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投資航運股暴賺逾30億 董事長揭操作心法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表示,投資臺股採價值投資,目前股價淨值比低的航運股是主要投資標的。圖/邱莉玲
中環今年第二季獲利創近10年單季新高,投資利益加股利逾15億元立大功,累計近一年投資利益加股利海賺逾30億元,樂當航海王也一舉平反酸民的「韭菜」說。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表示,財報證明投資實力,目前滿手現金,會持續推動公司轉型,也看好航運股的投資價值。粗估中環全年約有百億資金投入股市,迄今手中持股前三名是臺灣高鐵、陽明、長榮。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公告,中環持有臺灣高鐵179,589張、金額約54.84億元、持股比例3.191%(截至7月10日),持有陽明海運10,955張、金額7.19億元、持股比例0.314%(截至8月16日),持有長榮海運3,286張、金額約5.92億元,持股比例0.153%(截至8月7日),以及持有臺積電、廣達、華碩等電子半導體類股數百張。
翁明顯透露,中環若要大量投資,會考慮股價淨值比,並選擇各產業表現最佳前兩名個股。海運股的股淨比低,長榮、陽明都不到1倍,長期具投資價值,在電子股很少股價低於淨值的個股,但考慮到投資組合,美中貿易戰讓臺灣科技業受惠,臺灣是最強AI供應鏈中心,也會買臺積電等。
根據翁明顯的觀察,許多投資人長期不看好海運股,認爲紅海危機將走向緩解,運力過剩拖累運價,會是兩大利空,且中美貿易戰、關稅戰開打,造成大陸海運出口減少。但換個角度想,全球貿易9成靠海運,貨櫃裝載民生物資屬剛性需求,等到貿易戰、關稅戰開始緩和,屆時貨量釋放將是利多。
翁明顯強調,海運面臨的變數多,包括地緣政治、戰爭、貿易關稅戰、氣候變遷等,已經不是景氣循環股,也無法看太遠,誰知道紅海危機突發會救了海運。今年海運應該OK,美國景氣看降息,一旦降息可以刺激消費,以哈戰爭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可能不會有太大改變,海運持續繞道消化運力也有助支撐運價。
不過,市場上海運多空消息不斷,股價波動大,中環也頻繁進出調節部位;至於臺灣高鐵只進不出,着眼獨佔事業且獲利穩定,是中環投資最主要標的,約佔投資總額的半數。
中環獨鍾航運股,近年業外投資愈來愈順風順水,繼去年挹注獲利衝上17.5億元,一舉轉虧轉盈,且創近20年新高,每股賺1.61元、配息0.68元;今年上半年獲利11.3億元,主要也來自投資利益12.8億元、股利0.86億元,每股賺1.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