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知彼” 關於智己汽車我們還有話說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2月11日報道 1月13日,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正式發佈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同期,兩款量產定型車首發亮相,包括一款智能純電轎車和一款智能純電SUV。
如果說智己汽車宣告誕生的第一場發佈會還帶着些許神秘,那麼在本週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智己汽車給出了更爲詳細的解讀,讓這個上汽集團理想中“智能汽車該有的樣子”,變得更清晰了。
高端硬件不是作秀 用得上就不叫堆料
有人說,智能汽車、電動車都不再是汽車,是一件數碼產品,而數碼產品就免不了被“同質化”和“堆料”兩個標籤,看看現在的安卓手機,大部分都是一塊兒直板玻璃三明治,配置上攝像頭以數量取勝,SoC就用最新的,但事實上不同品牌之間的用戶體驗往往和配置單上的參數一樣大同小異。同樣的,在過去幾年裡,智能汽車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了,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品牌,無一例外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展,想要打造出更有“人文關懷”的智能汽車而不是“你有我也有”。
對於智能汽車而言,想要實現理想中的人文關懷就必須要藉助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傳統的汽車電氣架構算力必然無法滿足當下的需要。我們不妨用智能手機來舉個例子,在iOS和安卓的早期時代,由於SoC算力有限,只能通過按鍵來喚起死板的語音控制,用戶必須要說出固定的詞句組合來完成命令,現在習以爲常的自然語義理解、喚醒詞喚醒和自定義喚醒詞在當時的算力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功能和續航並存。而對於智能汽車來說,沒有了高算力的高規格硬件就無法去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想要在座艙裡實現更多的“人文關懷”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實際的車輛使用當中,智能駕駛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讓用戶更輕鬆更安全的送達至目的地成爲了廠商的重點,比如說泊車,比如說從A出發點至抵達點B點,怎麼樣把人安全地、舒適地、優雅地運送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地。不妨設想一下,駕駛員可以告訴車輛想要去什麼地方,駕駛員到電梯出口處召喚車輛來到他的面前,把他接上車,同時可以通過高精地圖跟導航地圖之間無縫的融合,把駕駛員從他的公司或者說從他的出發點,經過不同駕駛條件的路段,運送到他所想達到的目的地。在這個過程當中,比如說在高速上,在主路駕駛,在明確了ODD的情況下,允許駕駛員鬆開雙手,但還是要求駕駛員進行車輛安全的監管;在某些擁堵的情況下,比如速度比較低的時候,可以由駕駛員去幹一些其他的工作任務,比如說看看手機,跟旁邊的乘客交互交流。
如何達到這樣的智能駕駛體驗?有兩個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底層總體的設計邏輯和算力平臺,另外一部分是整體智駕的感知設計方案和整車的冗餘設計。從整體的軟件設計方式來講,市場上目前在技術領域主要分成兩種,一種叫做Data-driven(數據驅動),另外一種叫做Rule-based(基於規則)。簡單用兩句話總結一下,Rule based的方式可以理解爲程序員編輯了軟件,直接寫出來的就是詳細的邏輯設計。
數據驅動可以理解成程序員編寫的軟件,其目的是產生邏輯設計,也就是說可以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去不斷地迭代用於整車控制和整車策略級的邏輯設計,這是Data-driven與Rule-based的區別。
