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事蹟改變電影之爭
僅僅在上個星期,行業對於《我本是高山》還是高度看好。各種宣發數據體現了大衆對於“拍攝張桂梅真人真事”的強烈興趣,行業預估票房也非常高。
這種“行業看好”的氛圍下,上週末開始,電影開啓大規模點映,走的是跟《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路子,實際上從週末開始即等同於半公映,所以才導致了本片口碑輿情的提早出現——即,網絡所謂“還沒看片怎麼評價”的質疑是站不住腳的,幾個大的傳播節點就是普通觀衆看完片的反饋(網絡稱“repo”,report的縮寫)。
這幾天每天都有戲外的新聞出現,大家也看到了,不再贅述。只是沒有想到,現在批評電影,也要自我評估是不是“挑動性別對立”。
什麼是性別對立?我認爲,千千萬萬的家庭拼死拼活供兒子,不讓女兒上學,把未成年的女兒送出去換彩禮給兒子。這叫“製造性別對立”。這是華坪女校誕生的原因。
好的,本來想等着公映了再發觀感,既然如此,那我就發了。
張桂梅是一個做實事的偉大女性。辦女子學校給貧困女孩免費上,是保護女童受教育、改善女性生存狀況、消除性別歧視的壯舉。放在不同的價值體系裡,她都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除了認爲女人就不該受教育的極端仇女價值體系。)
那麼電影《我本是高山》裡有沒有感人的地方,也是有的。
現在挽尊的主要也是說山英山月姐妹那條線,講了“父親兄弟賣女兒給兒子換彩禮結婚”這個古老的欺壓女人的行事邏輯。姐姐讀書好還是被捉去嫁人被家暴致死,當然也很觸目很心痛,觀衆會流淚。
老師們帶着女孩們爬山,告訴她們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這個片段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告訴女孩們你可以去外面的大世界,這很重要。
看到最後女孩子們都考上了,還是有一種“很高興”的直接的生理感受,畢竟在現實裡,也是女孩子們都考上了,這是最讓人開心的。(儘管我前面會爲一些設置感到疑惑。)
但是網絡批評的問題是不是存在。我認爲存在。
我自己特別想要討論的幾個問題情節:1.教師情侶故事線,有性別刻板印象嫌疑。2.回憶丈夫片段數度 出現作爲“精神動力”,有矮化張桂梅的嫌疑。 3.網絡上爭議較大的酗酒母親和女孩去網吧逛街,是不是“農村很少見”的情況。
另 外這 部電影的宣傳口號及 呈現的信息量等問題,下文也會討論。
(注:下文陳述劇情中的“張校長”所作所爲不等於現實裡張桂梅的行爲。)
一、教師情侶故事線
片中有一對教師情侶盧南山和徐影影。
設定是男老師盧南山較有理想主義,到華坪女校任教,女友徐影影只是陪伴和支援,“都是因爲我們家大傻子纔來的”。
劇情交代華坪女校的第一批女學生很多都是已經輟學後又被招來的,底子差也聽不進去,所以徐影影授課過程會着急,用書本打了女生的頭,而後又被“張校長”批評。“張校長”對教學設定了很高的目標,因而對老師的要求也很嚴格,要求多上班少休息,女教師不許穿裙子。徐影影認爲太苛刻,決意離職,男友盧南山阻攔,徐影影要求男友在學校和自己之間做出選擇,男方放手。
後面劇情裡徐影影和別人結婚發來請柬,盧南山失落,回到教室發現女學生們爲他點亮手電筒、在黑板上寫了表白。
這一整段情節非常失敗。
華坪女校確實條件不夠好,尤其是事業帶有公益性質因而會更需要老師們的付出,所以有人扛不住離職很正常。
但這對情侶教師的塑造,套用了“男人有理想,女人無主見易動搖”性別刻板印象:加入女校時,影影是追隨男友的“爲愛付出”“男人在哪兒我在哪兒”;離開女校時,影影不光說的是自己受不了,還要求男友做選擇,是一個“拖男人後腿的女人”。
後面的結婚請柬部分更是非常糟糕,“男人爲了理想多大的犧牲啊女朋友都跑啦”這種情緒。
至於女學生給男老師做“集體表白”,我感到不太合適。講述關愛青春期女孩的電影,更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倫理。
二、思念丈夫戲份
我覺得首先這是個技法上就很糟糕的設計。
“一遇到困難就想到一件事充滿幹勁”這種橋段,如果只生硬地拍,就跟《中國機長》腦子裡想孩子就能開好飛機順利抓住小概率成功一樣離譜。 這本身就說明創作者不知道怎麼進展,不知道怎麼給人物心理捋順,就用內心戲煽情來填補。
描述一個實幹做公益的女性,卻把去世的丈夫作爲其精神動力,在我看來是一種矮化, 也是一種“女人啊還得有個男人依靠”的潛意識——如果現在沒有,以前必然有過。
張桂梅和丈夫的感情是很好的,丈夫去世肯定對她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查看新聞想找到具體一點的講述,我的理解大概是這樣。
丈夫去世後,張桂梅也罹患癌症,縣裡給她捐錢,她覺得華坪縣的老百姓對自己非常好,決意要回報。
(△人民日報:《大山深處,有位“老師媽媽”——張桂梅》)
按照“一遇到困難就上回憶”的拍法,也應該回憶的是她遭遇過那些打擊,她也感 受到溫暖,她也見過女孩子們的處境,人越困頓越想要積極做事,那種悲壯又有精神力量的感覺。
三、酗酒母親和貪玩女孩
網絡爭議比較大的“酗酒母親”,是片方稍微給了點解釋的部分。的確,電影情節是說母親也是受害者,一蹶不振才如此,最後被“張校長”點醒了,到學校食堂好好工作,“張校長”救了母女二人,媽媽重生女兒讀書,母女和解。
