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能3400萬千瓦新能源集中開工復工
中國日報2月26日電(記者 鄭欣)2月26日,記者從中國華能2024年新能源項目建設推進會上了解到,中國華能近34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復工,全年預計安排新能源基建投資1500億元。這是中國華能加大有效投資、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重要舉措,也是服務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具體實踐。
中國華能堅定不移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以新能源爲重點的戰新產業發展,本次開工復工的新能源項目共計222個,項目以基地型規模化開發爲重點,突出“三線一帶”,深入實施“四化”開發模式,即北部風光火儲一體化、東部沿海風核智慧能源多元化、西南水風光一體化、中東部風光荷儲多場景融合化。
在自主創新方面,中國華能將堅持科技賦能、創新引領,加快研發一批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大容量風電、先進光伏等引領行業轉型發展的原創性、關鍵性核心技術,深化推動新能源智慧運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同時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項目開發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生,堅決守牢安全環保發展的底線紅線,打造競爭力強的優質“基因工程”,持續提高投資效能。
據瞭解,2023年,中國華能新能源發展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新能源累計裝機突破7200萬千瓦,低碳清潔能源裝機佔比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完成國家第一批以“沙戈荒”爲重點的風光大基地項目建設任務,併網規模行業領先,海上風電覈准、在建、投產規模穩居行業第一方陣,西南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開發建設穩步推進,大基地開發建設多點開花。
北部地區是今年中國華能基地型規模化重點區域,華能北方庫布齊基地就地消納工程將開工建設,華能蒙東嶺東基地一期將陸續投產,去年,華能高質量完成國家第一批以“沙戈荒”爲重點的風光大基地項目建設任務,華能上都200萬千瓦風電基地全面實現投產,華能隴東基地首批就地消納100萬千瓦全容量併網,華能新疆烏什百萬千瓦光伏基地全面建成。在東部沿海地區,華能海上風電已實現可持續良性發展,今年是繼2021年以來中國華能海上風電開工、投產規模最大的一年,遼東灣、山東半島、長三角、粵港澳等海風基地將初具規模。在西南地區,西南水風光一體化開發已見成效,去年,華能瀾滄江公司、華能新能源公司投產新能源容量分別排名雲南省第一和第三,爲緩解當地供需矛盾、優化電源結構、保障電力供應發揮重要作用。在中東部地區,中國華能把握靠近負荷中心的區位優勢,充分挖掘當地資源潛力,積極拓展“光伏+”市場,持續探索多電源互補與綜合能源服務的新業態。
重點項目介紹
(一)華能隴東能源基地: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全面啓動
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華能隴東能源基地全面開工復工,新能源開復工規模超222萬千瓦,地建設全面啓動,項目建設開啓“加速跑”。
華能隴東能源基地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規劃裝機規模超10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項目目前規劃裝機600萬千瓦,包括風電450萬千瓦、光伏150萬千瓦,並配套建設一定容量的儲能。作爲“隴電入魯”工程的重點配套電源,項目建成後每年向山東輸送清潔電力超14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4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00萬噸,將進一步推動甘肅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深度轉化,有效促進東部省份綠色低碳發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同時產生落地投資超1000億元。
(二)華能瀾滄江水風光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西電東送”南部通道重要載體
“西電東送”南部通道重要載體——華能瀾滄江水風光多能互補清潔能源
基地本次續建29個新能源項目超172萬千瓦全部復工,新開工8個項目近80萬千瓦,全年計劃新開工新能源項目超327萬千瓦,全年新能源發電量預計將超過60億千瓦時,將進一步提升基地梯級清潔能源走廊調峰能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可爲“西電東送”的實施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地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基地主要位於雲南瀾滄江流域,目前運營總裝機容量超2937萬千瓦,累計發電量超1.2萬億千瓦時,年發電量連續5年突破千億千瓦時。中國華能在深挖優化瀾滄江流域梯級聯合調度潛力的同時,持續快速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化建設,充分利用現有送出通道及梯級優異的調節性能,將水電、風電和光伏三種清潔能源打捆送出,實現水風光互補調度運行,能夠更好保障雲南能源安全、提升能源清潔利用水平和電力系統運行效率。
(三)西藏最大光儲發電項目開工建設
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曲松縣的華能加娃一期光儲發電項目今天開工建設,工程裝機容量25萬千瓦,配置50MW/200MWh儲能系統,是目前西藏地區最大的光儲發電項目。項目將於今年6月建成併網發電,年均發電量超4.9億千瓦時,可替代標煤約11.9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32.9萬噸/年。項目位於海拔約4600米的青藏高原,採用牧光復合模式開發,建成後可有效解決自治區電力保供需求,加快推進西藏雅江中游清潔能源開發建設,同時帶動當地羣衆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