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人生百味負責人 巫彥德向窮人學習 領悟人生意義

達人座右銘

達人小檔案

大學唸的是交大電機系、研究所讀的是臺大MBA,人生百味負責人巫彥德卻致力於向「窮人學習」。

「人生百味」是關注都市貧窮、無家者、街賣者的非營利組織,2014年成立以來,巫彥德坦言,2021年是過去未曾經歷過的全新局面,疫情導致的三級警戒、社交距離等措施,讓無家者、街賣者過得更爲辛苦,也讓他重新思考「貧窮」這個議題。

以巫彥德高學歷、又跨領域的條件,想要關注都市貧窮、無家者、街賣者,有很多方法,會選擇親身投入,起因是大學時讀了一本談論社會企業的書「窮人的銀行」,點燃他對社企、貧窮議題興趣的起點。

巫彥德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他們生長的社會,必須要很努力的求學,才能讓生活不虞匱乏,因此有很強的學習動機,所以,現在他們的退休後生活過得比巫彥德還滋潤,「每月的退休奉比我的薪水還多。」

巫彥德於是很老實的說,他沒有經濟上的負擔,也沒有物資匱乏的問題,但是,「我覺得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意義感匱乏的年代。」讀大學、研究所,求的是什麼?找份好工作、買房、買車、過更好的生活?

這些社會上多數人、甚至是自己父母所設定的目標,巫彥德從高中開始就常常在想:「爲什麼是這些目標?是我想要的嗎?對我有意義嗎?」雖然,他很清楚,他沒有那麼想要,但是,「我想要什麼呢?」當時,巫彥德沒有答案。

巫彥德坦承,大學期間,與同儕相比,「我書讀的不好,作業都是抄人家的,成績也很差。」但是,他發現,在校期間,他最喜歡的事情,竟然是每年寒暑假時,與社團同學到偏鄉辦營隊、帶小朋友的活動,那也是他認爲「在大學最有意義的事。」

這樣的發現,讓巫彥德想要選「教育」作爲他攻讀研究所的科目,結果,被他父親阻止,理由是「流浪教師太多。」也就是怕他讀了教育,沒前景。於是,他改爲攻讀MBA,也得到父母的認可,就在這時,他看了一本原以爲是與銀行相關的「窮人的銀行」。

巫彥德也就在那當下覺得,如果他讀MBA的專業與社企結合,「應該滿有意思的」,於是畢業後,先是進入跟國際貿易相關的公平貿易推廣協會工作、也做過社工,從直接面對、逐步瞭解到社會底層,開始關注都市貧窮的社會議題。

對巫彥德的選擇,他坦言,「父母一定有意見啊。」站在父母的立場,自然是明明可以選擇更好的工作,卻從事不事生產的慈善、公德、志工,「父母的感覺,我是做慈善,沒有收入,是做不久的,他們是在擔心我。」

過程中,巫彥德不諱言,他對父母也有所不滿,他不懂父母到底在意什麼?他們是希望他賺很多錢嗎?還是覺得他做的工作不夠體面?「我總是在猜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但是,巫彥德說,當他不再向父母尋求經濟的資助,也就是他開始有薪水、有收入後,父母也就不再那麼擔心他的工作了,他也漸漸的明白,父母求的無非是他能有個穩定的生活。

對巫彥德而言,從事他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在工作領域,感受到充分的意義感,「我不用下班後,再找一件有意義的事來做。」

達人座右銘

瞭解才能 減少歧視

達人小檔案

現 職:人生百味負責人

出  生:1989年

學  歷:臺灣大學商學所、交通大學電機系

經  歷: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臺灣分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