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寄望內需 萬靈丹這次不給面子?

消費成爲拚經濟的主旋律,但民衆的消費信心仍未完全恢復。圖/新華社

疫情解封后,全球關注大陸市場如何拉動經濟重返正軌,北京訂定仰賴內需消費方針,今年3月「全國兩會」前夕,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宣佈,已安排多項主題活動串穿2023全年,力拚消費復甦與擴大。

消費成爲拚經濟的主旋律,並不難理解,在疫情突襲的2020、2022年,大陸GDP成長率分別爲2.3%、3%,創下40年來最低數值,且當年封控致使經濟活動停擺下,僅由資本形成對經濟貢獻率獨大。

低谷之後的2021年,大陸成功改以最終消費支出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能;2023年同樣想故技重施。但問題是,疊加當前全球經濟疲軟,內需消費這顆靈丹依然萬用嗎?

從各城市主要商圈的人潮來看,大陸消費市場相當有看頭,呷哺呷哺董事長賀光啓、北京鼎泰豐董事長韓家宸,以及南僑等耕耘當地多年的食品餐飲臺商,均對本報表示看好復甦前景,摩拳擦掌搶佔市場反彈,同步展店、拓展冷凍與預製產品線等多招並進。數據也佐證,餐飲收入增幅正以遠高於社會消費品的速度飆高。

只是,公佈亮眼數字的同時,爲何「加大刺激」聲浪仍未停歇?

北京臺青、服務業臨時工平臺「小包智工」創辦人兼首席運營官徐韜說,大陸一線城市餐飲用工需求雖飆升,但平價餐飲遠高於正餐餐廳,似有錢包變薄、消費降級現象。且相較飲食硬需求,電影娛樂用工並無起色。賀光啓也指出,疫情後的最大體悟是「消費者沒有忠誠度,供應商也沒有忠誠度」,透露當下各方對於價格高敏感的程度。

回頭再做檢視,大陸消費領域兩大重點房產與汽車,都遭遇難題,房企債務讓大陸房市回暖仍在長期抗戰;汽車雖是當前政策聚焦重心,但去年車市爆發後,透支消費讓今年需求難以提振,企業僅能砍價撐量。

大陸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表示,上海路上車流量較疫情前增約30%,但這三年來,太多民衆擔心搭乘大衆交通工具而購車,疫後需求反而大減。數據上來看,大陸4月超低的CPI和PPI年增速,反映出需求仍不如供給的隱憂。

5月在清華五道口論壇上,大陸經濟學家李稻葵建議,要透過消費券等補貼,用補貼1元拉動4元的效果,恢復民衆對消費的信心。但看看大陸各地貫穿全年、遍及各地的各種消費節,又有哪個沒有推出消費券?哪個沒有降價補貼?

消費節已不稀奇、不足以撬動民衆變薄的錢包。或許,下一個消費救星要指望近年因監管沉寂,但有繽紛行銷玩法與足夠補貼力度的電商和民營企業,期待透過「618」、「雙11」等網購節,放手一搏來挽救消費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