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彤》二二八事件前徵調米糧的事實

張若彤》二二八事件前徵調米糧的事實

【愛傳媒張若彤專欄】直到現在,我們孩子的歷史參考書裡面,還是寫着二二八事件前政府「徵調米糧等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臺灣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

近年來學者的最新研究,基本已經證實了以上的說法絕對錯誤。就算你不相信我說的,你也可以去看看歐素瑛或蘇瑤崇的研究,他們都認可當年並沒有什麼徵調米糧運往中國大陸的事情。

我的研究則比上述兩位的研究走得稍遠一步,當年不但沒有徵調米糧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反而是從大陸徵調雜糧和肥料支援臺灣,甚至挪用了全中國的救濟經費,爲臺灣的糖業購進經濟作物所需肥料(戰後救濟肥料限定用於糧食生產)。

臺灣戰後物價飛漲,主要分兩個階段。

前期是日本政府戰敗,導致臺灣銀行券下場未定、市場信心不足,以及日本政府戰爭中、戰敗後,濫發貨幣、濫行支付,所導致的劇烈通膨,這一點在陳儀宣佈發行臺幣一比一回收臺灣銀行券、將日本政府濫發的武尊千元券暫時鎖入銀行,而維持了數月的穩定。

後期是臺幣使用上限制太多,臺灣與大陸之間匯兌不通,導致民間採取以物易物進行省際或國際貿易,亦有將臺灣的物資走私至境外,換取相對更自由、限制更少的法幣,乃至黃金;但於此同時,受到盟軍轟炸的臺灣,產業復甦不如預期,缺乏賺取法幣、外幣的實力,大幅入超導致臺幣暴跌、物價暴漲。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中國大陸對美貿易之間,導致法幣暴跌。

以上的狀況,普遍發生在大戰之後的各國。受到戰爭摧殘的地區,宏觀上需要讓物資淨流入境內才能進行復興,而物資淨流入又造成巨幅的逆差,使得本國貨幣的價值搖搖欲墜,越復興、國家財政狀況越慘,能例外的只有未曾成爲戰場的國家,主要是美國。而本國剛剛復甦的工業生產被美國貨傾銷摧毀,這也爲共產主義理論提供了最佳的實證,爲戰後共產主義的興盛添薪加柴。

歐洲各國是在美國啓動馬歇爾計劃後才真正開始經濟復甦,臺灣則是在美援啓動之後。

作者爲《究竟二二八》作者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