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創新無需“廠廠搞研發”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31日電 (魏薇 王全寶)儘管已經年過80歲,劉嘉麒仍然活躍在科研第一線。2020年疫情期間,他不僅去多個省份考察,還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進行科學普及推廣。
作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原理事長,劉嘉麒深知科普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中國科協近期組織開展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
“雖然增速很快,但10.56%的比例對於一個大國來講依然不高。從國際上看,處於中等偏下水平,西方國家的科學普及比例基本超過20%。這方面中國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專訪時表示。
劉嘉麒與地質打交道近60年,是國內知名的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中國的長白山、青藏高原,世界的七大洲四大洋都遍佈了他的足跡。此外,劉嘉麒曾參與過振興東北、開發新疆、浙江沿海新區和淮河流域環境與發展的戰略研究,他對科技創新、生態發展有長期關注。
劉嘉麒長期致力於推動玄武岩纖維新材料技術成果轉化。從研究火山岩的成因、特點,到把玄武岩變成高性能的纖維材料,他“點石成金”,使之成爲一大新產業。
在他看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大問題,就是研究與應用結合的不夠。過去對科研人員的評價標準主要看發表文章的數量和刊物級別,而忽視了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他認爲,科研人員在進行研究時,就要想到未來該如何應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 來源:受訪者提供
以下是中新經緯視頻訪談欄目《全寶對話》之“全局觀”實錄
“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大問題是理論與實際結合不夠”
中新經緯:在強調創新的背景下,如何正確認識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係?
劉嘉麒:我認爲科學和技術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有內在聯繫,但又不完全一樣。科學側重在理論方面,技術則是側重實踐。所以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看來講,我們既要進行科學研究,又要進行科技創新。但是科技創新既要創新,又要創業。
中新經緯:那你認爲目前創新最大的障礙在哪裡?
劉嘉麒:我想最大的障礙就是如何將創新和創業結合起來。創新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或者在紙上談兵,是不行的,還要去創業。創業才能使科技創新產生經濟效益、產生成果,創業以後再實現產業化和市場化,這樣才能推動經濟發展。
中新經緯:談到科技就離不開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目前來看,科技成果轉化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劉嘉麒: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大問題就是研究與應用結合的不夠。很多研究人員在學術上有不少成果,但是這些理論、方法能不能在實際中應用?這些研究對經濟發展有什麼用處?過去做得還不夠。
有一點必須強調,就是任何科學的最後落腳點必須是推動社會發展、造福於老百姓,否則都是空談、是紙上談兵。
之前我們到陝西進行黃土研究,開展野外調查,當地老百姓就會問,“你能不能告訴我怎麼能靠黃土致富掙錢?”我們當時難以回答。彼時,我們的研究重點並不是怎麼能夠發展經濟的問題,而是從科學角度研究對古氣候古環境來繁衍的問題。但是現在研究黃土,就要想怎麼保持它的生態環境的同時,又要研究如何發展當地經濟,讓當地老百姓守着自然資源的同時,能生活得更好。
中新經緯:在你看來,造成這上述象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打破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到產業應用之間的藩籬?
劉嘉麒:一方面是因爲這方面意識不強,另一方面是評價標準或是價值觀念的問題。現在有些部門強調,搞研究就要寫文章,考覈也主要看發表文章的數量和發表刊物的級別,而沒有考覈有什麼用。很多科研人員在國外能作出一定成績,但在國內就不行了,這就是評估機制和環境造成成的。
我建議未來對考覈評價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時,能否加一條:“你所做的研究在應用上會發揮什麼作用?”這也會促使研究人員在做基礎研究時,要想到怎麼應用。
當然也要把握好研究和應用兩者之間的比重。比如哥德巴赫猜想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數學問題,但是它怎麼應用?所以評價機制在實際生活中也要講究科學性。
“不主張廠廠搞研發”
中新經緯:由於去年中國的產業鏈受到了一些制約,現在國家在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對此,你如何看待?
劉嘉麒:基礎研究很重要,真正的創新和原創,很多是通過基礎研究做的。但是我一直強調,基礎研究主要是少數人來做,基礎研究不是大衆化的事。從事基礎研究的首先要具備某方面的素質,還要有能夠長時間獻身於科學的精神。
中新經緯:在你看來,政府對基礎研究應該做哪些支持工作?
劉嘉麒:政府應該在方針政策上給予支持,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在實際中應該爲基礎研究創造條件。一是人才的培養;二是工作平臺的搭建;三是在一些評價體制方面做到合情合理。這樣就能促進基礎研究的發展。
中新經緯:民營企業做基礎研究工作又該注意哪些方面?
劉嘉麒:如果企業不做基礎研究,那麼它的發展只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很難有創新和提高,在市場競爭中慢慢就落後。如果增加研究力量,不斷創新,企業的生命力就會更強。
可喜的是,現在有些民營企業有財力去支持做基礎研究。但是一個企業、一個工廠做基礎研究是有侷限的,它只能研究該企業所從事的領域內的基礎研究,很難將理論擴大化,當然它也不需要做那麼寬。
中新經緯:政府應該如何支持民營企業去做基礎研究?
劉嘉麒:我不主張廠廠搞研發,每個企業都搞研發,這樣達不到好的效果。我一直主張搞產業聯盟,產業聯盟可能包括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不同企業可以抽調一兩個人集中做研發,這樣科研水平能提高、財力也能集中,成果還能共享。
政府可以根據產業的規模和分佈,組織搭建產業聯盟。產業聯盟可以形成一定的機制,最終就能作出自己的貢獻。
“發展經濟應該走向清潔的、綠色的、高質量的道路”
中新經緯:去年,中國明確要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在你看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劉嘉麒:我認爲要做到兩方面,一方面要在能源上下大功夫。中國主要是化石能源,尤其是煤對中國經濟發展做了巨大發展。但煤炭燃燒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在能源上要想辦法調整,儘可能利用一些清潔能源,減少煤炭這種化石能源的排放。
另一方面是生態保護。大家知道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就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但沒有綠葉就沒辦法做光合作用,所以生態環境好就自然進行碳的交換和中和了。
中新經緯:在疫情的影響下,一些地區爲了發展經濟,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有反彈的跡象,我們如何能避免走過去的老路?
劉嘉麒:城市建設大多是依靠鋼鐵水泥堆砌起來。這些材料一是吸熱,二是排放,對氣候環境都不好。我建議現在要在材料上進行替代,比如玄武岩這種材料代替鋼鐵,沒有二氧化碳排放,也沒有污染,廢物也好回收,是清潔材料。我們整個社會都應該走向清潔的、綠色的、高質量的發展道路。
中新經緯:今年是咱們中科科技綜合培訓中心成立30週年,有沒有什麼規劃?
劉嘉麒:我們在中國科學院這個背景下,正在做一些科學教育和科技諮詢的工作,把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與整個社會的需求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有機結合,這是大的方向。我們現在正在編一套書,涉及到數理化、天地生這樣一套面向中小學的科學讀本,我們也在組織一些科學教育的活動,跟地方建立一些這種科學教育等合作的平臺。
專家簡介:劉嘉麒,中國科學院院士,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長,中科科技培訓中心副理事長兼主任。(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編輯: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