在Rule-based這一端,實際上能解決現在智能駕駛中80%以上的場景,從Data-driven這一端我們可以解決80%以外的內容。從智能駕駛整體的設計而言,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是無法用傳統的方式去解決自動駕駛裡面的長尾效應,也就是行業裡面所說的邊角案例(corner case)。
邊角案例(corner case)是指其操作參數在正常範圍以外的問題或是情形,而且多半是幾個環境變數或是條件都在極端值的情形,即使這些極端值都還在參數規格範圍內(或是邊界),也算是邊角案例。駕駛員坐在辦公室裡面,或者坐在電腦前,甚至是坐在車上,可能無法去窮盡的這些Corner case,因此必須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讓後臺不斷地迭代,讓車輛去不斷的學習和適應一直在變化的世界。
在這樣的場景下,汽車需要面對的是來自攝像頭和雷達的巨量數據,一方面是對周邊環境進行判斷和指令的分發,決定車輛需要進行什麼樣的操作來保證駕駛者的安全和舒適,在處理巨量數據的同時還需要保持極快的處理速度從而實現提前於駕駛者發現危險,另一方面是將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一旦採集到人工駕駛中某些環節是可能產生的Corner case,就通過後面車端的篩選器把這個事件進行一個初步的篩選,把數據通過車端的鏈路上傳到雲端,進行我們初步的數據分析、數據的標註,以及我們進行模型的訓練。在模型訓練之後,再把它迭代回車裡,來進行更深一級的,或者優化後的智能駕駛的體驗設計,以實現“自我學習”能力。
因此,在智己的電氣架構方面,採用了領先的四域融合中央數字架構。該架構分四個域:在ICC智能計算中心,採用的是瑞薩芯片;智能座艙中心,採用的是目前最新的座艙芯片高通的驍龍815;在IPD方面,採用的是英偉達目前量產的Xavier芯片,未來會納入Orin X芯片;在智能互聯中心,採用了恩智浦的IMAX8芯片。在這些高規格個芯片加持下,對於算力的需求才算被解決,車輛纔有能力去處理包含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和超聲波雷達產生的巨量數據,並且保證數據被實時處理。
智己知己 還知彼
說了半天技術性內容,用了這麼大篇幅來解釋算力對於智能汽車的意義,那麼強大的算力帶來的用戶體驗又如何呢?不妨來看看智己汽車在這個問題上交出的答卷。
基於四域融合中央數字架構,智己汽車自主研發面向服務的SOA軟件架構。該架構可從底層實現各功能間的無界融合,真正實現了服務的定製化、原子化。底層的ECU可根據用戶使用場景實現調用,通過SOA層融合,實現一車千面。未來,智己汽車產品可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改變功能,比如山路模式,用戶週末去山裡進行自駕遊,車輛在進入山區的電子圍欄時,可從雲端適時向車輛推送山路模式,使山路駕駛體驗更好。再比如關愛模式,智己汽車裝備有DMS和OMS,依靠車內攝像頭,可通過特徵識別到老人,當老人上車後,CDC可自動調整至最舒適模式。此時,空調將調整到最適宜老人的體感溫度,讓乘坐更舒適。此外,車輛還可打通日程安排功能。比如當車輛感知到用戶行程日誌上有一次長達7到9天的長途旅行,它將自動進入休眠模式以保存電量,在用戶歸來之前,進行喚醒,讓用戶上車時,電量依然充沛。
智己汽車在車端的軟件上,包括感知、融合、目標物的軌跡預測方面已經實現了基於數據驅動模型的應用。憑藉自動化的數據迴流訓練,短短十天內,將預測算法軌跡精度的性能提升了42%。舉個例子,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感知到的紅綠燈狀態如果與人類司機的駕駛行爲不一致(如感知爲紅燈,但繼續開過路口),大概率是算法感知錯誤,這個時候就會通過車端篩選器自動的把預測錯誤的場景樣本提取出來上傳到雲端,然後利用紅綠燈狀態的連續性進行高度自動化的標註,在通過模型訓練,驗證,模型發版即可完成快速迭代的閉環。基於數據驅動的閉環自動化迭代,紅綠燈的識別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在智能交互方面,Carlog是車載端首款超過1億像素的車載實時記錄和實時分享設備。三個攝像頭總像素達1.5億,支持4K分辨率的拍攝,連續拍攝、慢動作拍攝,以及超級夜景拍攝。此外,智己汽車還將與攝影大師進行跨界合作,通過大師模板,用戶一鍵即可進行編輯和分享,實時上傳到朋友圈或抖音。
