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關係升溫 牽動人民幣國際化
美元目前是全球能源市場的通用計價貨幣,使用比例高達八成,沙方於1970年代與美國達成協議,自1974年以來只以美元進行石油貿易,換取美方對沙烏地的安全保證。沙國則把進出口結餘款,一部分用於購買美國國債。中國在2018年推出了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期貨合約,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部分舉措,不過人民幣原油期貨並沒有削弱美元在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
美沙關係近期逐漸惡化,沙方不滿美國不支持他們干預葉門內戰,以及對美國總統拜登試圖與伊朗達成核協議感到憤怒,對美國突然從阿富汗撤軍感到震驚。沙烏地記者哈紹吉遇害,更讓兩國關係急轉直下;俄烏戰爭後,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包括凍結國債、企業以至私人的美元資產,讓部分國家感覺使用美元也是件危險的事。
中方則順勢在國際貿易上,大舉推動貿易以人民幣計價,其實大陸與沙烏地就購買石油部分以人民幣計價,談判已經達6年之久,美沙關係惡化與俄烏戰爭是推進談判有進展的兩大國際局勢。
沙國目前每天出口原油約620萬桶,有近四分之一賣給中國,就算是其中一部分先試點人民幣計價,都將帶給國際石油市場震撼效應。
贊成的沙國官員,認爲此後沙方或可利用部分人民幣收入,向參與國內大型項目的中國承包商支付款項,反對的官員則主張,大陸政府對人民幣的嚴格管控,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興趣不大,如接受以人民幣結算石油,也將給沙烏地在海外的收入帶來風險。隨着沙烏地在推動收入基礎多元化,賣給大陸的石油以人民幣計價只是時間問題,並可能最終使沙國貨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