍,已有「小行政院」之稱,不可謂之小。再與美援會、經合會時期相比,國發會合並了經建會與研考會,今日所擁有的資源更非當年可比,於此而言,國發會豈能言小

林全所謂的小是指出席國發會委員會議層級太低,據統計近年部長親自出席者極少,次長也僅佔五分之一,絕大多數是司長、處長層級與會,不過這並非林全所言近八年纔有的事,而是十五、六年來的長期現象。國發會委員會議原是跨部會的部長級會議,然而十多年來出席者卻多是次長以下文官,六年前行政院長吳敦義視察經建會獲悉此事,曾指示首長鬚親自出席,以免事事都要到行政院院會協調,他甚至表示:「會把出席的情形做爲首長適任與否的參考。」惟這一指示並沒有太大的作用,不久又回覆老樣子

我們該問的是今日國發會規模、人力及職掌業務遠比俞國華時代的經建會更多,何以那個年代首長願意親自出席委員會議,今日則多由次長以下文官代理?我們認爲有下列三點原因:

第一、主委的行政歷練不足:俞國華曾任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其爲人雍容大度,深具人望,以央行總裁兼任經建會主委,首長們自然心悅誠服地出席委員會議。隨後幾任主委如趙耀東郭婉容蕭萬長、徐立德江丙坤皆是內閣老臣,且曾出任過經長財長,因此部會首長對經建會委員會議仍十分重視,但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經建會主委一職經常是由無任何行政資歷的學者出任,他們雖在學識研究上有出色表現,但由於不曾在文官體系歷練過,對政府運作方式極爲生疏,以致滿腹理論難以化作政策,年復一年,經建會這塊財經小內閣的招牌能不蒙塵嗎?

第二、主委的任期過短:自2000年以來已換了11個主委,每位主委任期平均一年四個月,纔開始瞭解業務旋即下臺,陳添枝於2009年秋天離開經建會時曾感慨:「每次緬懷掛在經建會會議室歷任主委照片時,總覺得與有榮焉,但當前的政治環境, 一個政務官根本沒有被訓練的機會,即使今天李國鼎來坐這個位子,恐怕也做不了幾年。」

我們回想一下俞國華那輩的閣員,李國鼎曾任四年的經長、七年的財長,孫運璿的經長任期更達九年,即使到了1990年代蕭萬長、江丙坤及王志剛等人在經長、經建會主委的任期仍有三、四年,遺憾的是,近十餘年經建會主委頻頻換人,難以養望,長此以往這個跨部會協商平臺能不式微嗎?

第三、委員會的討論案了無新意:俞國華年代的經建會,我國仍處於計劃經濟時期,政府資源多於民間,政府政策完全主導經濟發展、產業發展,委員會有討論不完的案子,但隨着自由化,如今市場力量已超越政府力量,自2000年以來提到經建會委員會的案子已難與昔日相提並論,其中以協調中央與地方的案子居多,具開創視野者寥寥無幾,試想若委員會都是討論這些細瑣的事情,何需勞駕部會首長到齊,派個司長、處長來協商已足矣。

林全期許國發會成爲「大國發會」,所謂的大,若僅是要部會首長到齊,那是形式的大,毫無意義可言,甚至是浪費首長們的時間,完全不足取。我們認爲,行政院一定要擺脫形式的大、口號的大,而追求視野的大、格局的大。要言之,國發會未來追求的大,不該是重返昔日計劃經濟年代,傾國家之力扶植特定產業的那種「大」,而是改善投資環境,人文素養及所得分配等經濟結構的這種「大」。申言之,產業結構的轉型應該交由市場,政府不必過度涉入,但經濟結構的調整則須由政府盱衡百代,以前瞻的視野預爲規劃,我們要再次強調,經濟結構的調整纔是今後國發會應着力的地方。

古人云:「有實理然後有實心,有實心然後有實事,豈有借虛說而能收實效者耶?」國發會的式微雖是警訊,但新政府追求的若僅是俞國華那個年代經建會的威權鼎盛、首長全員到齊,而不知目標何在,那樣的「大國發會」大的毫無價值,依舊是虛說,難以讓臺灣經濟撥雲見日。我們認爲,新政府該追求的是俞國華那個年代政務官、文官的熱情與使命感,循此實理、實心所重建的國發會纔是「大國發會」,才能做出實事,也惟有這樣的「大國發會」才能解決臺灣今日薪資停滯、所得分配惡化及社會資本流失等經濟結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