但是,問題是,“酗酒母親”在貧困的地方是非常少見的,網絡上有一句話說得有道理:“喝藥的母親都比酗酒母親多。”
越是貧困的地方,性別歧視越嚴重,女性越被盤剝,農業勞動和家務勞動以及生育重擔都壓在她們身上。“酗酒”是一種非常放縱的行爲。且不說新聞採訪裡是女生的爸爸酗酒,就說這幾天的討論裡,大家都覺得“農村男人酗酒”更合理,直觀的感受是見得多。而內在邏輯是,再窮的地方,丈夫也在統治着妻子和孩子,再困難,他們也會打罵妻子和孩子,酗酒這樣的放縱,是屬於這些人的特權。而農村女性作爲做底層,作爲隨時要對丈夫孩子公婆以及村裡人眼光負責的人,她們要是一點勇氣,也不用去酗酒消愁了,出走打工就是解脫多了。現實是長期以來農村婦女一直有很高的自殺率,直到她們能打工離開那個環境自殺率才下降。
“女生去網吧”也有爭議。我的想法是,如果出現個別貪玩的可能算個例,但電影裡體現的數量有些多了。看電影的感覺,相當數量的女生從大山裡來到縣裡,立刻就如脫繮野馬一樣失控地出去玩。
我個人覺得,這更像男孩的行爲,不像農村女孩的行爲。
山英山月姐妹那條線較爲寫實,她們回家也要不停地勞作,父親兄弟什麼都不幹,不放她們出去讀書,理直氣壯說不然自己沒飯吃。我從各個渠道能感受到農村小女孩的精神狀態,就是非常辛苦、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受約束。很難想象這些女孩一旦到縣裡不需要勞動了,有那麼多人能理直氣壯地出去玩,可能“在學校裡不需要勞動只需要坐着上課真是太好了”這樣的心理會更多吧。
如果片方覺得以上引發爭論的設置有現實生活依據,可以把自己做的功課發出來,把自己的採訪資料分享出來,大家一起討論,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理解基層女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她們。而不是直接說“啊因爲我也描述了這些那些情節,所以你們的批評就是抹黑”。山英山月的故事線還行不代表別的情節設置沒有問題。
四、“逆天改命”
還有一個小毛病,但也許體現了創作者的潛意識,電影的宣傳口號是:逆天改命。
第一感覺是“逆天改命”是一個男頻文、男性敘事喜歡用的詞。拋開既定印象再想想,更不對了。女孩去讀書、考大學、走到大世界裡去,就是“逆天”嗎?
這不是逆天,這是她們應有的受教育權利。不讓女孩讀書,纔是“逆天”。
五、電影和現實
一個總體感受,這部電影的信息量,沒有一個40分鐘的採訪大。看完電影的疑惑非常多,所以就忍不住一直去找新聞,想理解張桂梅本人究竟是怎樣的,她見過的那些現實是怎樣的。
而在我找新聞的過程裡,我的感想是,如果想呈現張桂梅,首先要做的是更多的採訪,更多的披露,紀錄片會比一個劇情片操作上更切實際也更需要。
在建立華坪女校之前,張桂梅做過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她是孤兒們的媽媽。這是她人生和公益事業重要的一個段落,我們也能理解她見過了多少苦難,她的執行力和經驗從哪裡來。
(△光明日報:《她,改變了上千名貧困女孩命運》)
之前社交網絡上經常轉發的兩個細節本身就很感人。
一是女記者發現了在北京開會的張桂梅衣服特別破,報道了她,才爲華坪女校的籌款籌備克服了一個大難題。
二是張桂梅喜歡《紅梅贊》和江姐,見到了扮演江姐的女演員就靜靜靠着她。
另外,新近的報道里也有一些很動人的東西,比如張桂梅自己出錢給女學生們買奶茶,希望她們也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她不想用“貧困”來形容自己的學生,她覺得是女孩的隱私。她希望自己的女學生能跟其他的女孩一樣,有一樣自信光彩的精神面貌走出去。
閱讀新聞是會被感動的,然後會由衷地感受到,這需要編劇嗎,真實的細節是什麼編劇都編不出來的那種動人。如果我是編劇,我做功課的時候就知道,我輸了,不需要編。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討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誠實。
誠實地面對這個現實,誠實地去發現問題。
張桂梅爲什麼要辦女校,因爲她就是看到了女孩輟學率高,越是窮人越在剝奪自己的女兒。面對這個現實她決意辦女校。
那麼呈現她的故事,更重要的,也是誠實和現實。應該儘可能呈現具體的情況,一切一切的真實細節。
目前華坪女校的捐款渠道是關閉。作爲一個普通人,我面對的現實問題就是,我們還能如何改善這些女孩的處境?
如何能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權利不受侵害,如何能讓“女性都能受教育”不再是一個個體傾其所有才能完成的奇蹟。我們都想支援更多女孩子,但是我們沒有能力和時間也去辦一個學校。其他地方還有可能有這樣的女校嗎?
回到電影。一個電影有拍好的部分,也有值得商榷的部分,我們,誠實地,面對,好嗎?
國產電影的性別歧視已經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吹毛求疵看字眼說女觀衆批評太瘋狂,就是一種不誠實。
雖然有失望,但還是要說,這一切,就是因爲女性創作太少了。
現在全社會的性別意識都很差,創作者的認知是平均認知的體現。
所以我們是需要越來越多的探索,而不是“看吧這題材不好弄以後別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