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是如何毀了育碧的?

糟糕的奧運會開幕式還沒過去多久,法國人最近卻又一次因爲政治正確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同的是這次事件主角換成了遊戲公司育碧。

對於育碧這樣的遊戲公司來說“藍精靈”什麼的都只能算是小兒科,畢竟它們沒有現實世界的限制,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們做不到的。

比如,如何要在有限的出場人物中儘可能體現更多的種族呢?

簡單,做一個全種族主角不就好了。

這個主角,玩家乍一眼看上去她像是個黑人;但從眉眼之中,又能看到一些亞裔與印度裔的影子;臉型上再融合一些拉美裔的元素;最後在某些光線角度下同時再加入一點白人的外形特點。

至於做出來到底好不好看嘛。。。

反正我是沒眼看。

《星球大戰:亡命之徒》的“全種族”主角Kay Vess

當然了,最好不要只是主角“正確”,怎麼說也是跟迪士尼合作的作品,能加的“正確”元素最好都別拉下。

於是遊戲裡就出現了這樣非常詭異的一幕,玩家們明明要和帝國敵人進行生死戰鬥,但事實上,他們連一隻外星河馬都傷不到,畢竟動保同樣也是“正確”的一環嘛。

這麼“正確”的遊戲想必一定收穫不錯的銷量吧,怎麼說呢在玩家的“積極支持”下,遊戲的實際銷量連預期的三分之一都沒有達到。

除了在銷量貢獻自己的“支持”,玩家也都紛紛在期待,畢竟這麼多年也算什麼都見過了,育碧後面到底還有什麼活能整呢?

果不其然,大的來了。

當刺客和日本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你腦海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是忍者?

武士?

還是槍手?

育碧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有一說一,如果非要給日本和刺客這兩個關鍵詞裡面加一點黑色元素,我個人覺得下面這種形式可能更合理一些。

當然育碧方面也有理由說的,畢竟改編不是亂編,黑人主角這部分他們是真的找了東京大學的歷史顧問諮詢過的。雖然這位顧問後來因爲學術造假最後被撤銷了履歷,但這隻能說明育碧是被坑的嘛。

爲了表示歉意,它們還特地推出了主角彌助的粘土人手辦,結果又因爲手辦上的獨腳鳥居象徵着長崎原子彈,反倒變成了朝日本玩家貼臉開大。

秋葉原中心地帶投放宣傳物料也是黑人彌助斬首日本角色的宣傳片,這麼逆天的宣傳方式,很難不讓人懷疑育碧內部有內鬼。

總之經過一系列的離譜操作之後,《刺客信條影》的預購量只有前作的7%,直接給育碧高層的下巴都驚掉了,遊戲也是緊急跳票到明年二月,想着能不能在這個財年結算前讓遊戲上線,好讓財報看起來漂亮一點。

但目前的問題是,育碧都不一定能挺到那個時候了。在連續兩個重要作品大翻車之後,育碧的股價已經來到了十年來的最低水平,總市值只有19.9億美元,相比高峰時縮水近9成。

俯衝的股價直接刺激了育碧高層,這下子他們是真坐不住了,連夜下通知要求員工回辦公室辦公,每週至少3天,得到消息的員工們反應也很直接,一套抗議加罷工的絲滑連招,盡顯革命老區的工人風采。

這不,到了10月份,股東們就已經考慮賣大樓了,提議將育碧出售給騰訊與創始人家族,只能說不愧是超一流廠商。

那麼阿育還有反彈的風險嗎?

其實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還是很希望未來能一直玩到阿育的遊戲的。

你別看現在的育碧一副要死要活的樣子,曾經它也是一家充滿了創意與想法的公司,雖然後續發展的角度看,它的每一個想法最後都好像是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比如育碧是最早進入中國遊戲市場的廠商之一,早期他們代理引進的《魔法門6:天堂之令》,作爲一款將近30年前的遊戲,其漢化水平拿到現在來看也是相當優秀的水平。

但彼時中國玩家們,別說購買正版遊戲了,大多數人連電腦都沒有,根本就沒有主機遊戲的消費能力,再加上沒過多久又遇上了的國內的遊戲機禁令。。。如果這隻能算運氣不好的話,那後面的就純屬自己作的了。