除此之外,智己汽車配備了全球首用的第二代DLP大燈,擁有更高的260萬像素。此外,其還可與智己汽車全球首用的將高精地圖和導航,以及自動駕駛技術進行了融合。當用戶在進行導航或自動駕駛模式下,其可實現智慧領航的功能。通過DLP投射的示寬光毯的引導,用戶可向後車表達駕駛意圖。
而當車輛行駛時駕駛者如沒有看到遠處行人,通過DLP的行人提醒功能可照亮行人。光隨眼動也就意味着DMS系統可實時追蹤駕駛者目光方向,車燈也會隨目光進行照明。此外,DLP大燈還可實現傳情達意的功能,當用戶駕車在路口等待交通信號燈時,後尾燈可提示後車交通燈的讀秒時間,如車前有行人通過,它也可向後車展示用戶正在禮讓行人,行人的位置,提醒後車不要超車,避免碰撞行人。如果用戶變道,在完成變道後,其會對後車進行感謝,通過與場景融合,實現傳情達意的功能。對於特殊節日、生日、紀念日,用戶也可通過DLP和ISC來傳達情感。
作爲一家用戶型的汽車科創企業,智己汽車主要的核心訴求就是要解決用戶的痛點,提供更優秀的用戶體驗。基於此,智己汽車針對純電動車用戶的使用體驗進行了大規模調研,結果顯示目前純電動車的痛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續航、安全和充電。作爲主要面向私人用戶的高端純電品牌,智己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零焦慮超級電池和無感補能。
在電池技術方面,智己正在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摻硅補鋰電芯”技術,該技術可以大幅度提升單體能量密度。未來智己汽車將在全球範圍內率先量產搭載該電芯技術的電池系統。另外,我們還在同步研發有別於當前所有成組方案的專利性的CTP技術,有了這兩項黑科技的加持,整包的能量密度將比目前行業領先水平高出30%-40%。也就是說,重量相同的兩塊電池包,智己的電量會比競品的電量多出3成到4成。基於以上電池技術,智己汽車的純電架構寬帶內,最高可實現近1000km的工況續航。智己的首款純電轎車,其工況續航近700公里,能夠覆蓋私家車用戶90%以上的日常出行需求,而隨着115kwh高能量密度電池包的到位,該車工況續航更是能超過800公里,將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單次充電出行範圍。
安裝家用充電樁會越來越普及,智己汽車認爲無線家充將成爲高端電動車用戶未來主要的補能方式。通過將無線充電和記憶泊車深度融合,智己汽車將實現真正的無感補能,可以給用戶帶來輕鬆、優雅、無感的充電體驗。目前,智己汽車的無線充電和有線充電的效率只差3%-5%,效率非常高。
給大家描繪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女士駕駛智己汽車進入自家小區,在人車分離通道處停車,隨後拿着手提包優雅的下車並回家,而她的愛車能夠藉助於記憶泊車功能自己下地庫尋找到車位並自動停車入庫,在檢測到電量消耗過半後便自行啓動了無線充電。而與此同時,女士已經回到家中,和女兒一起讀起了繪本。在這個過程中,女士對於充電這件事情完全是無感的,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打開手機後查看到一條愛車已經補能完畢的通知。這種體驗是能夠打動大多數用戶的。
智己汽車將是全球首個量產裝備11kw無線充電的汽車品牌,其功率大於目前95%的家用有線充電樁,而且它的充電效率也是和有線充電樁接近的。另外,無線充電裝置的活體探測功能充分體現了科技的溫度感,假設一隻流浪貓來到充電板區域取暖,車輛將立即停止充電並通知車主,等到小貓安全離開後,充電再自動重啓。
對於電磁輻射,用戶完全不用擔心,因爲無線充電的時候在車內以及車體周圍的輻射量是跟有線充電完全沒有差異的,完全符合國標的安全要求,這就是智己汽車想要帶給大家的無感、高效以及安全的補能方式。
理想一定會成爲現實
在當前的汽車行業,隨着互聯網巨頭的不斷加入,讓這場造車運動愈演愈烈。未來,汽車企業一定是傳統工業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互聯網企業軟件方面的優勢,與車企豐富的造車經驗及產業優勢互相融合,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這也是智己汽車的優勢所在,而正是這樣的優勢,才能讓智己汽車成爲一家用戶型的汽車科創企業,智己汽車更好的解決用戶的痛點,提供更優秀的用戶體驗,讓理想成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