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後,不要炫耀這5樣東西,否則孩子吃大虧!(推薦)

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前幾天,聽說了個事,心裡挺不是滋味。

同事劉姐的兒子,高考沒考好,一下子抑鬱了,差點做傻事。

印象裡,這孩子可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十分優秀。

所以,我就挺納悶。

後來,還是其他同事告訴我:“這不怪孩子,怪就怪他媽!”

一直以來,劉姐都是兒子的“捧場王”,把他從小誇到大。

朋友圈裡,不是曬孩子的成績單,就是曬孩子的才藝證;

閒談間,也是一句一個孩子“懂事、聰明,讓人放心”。

漸漸地,孩子自視甚高,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瑕疵。

其實,父母誇孩子,本無可厚非。

錯就錯在,以一種過度的、炫耀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看似是愛,實際上無異於一種“捧殺”。

老話說,謙卑含容是貴相。

層次高的父母,都懂得低調做人。

只有拎不清的家長,才忍不住各種炫,讓孩子吃虧受罪。

炫耀孩子成績

前幾天,看了個紀錄片《謝謝你來了》。

其中母親尚霞和兒子王志偉的故事,令人唏噓。

一上臺,年近60的尚霞便泣不成聲,不住地嘆氣。

她兒子王偉,27歲了,連份像樣的工作也沒有,天天在家啃老。

但就是這個不成器的小夥子,卻是當年的“學霸小孩”。

小學跳級,上重點高中,拿獎學金,還考上了985名校……

而如今之所以如此墮落,全因尚霞的一個習慣——炫耀孩子的成績。

走親訪友之際,她把兒子說成學習榜樣,將來是要光宗耀祖的;

碰上鄰居長輩,她更是經常拿出成績單,給人看看兒子考的高分。

漸漸地,王偉被貼上“滿分學霸”的標籤,生怕自己考砸了丟人現眼。

爲了這個優等生的人設,王偉只能更賣力地學,一刻不敢放鬆。

終於有一天,一次考試的失利,扯斷了那根緊繃的弦,對王偉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他的內心世界瞬間坍塌,從此一蹶不振,在自暴自棄的路上越走越遠。

節目後,有專家分析說,對孩子成績的過度炫耀,是最隱蔽的捧殺。

這種行爲,會讓孩子不知不覺地追求更高的分數,更好的名次。

會讓他們沒有可以放鬆的退路,沒有考砸了也沒關係的心理彈性。

的確,孩子成績好,是父母值得驕傲的事。

但這種欣喜與慶幸,默默放在心裡就好。

一旦彰顯出來,勢必成爲扯住孩子的阻力。

炫耀孩子才藝

有媒體路邊採訪,碰上一位送女兒去上鋼琴課的媽媽。

她對記者說: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讓女兒學鋼琴。

大夥本以爲她是心疼孩子累。

沒想到,她接下來的一句話,簡直令人大跌眼鏡。

這位媽媽說:

“鋼琴不好攜帶,沒法讓孩子在親朋面前演奏。”

原來,她讓女兒學樂器有個私心,就是能時不時地炫一下,好讓自己有面子。

這種家長,生活裡可謂比比皆是。

家族聚會,有人讓孩子用標準的播音腔朗誦,有人催孩子跳個舞唱唱歌;

朋友圈裡,有人隔三差五曬出孩子聲樂表演的花絮,附帶獲獎證書。

他們只顧着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卻忘了如此炫耀,只會把壓力給到孩子。

且不說有些小孩本性內斂,不愛彰顯,就是外向活潑的孩子,也經不住如此折騰。

在藝術領域,永遠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普通人家的孩子,學才藝的初心,不過是爲了讓孩子有個愛好,爲生活增加樂趣。

如果家長們在炫耀中,把才藝的也“卷”起來,孩子們還有何樂趣可言?

有句話更扎心:才藝課上,接受培訓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野心。

也只有放下膨脹的炫耀欲,才能令才藝真正成爲孩子小小世界裡的一束光。

尊重孩子對於愛好的選擇,尊重他們表現自我的意願,比會表演什麼的更重要。

炫耀孩子懂事

知乎上有人問:最反感父母什麼行爲?

