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節律器可偵測動作情緒 動靜皆宜模仿自然輸出
(圖/奇美醫院 提供)
時常感到精神不濟、頭暈目眩可別輕忽,有可能是心臟跳太慢惹的禍!心臟若跳動過慢,會造成血液難以提供充足氧氣到身體各器官,若缺氧的部位發生在大腦,將引起精神恍惚或短暫昏厥,可能進而導致摔倒受傷的嚴重後果。治療心跳過慢最常見的治療方式爲裝置心臟節律器,目前不僅在節律器本身有能夠偵測『情緒波動』以調整心跳的智能速率節律器可選擇;在術式上若想降低心臟衰竭的風險,也已有最新的左束支起搏術式問世,建議患者可於術前充分與醫師討論,經醫師審慎評估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奇美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傑表示,正常成年人心跳每分鐘跳動約60至100下,若每分鐘心跳低於60下,就可能爲心跳過慢。心跳過慢發生的原因包含:身體老化、心肌病變、心肌缺血或藥物副作用導致等,若醫師判斷心跳過慢的狀況需透過醫療治療介入時,則需積極治療。若病理性心跳過慢的問題不改善,恐增加心臟功能異常或是心臟內形成血栓的風險,最嚴重會引發心臟衰竭或中風或猝死。
李威傑醫師表示目前治療心跳過慢的方式,主要是裝置心臟節律器。當病患心跳發生異常,沒有跟着身體需求加快心跳次數,或是不規律跳動發生「漏拍」,心臟節律器就會發出電流刺激,促使心臟維持在適當心跳。目前臨牀上有多款心臟節律器能選擇,其中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能夠偵測心肌電阻變化,讓心臟隨着情緒起伏,調整符合生理需求的心跳。讓患者在面臨驚嚇、害怕、緊張等情緒時,心跳也會隨之提升。
李威傑醫師補充,新型的心臟節律器有些具有遠距監控功能,可以長時間紀錄心律資訊,利用雲端技術上傳到醫院。醫療團隊能夠在遠端監控病人心臟狀況,一旦發現特別異常,會主動聯繫提醒儘快回診。偏鄉與離島就醫不便民衆,醫師也能憑藉遠端數據觀察病況,減少回診所的舟車勞頓。
李威傑醫師指出,過去傳統裝置心臟節律器是把導線置放在右心室,當心髒節律器偵測到心跳異常或過慢,刺激心臟加快跳動,右心室收縮會比左心室快,所以導致左右心臟收縮不同步。雖大部分病患都能承受這樣的狀況,但當心髒節律器使用率大於50%以上,原就具有心臟衰竭潛在風險的病人,就有可能在裝置心臟節律器2-3年後誘發心臟衰竭危害。
李威傑醫師表示,目前最新左束支起搏術式,會將導線放到靠近心臟生理傳導的左束支的位置,能將刺激訊號同時傳達到左右心室。當心髒節律器發出跳動刺激,左右心室能夠沒有時間差同時起跳,進行同步收縮,大幅降低心臟節律器帶來的可能心臟衰竭危險。國際醫學界已越來越重視相關議題,未來將是相當重要的心臟節律器裝置技術。
李威傑醫師提醒,接受心臟節律器手術前,一定要與醫師確認裝置的心臟節律器類型,瞭解未來是否能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傳統心臟節律器會因核磁共振檢查產生的磁力太大,導致節律器損壞或傷害心臟。所幸目前較新型的心臟節律器,已經克服相關難題,患者可以安心接受檢查。建議患者裝置心臟節律器前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確認最適合自己的心臟節律器,術後也要規律回診檢查,以保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