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只動物超高齡!亞洲象「友愷」已42歲 保育員幫補營養不馬虎
▲亞洲象友愷42歲,保育員會幫牠足部護理。(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記者林韋辰/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與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於2024年8月25日祖父母節,共同合辦「祖孫共遊,漫步健康動物園」友善安全步道健走活動。透過此活動,讓大家認識動物園許多「老齡動物」以及動物照養團隊的照顧與醫療。
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動物園裡的動物和人類一樣,同樣會面對生老病死的生命循環,近年來也有許多動物邁入超高齡化,動物照顧團隊皆會針對不同物種在邁入老齡後的需要,透過食材改變、生活環境改良及健康檢查醫療等方式來照顧動物園裡的老齡動物個體。
▲石虎「小母」。
▲美洲野牛「角娃」。
動物園也整理動物老化十大表徵,像是從口腔、骨骼、眼睛、皮膚、肌肉流失、聽力、四肢、毛色改變、動作、行爲模式改變等,來觀察動物變老與注意的現象。另外也提供保育員照顧老齡動物的照養方式,像是園區內的石虎「小母」17歲,配合牠的年紀,特別降低臺階利於攀爬,食物也添加貓科限制胺基酸「牛磺酸」,以維持腎臟功能。
▲無尾熊「Tiwi」。
▲斑點鬣狗「小乖」。
動保處指出,園區內高齡的動物有,白犀牛「犀敏」44歲、亞洲黑熊「小熊」35歲(歿)、小貓熊「歡歡」16歲、美洲野牛「角蛙」25歲、紅毛猩猩「小鬼頭」40歲、無尾熊Tiwi14歲、棕熊「小喬」23歲、斑點鬣狗「小乖」22歲,以及亞洲象「友愷」42歲,最高可活到79.6歲,動保員會特別爲友愷足部護理,也一樣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葡萄糖胺等營養素及提升蛋白質攝取。
▲白犀牛「犀敏」。
動物園今年也新增一條自然療愈特色步道「蟲蟲探索谷」,位於昆蟲館後方,沿途的蝶舞、蟲鳴鳥叫與豐沛芬多精,行走於步道上可透過五感體驗來緩解心理壓力。同時也在健走地圖上提供動物老化10大表徵知識及老齡動物照養方式,讓大家邊走邊散步,一邊知性「走讀」動物園。
▲小貓熊「歡歡」。
▲婆羅洲紅毛猩猩「小鬼頭」。
▲動物園老齡動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