黑神話的大火讓大家都瞭解到了遊戲中的實景掃描。而在它之前,最知名的運用到這項技術的遊戲就要屬育碧的《刺客信條:大革命》了,爲了還原故事背景中最真實的巴黎,他們特意掃描了巴黎聖母院,其真實的美術效果不僅爲遊戲增光調彩,甚至還在後來,對巴黎聖母院的燒後修復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但同樣是這一作,其發售時糟糕的優化、稀爛的手感、滿天飛的bug、以及強推的多人模式直接炸掉了遊戲口碑,甚至還帶崩了後面續作《刺客信條:梟雄》的銷量,導致當時的育碧差一點被業界噩夢維旺迪收購,幸虧後面的《刺客信條:起源》足夠爭氣,再加上得到了騰訊的幫助這纔好不容易走出陰影。

還有Uplay,作爲最早認識到Steam模式的潛力並決定要推出自家產品與之競爭的廠商之一,育碧憑藉旗下幾個知名的長線運營聯機遊戲以及衆多知名系列IP,就算成不了Steam第二,那發展成暴雪戰網應該也不難。

但結果是什麼呢?土豆服務器到底是個什麼體驗,相信所有玩過育碧遊戲的玩家應該深有體會吧。

還有育碧那被人詬病的全地圖問號的開放世界,明明自己有着先發優勢,可做出的遊戲全是一股差不多罐頭味兒,而隔壁索尼偷師學去的《地平線》和《漫威蜘蛛俠》卻都成爲年度遊戲的有力競爭者。

所以,一方面,育碧是一家創意迭出有前瞻性的公司,他們的每一次嘗試都幾乎踩中了當時的風口,另一方面,育碧又是一家執行力相當之拉跨的公司。

EA被稱爲全美最爛遊戲公司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爲育碧是法國的。

甚至就連我們今天的主題“政治正確”,這東西其實也是育碧最早搞的,Sweet Baby創始人就是育碧出來的。

當然不止是阿育,事實上“政治正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早就已經深入各大歐美遊戲廠商的骨髓裡了。就像育碧匿名員工爆料的那樣,當前的3A工作室大多都已經被DEI佔領:身份政治、黨同伐異壓得很多團隊和工作室起不來,現在已經發展到不允許被質疑的程度,而其目的就是爲了通過輿論場逼迫行業精英、公司高層下臺以讓毫無經驗的DEI人士鳩佔鵲巢。

除了育碧,像是索尼的《星鳴特工》,幾乎每個角色都從內到外地透着一股濃厚的“正確”味道;還有從劇情到角色設計都正確到不行的《最後生還者2》;

EA那邊的《戰地5》爲了正確強推的非裔和女兵人設;

就連遠在日本的SE,最近也被爆出將成立DEI部門重新審覈自家的遊戲角色,3D區的“耶路撒冷”也要被“正確”審判了。

但你要說育碧就是這場“瘟疫”的源頭,其實也不太合理。

LGBT作爲一種思想,本來就早已深深紮根在歐美的白左社會裡了,我們不談什麼基督教文明的社會思潮和什麼新自由主義,畢竟這裡不是歷史課堂,大家只需要知道,在歐美代議制政府的形式和海洋法系的判例影響下的LGBT真的是一門生意,並且對沒什麼專業技能的人來說,它還是一項相當靠譜的可持續發展事業。

因爲它真的:

“萬事皆虛”——有着擁護少數羣體權益的名頭,所以無視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

“萬事皆允”——沒有一套嚴格的政治正確標準,只要他們想,遊戲內的任何元素都可以被定義爲政治不正確;

說白了,這東西不止有利可圖,而且還幾乎沒什麼門檻。

這也就造成了LGBT和DEI運動擴大後,只要你宣稱自己是個LGBT,哪怕你基本上沒有什麼職業技能一樣可以被這些大公司錄取。

而且像育碧、EA、暴雪這種遊戲巨頭的工業化、年貨化的商業邏輯,也在某種程度上爲這些沒什麼能力的“吸血鬼”提供了讓他們得以生存的土壤。

爲了保證自家產品可以穩定推出,任何可能的風險它們都是能規避就規避。女性角色太好看了涉嫌歧視?改!缺少少數族裔涉嫌白人至上理念?加!

