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期市大消息!一則通知,國債期權重磅來襲?場內利率期權有望破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週末,一則關於“國債期權仿真交易即將啓動”的消息在債市和期市人士的朋友圈刷屏了,有人感概“終於來了”,有人表示“推出還早”,還有圈外人直呼“看不懂”。

記者查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官網發現,爲開展國債期權產品研發工作,中金所研究設計了2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期權仿真合約,並將於2024年9月13日起開展仿真交易。

業內人士如此激動確實情有可原。早在2021年,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原所長賀強就曾帶來“加快建設國債期權市場”的有關提案,稱從美日英等大國的發展實踐來看,建設國債期權市場,與國債期貨市場形成利率風險管理的兩大支柱,對於發揮債券市場在資本市場的功能作用非常重要。

賀強表示,國債期權與國債期貨都是債券市場上重要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但兩者的功能作用有明顯區別。國債期貨是風險對衝的工具,投資者通過使用國債期貨把未來的價格風險鎖定在特定水平上;國債期權具有價格“保險”功能,投資者通過支付“保險費”,可以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同時還保留了未來價格往有利方向變動而帶來的潛在收益。

賀強認爲,我國建設國債期權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提升債券市場的整體籌資功能;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增強金融體系風險管理能力;提高國債市場金融定價基準功能。

南華期貨債券分析師高翔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利率衍生品包括2、5、10、30等四個期限的國債期貨合約,但在期權領域仍是空白。未來國債期權若正式推出,將意味着我國金融衍生品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高翔表示,中國衍生品市場向來以商品品種爲主,這與我國製造業強國的地位有關,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活躍度相對欠缺。而海外成熟的衍生品市場則通常以金融衍生品爲主,國債期權的推出將有利於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與國際接軌,進一步走向成熟。

備戰國債期權上市

不過,業內激動之餘,也有期貨從業人士提醒不要高興得太早,啓動國債期權仿真交易是國債期權正式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之一,並不意味着國債期權短期內很快即將上市。

記者瞭解到,仿真交易通常是期貨或期權新品種上市前的一個重要環節,用於完善合約規則、檢驗技術系統、積累運維經驗等,但後續的上市進程還需考慮市場條件、監管審批、技術準備等多方面因素。

以利率衍生品爲例,2012年2月13日,中金所正式啓動5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而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正式上市的時間是2013年9月6日,中間相差約一年零七個月。2018年12月18日,中金所正式啓動30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但30年國債期貨合約正式上市的時間是2023年4月21日,間隔超過4年。

私募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表示,國債期權仿真交易主要是爲了測試交易系統的穩定性和市場參與者的接受程度,確保未來正式上市時能夠順利運行。但啓動國債期權仿真交易並不意味着立即上市,具體正式上市時間還需要根據監管機構的審批流程和市場準備情況來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8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主管、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主辦的《中國貨幣市場》雜誌發表《我國利率衍生品市場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文,建議推動產品創新,完善利率衍生產品序列。

上述文章表示,近年來,場內外利率衍生品體系不斷豐富發展,各類型品種不斷推出,如2023年新上市的30年期國債期貨、標準利率互換等,分別在超長端、短端彌補利率衍生品品種缺失。穩步推進產品創新,逐步豐富產品序列,有助於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對利率風險管理和投資策略構建的需求。

爲此,文章建議,豐富標準化產品供給,形成更爲完備的產品譜系;同時,鼓勵機構創新,爲實體企業提供定製化的風險管理及對衝工具,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

姚旭升還告訴記者,國債期權未來正式上市對我國國債市場意義重大。第一,國債期權的推出將填補場內利率期權的空白,豐富利率風險管理手段,滿足實體經濟對利率風險管理的需求。

第二,國債期權通過場內集中交易,能夠準確反映市場預期,形成全國性、市場化的價格,從而提升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

第三,國債期權的獨特資產保險功能可以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幫助投資者規避風險,減少市場波動,維護債券市場的穩定性。

第四,國債期權可以爲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風險管理策略,包括保護型對衝策略、波動率交易策略等,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華福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徐亮向記者表示,期權相對期貨來說,在定價方面引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即波動率。推出國債期權既可以豐富投資者進行套期保值的選擇和方案,也可以擴大債券投資的策略箱,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穩健增厚回報的機會。

有利於完善債券收益率曲線

還有多名專業人士表示,未來國債期權正式上市之後,可以給市場參與者甚至監管部門提供更多的觀察視角,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債券收益率曲線。

鑫元基金量化投資部負責人餘力告訴記者,期權市場有很多獨特的指標,比如每一個期權合約都會對應着一個隱含波動率,不同合約的隱含波動率又可以形成波動率期限結構和波動率偏斜曲線,這些信息可以反映期權市場資金對於標的後續走勢的預期。國債期權上市之後,這些指標可以作爲補充信息,幫助市場參與者構建更豐富的決策體系。

“期權在交易信息上更爲細緻,能夠更加精細地反映市場情緒,爲債市投資者決策提供更多元的參考維度,從而改進債券市場的交易功能,提升市場定價效率,有助於推動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的進一步完善。”中信期貨研究所固定收益組資深研究員程小慶認爲。

事實上,早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賈康就曾建議有關部門及時決策,推動我國國債期權上市。在賈康看來,上市國債期權產品不僅可以豐富債券市場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債券市場穩健性,還有助於提升債券市場的宏觀審慎管理效率。

賈康認爲,推出國債期權並基於國債期權價格編制波動率指數,可以準確及時反映債券市場波動情緒壓力,爲我國宏觀決策和市場監管部門提供參考指標,對於提高宏觀決策調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賈康還稱,上市國債期權有助於提高債券市場定價效率,推動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建設。國債期權產品通過場內集中交易,能夠準確反映市場預期,形成全國性、市場化的價格。發展國債期權是對現有國債價格形成機制的提升和促進,有助於改善債券市場定價效率,準確反映市場預期,從而完善我國基準利率曲線,爲金融資產定價提供堅實依據。

中金所原副總經理劉紹統也曾撰文表示,推進國債期權產品研發,與國債期貨形成場內利率風險管理體系的“雙支柱”,可以助推機構客戶業務創新發展,併爲監管提供參考和預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