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令人矚目
近10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有了持續提升,“活”起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的主題確定爲“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突出了非遺保護惠及大衆這一特性。
今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佈實施10週年。10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有了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新增地方性保護條例37部,非遺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日趨健全;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認定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4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尊重、保護和傳承意識有了質的提升。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活”起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鋪展開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畫卷。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創新傳播方式、增強科技賦能,把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持續推動其融入現代生活、體現當代價值,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比如,在長江、大運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將沿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串珠成線,推出相關主題旅遊線路,建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景區景點,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體驗基地,讓傳統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手工藝等融入沿線居民的生活,成爲遊客的嚮往。
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大有可爲。面對“千村一面”、旅遊產品“天下一家”等問題,通過挖掘和振興鄉村的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凸顯當地特色,成爲鄉村的文化支撐,一方面能夠爲傳承人和相關從業人員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多得。數據顯示,10年來,中央財政每年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從2011年的4.1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08億元,累計達到77.66億元。文化和旅遊部支持地方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超過2000所,帶動項目超過2200個,帶動近50萬人就業,助力20多萬貧困戶實現脫貧。“活”起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助力脫貧攻堅的積極力量。邊遠偏僻地區往往是傳統工藝項目的富集區,讓貧困戶從剪紙、刺繡、繪畫、食品加工等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獲得收入、增強自信,成爲很多人的共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爲核心、以生活爲載體的活態傳承實踐。之前,傳承人的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有待提升、版權意識弱等問題困擾着不少傳承人。怎麼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研培計劃啓動,傳承人紛紛走進高校,學習專業知識,研究傳統技藝,開展交流研討。經過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傳承人創作了大量原真性、實用性、審美性俱佳的作品和產品,其中不少成爲“網紅”“爆款”,備受年輕人青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水平持續提升,表現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更多“90後”“00後”加入傳承行列。
中國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際社會點贊爲中國人的“絕活兒”。從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雜技到書法、木雕、瓷器、刺繡等,其精彩的展示、精湛的技藝、精美的產品,具有跨越時空的魅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爲“中國走向世界、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成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載體。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令世人矚目,期待它彰顯出更加深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