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怎麼樣?分分鐘帶你登錄地質學家視角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奇的生命形式之一。它們以無聲的方式,在我們周圍默默生長和演化,擁有着令人驚歎的能力和獨特的生命之謎。或許有同學想知道2.5億年前的植物世界是怎樣的嗎?或是想了解地質學家是如何工作的嗎?

今年,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打造的遠古時期古植物科普圖書《尋找古植物王國:一場穿越2.5億年的地質學旅行》的出版,引發了不少熱愛植物的同學的關注。

據悉,書中以該校地球科學學院的二疊紀至三疊紀地質學古植物學相關的研究成果爲核心素材,從地學科普的視角,以手繪表現與復原、圖形釋義等綜合要素,對遠古植物進行視覺再現。

書中圖文專業、嚴謹、生動、浪漫、神秘,幾乎可以滿足大家對古植物王國的各種想象,讀者也可通過沉浸式閱讀代入地質學家身份,進行一場穿越2.5億年的地質學旅行,想想就很美妙。因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再次收割一大波“迷弟迷妹”。

作爲在地質領域有着不凡實力和影響力的存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向來是不少對地質學感興趣的考生們心目中神聖的求學殿堂。相關數據統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建校70年來,已爲國家培養了30餘萬名高級人才,春暉四方,桃李天下。

其傑出校友中不僅包括曾獲地質行業最高榮譽——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唐文春、雲露等地質學專家;也有以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院士、馬永生院士爲代表的,在各個領域頗有聲望的大佬。

再聚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近年來在地質研究領域取得的種種成就,大家或許更能理解:爲何該校能僅憑一部科普書籍就可以再度出圈。

首先從學科建設來看,可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學科在國內和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已進入了世界雙一流學科建設範圍,學校也被評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

強勢學科支撐之下,該校在地質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例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地質調查研究院在基礎地質、礦產資源、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和創新實踐,取得了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價值的成果。這次矚目成就爲該校爭取到了更多培養優秀地質學人才所需的資源和平臺。

再從其所擁有的一流教學資源和科研條件,包括優秀的學科和實驗室來看,該校擁有“地球物理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還有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和教學示範中心等各類研究機構支持地球科學和勘查技術發展的優質平臺。

另外,在近期舉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峰會暨第三屆國際城市信息學會議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城市時空信息感知基站硬件產品,榮獲全球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獎銅獎的這一事件,同樣也是該校地質學實力超強的有力證明。

據筆者所知,全球智慧城市峰會暨第三屆國際城市信息學會議,由國際城市信息學學會、香港理工大學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得到了國際製圖協會(ICA)、國際測量師聯合會(FIG)、智慧城市聯盟(SCC)等數十家國內外權威機構的支持。會議權威性和影響力顯而易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能在此中脫穎而出,其實力不言而喻。

特色鮮明,實力雄厚,成果豐碩,層層優勢疊加,再加上隨着《尋找古植物王國:一場穿越2.5億年的地質學旅行》這一優質科普書籍的出版,該校日漸高漲的熱度,當下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以說是buff疊滿,武力值拉滿,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報考優勢自然也更大。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無論諸位考生是嚮往植物世界的神秘與浪漫,還是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地質學家,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或許來得更加容易。

關注“大學深度解讀”,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