有個高贊回答說:

最受不了父母對人說我懂事。好像“懂事”是什麼天大的美德,搞得我不敢發脾氣,不敢發表意見,不敢得罪人。

評論區,網友@陽陽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

她就是從小被誇懂事的好孩子,如今長大了,成了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處處矮人一頭。

小時候,她上課不敢舉手上廁所怕老師說她不乖;週末時不好意思貪玩怕爸媽說她不懂事。

畢竟,她乖巧的形象,早就被媽媽種在了所有人的心裡。

“陽陽很乖的,從不讓人操心”,“陽陽很聽話,是個好孩子”……

她的乖,爲媽媽引來了恭維與羨慕,卻也令自己常年活得小心翼翼。

心理諮詢師曉航說:如今,父母們都在買一個單,就是“乖孩子”的單。

我們教會孩子乖巧,但卻沒有教會他們做真實的自己,長大後只能會被各種PUA。

其實,每當你炫耀孩子懂事,潛臺詞就是:“你要繼續聽話,你要學會服從、忍耐和犧牲。”

“乖”的內在含義,被曉航老師解釋爲“背離”,也就是內外不一致。

被炫耀乖巧的孩子,會在長期的身心不統合狀態下,產生巨大內耗。

這些內耗、糾結、壓抑,在心裡積攢久了,將會以一種毀滅性的方式爆發。

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那麼多乖孩子,對外有很大的破壞力,對自我有很強的攻擊性。

所以,別再曬孩子懂事了,你每曬一次,就是對孩子的一次傷害。

炫耀養娃消費

上週,一個媽媽在羣裡分享了女兒與外教的對話視頻。

大家紛紛點贊,鼓勵孩子好好學,說英語很重要什麼的。

誰曾想,這位媽媽話鋒一轉,大談特談自己這些年的教育投資。

“女兒一節私教課好幾百,聖誕節還打算訂機票去歐洲體驗一下。”

“你看她穿的那件小裙子,好看吧?可花了我半個月的工資呢。”

“養娃太費錢了,週末去遊樂場,一天玩下來少說也得千八百塊。”

這位媽媽看似抱怨,但每一句都像是精心設計過的炫耀。

有位爸爸受不了了,直接開懟:“顯擺什麼,有倆錢了不起?”

這位媽媽一聽,氣呼呼地說:“我就是日常分享,你覺得是顯擺,只能說明你窮。”

緊接着,倆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來,最後這位媽媽被氣得退羣。

她走了以後,其他家長,包括我在內,反倒覺得挺好,起碼不用再被她的消費刺激。

每當她炫耀給孩子的花銷,我是又自責又氣惱。

自責自己沒給孩子更好的條件,氣惱自己無形之中參與了攀比。

之前看《奇葩大會》,有句話說得很精闢:能活得讓人喜歡,就別活得讓人嫉妒。

更何況,炫耀消費,不僅引來他人的厭煩,對孩子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棘輪效應”。

說的是,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易於向上調整,難於向下調整。

總是被金錢滿足的孩子,無法向下降低自己的消費慾,只會越要越多,直到把父母榨乾。

也就是說,炫耀孩子的花銷,是把雙刃劍。

對外引發他人不滿,對內造成孩子的不良習性,是最不可取的行爲。

炫耀孩子聰明

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做過一個教育實驗。

他把孩子分爲兩組,一組採用誇獎聰明的方式,另一組採用鼓勵行動的方式。

多年後,他們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不敢接受新事物,而且受挫能力差,無法接受批評。

而被鼓勵行爲的孩子,卻非常自信,敢於接受挑戰,也敢於突破自我。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從心理學上講,被誇聰明的孩子,雖然短時間內,有信心去做一些事。但被誇多了,他們就真的認爲,自己非常聰明。而聰明,是一種天賦,不需要付出努力。所以,不願努力的他們長大後反而平庸了。但被鼓勵的孩子,他看到的,是自己努力的過程,明白所有成就都得靠實踐得來。這樣的孩子,會勇往直前,不斷進取。

有位資深班主任就說過:無論孩子怎麼樣,都不要人前人後地炫耀孩子聰明。

說孩子聰明的話,不能隨便用,偶爾且剋制地說一兩次沒關係。

有關係的是,你天天掛嘴邊說,對孩子形成了不可逆的誤導。

要知道,孩子需要一個真實的自我,而非膨脹的自我。

不得不承認,父母就是孩子的命運。

一個孩子能走多遠,全在父母的日常修行。

你愛張揚炫耀,孩子就跟着你吃虧;你低調謙卑,孩子的路也越順遂。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把自己修煉好,言行有剋制,生活有智慧,就是最好的教育。

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