因過於“正確”而暴死的《星鳴特工》

sweetbaby這種其實就像是給遊戲公司收保護費的,當你對它們巧立的各種名目照單全收時,那也就別怪玩家們不買賬了。

不過你要說真的是遊戲裡面的政治正確毀了育碧嗎?

我覺得這隻能算是表因。

論“正確”,《質量效應》的正確元素一點不少,一樣可以大賣,《博德之門》裡,只要你想,甚至可以跟熊戀愛,但這並不妨礙人家是年度最佳。說白了,玩家們不買賬了還是因爲遊戲不好玩。

《博德之門》的“人熊戀”

像育碧,之前最爲人稱道的就是它強到可怕的遊戲工業化能力。

時間上,每一到兩年就能產出一個IP續作。

質量上,從不吝嗇堆料,幾乎每個遊戲都是要音樂有音樂,要場面有場面。

資本滿意,因爲每年有穩定的收益。

打工人也滿意,因爲工作按部就班,到點下班。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不好玩啊!

正如《黑神話·悟空》的總策劃馮驥接受央視採訪時所說:

而育碧是怎麼做的呢?它們在遊戲設計方面基本上原地踏步了十多年,沙盒罐頭遊戲這種十多年前的玩法,現在仍然被它們不知疲倦復刻在幾乎所有它們出品遊戲上。

育碧只能做出“花了很多成本的產品”了,它做不出“好的遊戲”了!

不止是育碧、EA、暴雪,甚至國內的米哈遊都是這個問題。

原神爲什麼在開服時期頂着一片罵聲還能收穫成功?

因爲真的好玩啊,早期的元素反應設計是真的讓玩家眼前一亮,通過各種不同元素的搭配使用,哪怕只有4星角色一樣可以拿滿深淵獎勵。

原神早期的4星“國家隊”

那爲什麼現在原神口碑不行了呢?真的只是因爲角色設計越來越保守了嗎?

論角色保守設計改動,申鶴修改的時候,神女劈觀那個版本幾乎原神最巔峰的一段時期,可爲啥到了楓丹版本情況急轉直下呢?

還不是因爲他們放棄了元素反應玩法,也沒有創新出新的玩法,爲了確保新角色足夠賣座,用單純的數值膨脹取代了複雜的元素反應,4種元素花裡胡哨打半天,不如純水龍王隨便一噴,這樣無聊的遊戲玩法纔是引發玩家的反感的主因。

那維拉特:“不如我一噴”

歐美3A也是一樣,由於現在遊戲極大的開發成本,導致資本都不敢冒險,只能沿着之前的老路走。

那麼真正熱愛遊戲,想做出“好的遊戲”的人,必然無法忍受這樣的開發環境。

那麼剩下的人都是誰呢?誰能在按部就班缺乏挑戰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呢?會玩辦公室政治的人。

而LBGT恰好是目前這個版本歐美辦公室政治的版本答案。

他們並不真正理解他們正在製作的作品,也不懂玩家想要什麼,絕大數其實就是衝着大公司工作體面來的,對遊戲並沒有真正的熱愛。

至於遊戲裡面的LGBT化,其實倒也並不一定是這些人有多麼高的宣傳訴求。

主要還是因爲角色建模改動,故事文案修改,這些都是沒什麼技術含量,也不會影響遊戲核心遊戲性的地方,大概率也是按他們的水平,唯一能改動的地方。

什麼?你說遊戲動作系統這樣的底層內容怎麼辦?拜託,這種地方瞎改是真的會出大毛病的。

萬一被看出來我不會怎麼辦?!

都是你挑的嘛,偶像!

所以回到育碧問題上,爲啥會到今天這個地步?

沒辦法整個法國社會,或者說歐美社會就是信了這套邪,而且在可見的未來我看不太到有什麼改變的希望。

雖然作爲玩家,我還是希望育碧能活下去,活出最早那個樣子。

但它這次大概是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