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力更生,建起第一座嘉陵江大橋!它和蘇聯沒關係

原創小刀99

寫在前面:牛角沱嘉陵江大橋,是重慶主城的第一座跨江大橋。

我和很多市民一樣,原以爲它是“一五”時期由蘇聯專家建造的。其實不是,這座橋完全是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的。

它和蘇聯沒關係。

大橋於1966年1月20日建成通車,由市長任白戈剪綵。那天看橋的人太多,我還是小崽兒,被人流裹上了橋。前後左右都是人,擠得很緊。我索性將腳捲縮起,不沾地,隨灰藍二色的衣流蠕動。溫暖的人流包裹着我,我猶如在母親懷裡…

都遠去矣!今天,就爲你講講這座橋的前世。

1966年,市長任白戈剪綵

01

1958:建橋意義緊迫

重慶市區三面環水,自古過江,假以舟楫。若發大水,哪怕有要死人的事也過不了江。盼橋,是千百年來先民只能想的事。

1958年,重慶人想幹的第一座大橋,就是牛角沱嘉陵江大橋。

它建成前,市民過江只能靠船,極不方便。

史載,江北地區歷來是重慶與四川東北部聯繫的通道。

1921年,楊森在修江北碼頭時,就曾打算在嘉陵江上“建設鋼橋”,但因軍閥混戰,計劃破滅;1929年及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市政當局也多次作過修橋打算,1945年還成立了兩江大橋籌備處,卻又“因政治、技術、經費等原因”,落空。

抗戰時期,江北地區人口已發展到10萬左右,據當時的警察局調查,江北城、溉瀾溪、相國寺沿江一線已有工廠140餘家,包括著名的21兵工廠(長安廠前身)

1958年建橋前,江北地區已成爲重慶主要工業區,國防、鋼鐵等企業衆多,每天約有8000多噸、2000多車次的貨物和4至5萬職工過江困難。

修建大橋,更顯緊迫。

02

困難:開工與下馬的曲折

市建委離休幹部李恆1958年任市城建局副局長,具體負責嘉陵江大橋的建設指揮。

李恆介紹,“當年,市裡專門成立了一個牛角沱大橋工程處,副市長嶽林任主任,我和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的一個處長任副主任。”

其時,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正在江津修建跨長江的小南海鐵橋,“於是市裡有關領導請大橋局,一定要支援重慶的建橋工作。”這樣,大橋局便安排技術人員,經過勘測,在原市中區牛角沱和江北區相國寺選定橋址,併爲大橋做了設計。

今天的市民可能會奇怪:當年,爲什麼要把大橋設計成一座鋼結構橋樑?

李恆稱:“爲什麼?因爲大橋局安排的設計人員,全都是搞鋼結構的。”

1958年12月,大橋動工興建,1959年3月就停工了,“因當時趕上大躍進,沒那麼多錢”。後來又上馬,但都停工了。

1963年7月,市計委向中央報告,強調重慶建橋的緊迫性,1964年初大橋復工。

除資金困難外,所需鋼材近5000噸也很困難。且這些鋼材必須依靠重鋼自己生產,但加工製作遠在山海關橋樑廠,運輸也十分困難。

真是,到處有困難。

03

測量:由6個人全部完成

市橋樑工程總公司工程師李家榮,當年負責大橋的測量工作。“我本來是市建築設計院搞勘測的,1959年臨時借調到市政公司,負責大橋的測量。”

大量的工作,僅由一個五六人的測量小組負責。小組中,技術人員僅李家榮1人。“重慶第一次自己建大橋,很多人都認爲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

“那時,我們使用的儀器,有從德國、瑞士進口的計算器、高精度的經緯儀,還有就是國產的水平儀等。每天,我們幾個就揹着這些東西,在工地爬上爬下。”

測量工作不能出差錯不說,工作量也特別大。“我們那時都很年輕,吃、住都在工棚,大家還並不覺得苦。”

“工作忙的時候,常常幾天幾夜得不到休息。”老李回憶,一天晚上,有個工程師乘船離開工地,下船時,因連續工作有點恍惚,竟把浮在江面的泡沫看成了江岸,一腳踏下去,人掉進江裡,差點淹死了。

從北岸橋臺到南岸橋臺,正橋有4墩5孔,跨度分別爲68米、80米、88米、80米、68米,呈對稱分佈。

這些數據,事隔多年李家榮仍隨口說來,可見數據已銘記在他心裡。

從在建橋面,可清晰看到人民小學、二輕局和特園路

04

土方:手推車推出大橋

蘇先恕當年算年輕人,乾的工作似乎也很普通:開挖土石方和生產、架設預製樑。

蘇是1964年12月招進大橋工程處的。

“當時,大橋工程處在七星崗街道和張家花園街道,各招了100人蔘加北引道的土石方開挖工作。”在蘇的印象中,“加上工地上的老工人,共有五六百人左右。”

