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升至年內高點 我國物流業保持較好運行態勢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喬雪峰) 12月2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了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指數升至年內高點,顯示物流行業加快回升,尤其是快遞快運業業務量再創年內新高。
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爲57.5%,較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各分項指數均保持在擴張區間。
11月物流業景氣指數加快回升 物流業保持較好運行態勢
當前,物流業一頭連着生產、一頭連着消費,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尤其進入現代社會,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作用、戰略支撐作用、先行引導作用愈發重要。
“11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加快回升,物流行業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特點。”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輝認爲,從區域看,東中西部地區物流活動繼續保持活躍,業務量繼續保持回升的態勢;從行業看,除鐵路運輸業高位略有回調外,其他行業均保持回升,尤其是快遞快運業,在電商購物節的帶動下,再創年內新高。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微型物流企業均保持在景氣區間,增勢向好。
何輝指出,11月份中國物流業務總量指數回升,需求保持旺盛。11月份,業務總量指數回升1.2個百分點,爲57.5%。具體來看,運輸業、倉儲業和郵政業均保持快速增長,顯示出受電商活動影響,需求旺盛,物流業務活躍。另外,隨着物流業務量的增加,物流服務相關設備利用率有所提高。
11月份中國物流庫存週轉次數指數和平均庫存量指數均位於景氣區間。11月份,庫存週轉次數指數爲55.4%,平均庫存量指數爲53.4%,該兩項指數保持在50%以上的景氣區間,平均庫存量指數的指數水平略低於庫存週轉次數指數的變化情況。表明經濟活動活躍,消費需求旺盛,供需保持平衡,物流效率有所提升
從後期走勢看,新訂單指數爲56.8%,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58.9%,物流業經濟將保持較好的運行態勢。
全社會貨運量連續6個月正增長 物流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增長
物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活動,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商品交換,便產生了有意識的物流活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教授姜旭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是我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邁向現代化的重大轉型期。“現代物流業發展不僅在於企業本身創造稅收和就業,還可以促進區域內各相關產業產生更多的稅收和就業,並推動區域經濟較快增長。”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獲悉,據有關部門統計,1-10月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371.97億噸,同比下降2.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全社會完成貨運量44.14億噸,同比增長7.2%,增速比9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正增長。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導張曉東則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第一個五年,迫切需要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和實體經濟提質降本增效,促進現代物流業“由大到強”。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爲98.5點,比上月回落0.03%,比去年同期增長0.7%。從需求看,本月經濟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市場供需持續改善,需求加快回升,在年末擴大內需、釋放消費帶動下,本月公路物流需求穩中趨升。
從供給看,公路物流供給總體平穩。年末電商備貨需求增長,部分區域、線路運力供給增加較爲明顯。
從後期走勢看,預計四季度公路物流市場有望延續良好運行的態勢,需求或將保持總體平穩、穩中趨升,運價指數可能呈現小幅震盪。
姜旭指出,可以看出推動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是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升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效的主要措施,也是我國經濟加強內循環、創新外循環的主攻方向。
物流業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加快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物流業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明顯下降。國家物流樞紐等示範工程加快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逐步成型。
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1-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爲229.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
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爲204.9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進口貨物物流總額爲11.6萬億元,同比增長9.0%,增速比前三季度降低0.4個百分點;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7.6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農產品物流總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0.9%,增速比前三季度降低1.4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賀登才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這意味着從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將物流與交通、電力、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礎設施並列,強調了其基礎性、戰略性和準公益性地位。
賀登才指出,物流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物流技術突飛猛進,信息化、自動化水平明顯提升,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蓬勃興起,現代物流體系高效有序運行,爲我國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提供了有力支撐,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發展方式轉變和人民生活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