據瞭解,當年修建大橋時,南面從大橋到上清寺、北面從華新街到觀音橋,都沒有直接的通道。

大橋動工後,南、北兩面都需進行大量的土石方開挖作業。

開挖後,南面的土石方填進了牛角沱(今牛角沱立交橋處,建橋前是一個深溝),北面的土石方填在了今北橋頭一帶。

蘇先恕等人當年開挖的,就是打通華新街到觀音橋的通道,開闢北引道。

“那時,工地上除兩臺東方紅推土機外,沒什麼機械設備。開挖土石方,絕大部分都靠人工完成。運輸工具,就是兩輪的手推車。”

“工地上,每25人組成一個班,其中15個男的,10個女的;由3人破大石,7、8人裝車,一兩個人在陡坡處機動幫忙,其餘的就按一男一女組成小組負責推車搬運。”

他還清楚記得,當年在工程處給他們發了草鞋,“平常幹活時,大家都穿膠鞋,上陡坡或路滑時,就把草鞋穿上”。

因爲工作異常艱苦,有人沒幹多久就離開了。和蘇一起推車的女工叫饒光明,“她比我小,但能吃苦”。有個拉小提琴的男青年,擔心破大石手上起繭,主動要求參加推車運輸;還有一組推車的兩個年輕人,在工作中產生了感情,後來結成了夫妻。

讓老蘇特別感慨的是每天工作的勞累和艱辛。他曾改編了一首詩:“拉車日當午,汗滴車下土。誰知大橋路,寸寸皆辛苦。”

4個月後,也就是1965年4月,他因表現突出,被調去搞預製樑的生產和架設,直到大橋竣工。

1965年底,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到重慶視察,從上清寺到江北,徒步走過了大橋工地。“我們當時正在大橋值班,專門在還沒完工的橋面上鋪設了木板。”

05

鋼材:從山海關運到重慶

鋪設橋面

1992年從原市中區房管局退休的林國春,對大橋的材料管理特別清楚。從1958年12月大橋第一次上馬,到1960年第二次停工,他就是大橋材料管理辦公室的負責人。

對當年所做的具體工作,林說自己也是邊幹邊學:“歸我們管的東西,不過就是一些機械設備和水泥、石子、河砂等建築材料。那時誰也沒有經驗。我們也是邊學邊幹。”

林說當年,工地旁的重慶製藥六廠向大橋工程處提供了一個車間,用作大橋的材料總庫。“我們當時就在那裡辦公,保證所有材料的發出、收回和設備的維修等。”

說到大橋所需的鋼材,老林說真是來得太不容易了!5000噸鋼材在當年可不是個小數目,“爲了不出差錯,把鋼材及時運到重慶,我們是坐飛機去的山海關。”

那時出差只有首長才能乘飛機。讓一般員工坐飛機,可見重慶對這批遠在山海關橋樑廠製造的鋼結構部件之重視,“這些鋼材裝上輪船後,經渤海、東海、長江,才運回重慶。

家住上清寺鐵園西村的楊安其、楊雙慶兄弟,那時也才10來歲,見證了鋼樑的安裝。

“當年工人的技術太好了!鋼樑上的幾萬個鉚釘,都是熱鉚的,得先在橋下巖坎上把鉚釘燒紅,再把鉚釘拋到幾十米高的橋樑上。上面的工人接住後,趁熱用大錘直接砸進鋼榫中。

這技術,比最猛的棒球運動員接球都厲害!你想嘛,鉚釘是燒紅了的,拋、接、砸得一氣呵成,也不知他們的功夫是怎麼練成的!”

時光久遠,那一代工人都已經走遠。

橋,卻留了下來。

06

通車:改善了城市佈局

1966年1月20日,嘉陵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結束了重慶主城無橋樑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它拉開了重慶橋樑建設的序幕,爲長江大橋等特大橋樑的建設,積累了經驗,培育了人才。

今天的重慶已然成爲橋都,30多座特大橋樑跨越兩江,徹底改變了城市佈局。論個頭,嘉陵江大橋只能算小兄弟,但小兄弟卻開啓了主城建橋先河。

小兄弟數據:橋長600.259米,正橋5孔,長384米;引橋7孔,長216.25米;橋面寬21.5米,其中車行道14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75米;橋型結構主體爲鉚合鋼桁架雙懸臂,引橋爲鋼筋混凝土T型樑。

大橋總投資1800萬元。

重慶人靠自己,首次實現“一橋飛架南北”的夢想!

快60年了,怎麼看,它都是一座漂亮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