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渲染美國軍援 製造臺海緊張

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7月28日援引「總統撥款權」(PDA),提供臺灣3.45億美元軍援,臺灣繼烏克蘭之後成爲第二個美國運用PDA提供軍援的國家;8月29日拜登政府通知國會,首次透過「外國軍事融資」(FMF)援助臺灣8000萬美元。接連兩項新的軍援令臺灣振奮,特別是FMF的適用對象爲「外國與國際組織」引發更多聯想。深入探討美國的決策背景與過程,美國改變的只是強化臺灣自我防衛能力的方法,並非政策,本質上是政治與現實妥協的結果,過度解讀或刻意操作只會造成臺海緊張情勢繼續升高的反效果。

美國一中政策立場未變

美國即將進入總統大選的政治熱季,「反中友臺」將是大選的主要訴求之一,如共和黨主導的衆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針對加強威懾中共,強化臺灣自衛能力就提出10項建議,其中包括在臺灣儲備武器、優先運交臺灣武器、授權多年彈藥採購合約、擴大美臺軍事訓練與協調等。面對國內政治氛圍及競選連任的壓力,拜登必須履行他親自簽署生效的2023年《國防授權法》(NDAA),其中就包括了透過FMF及PDA提供臺灣軍援的條文或修正案。

同時,美國必須在兩岸關係中取得平衡,拜登運用行政裁量權刻意壓低援助額度,以免過度刺激中國。如NDAA授權總統每會計年度可引用撥款權,提供臺灣10億美元軍援,拜登將額度訂爲3.45億美元;同樣地,國會在NDAA中批准提供臺灣每年20億美元的無償FMF,但在撥款委員會遭到阻力,拜登最後決定象徵性的8000萬美元,都是兼顧國內情勢及美中關係的妥協結果。

到目前爲止,這些軍援及軍事融資的實際項目尚未公佈,單以金額來看,對於改善兩岸軍力平衡效益不高,政治象徵意義遠高於國防軍事意義,民進黨政府不應爲了「大內宣」目的,刻意誇大其效益,更應正確認知除了傳統的軍售外,美國增加軍援項目,但基本政策依然未變,尤其對臺灣維持「戰略模糊」的基本原則絲毫沒有鬆動。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就表示,戰略清晰代表了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升高。

國內外媒體聚焦於通常FMF適用對象是「主權獨立國家」,美國國防部明文界定《武器出口管制法》授權總統爲「外國及國際組織」融資採購國防物質與服務,但美國官員同時強調,對臺灣提供FMF不代表一中政策立場轉變,就是要向兩岸傳達精確的訊息,避免引發誤解、誤判。

民進黨爲選票頻放警訊

同樣地,拜登總統日前宣佈啓動PDA提供臺灣3.45億美元軍援,是美臺斷交以來的創舉。部分臺灣媒體與學者分析,拜登政府比照「烏克蘭模式」軍事援助臺灣,代表了美國對臺灣安全的重視,以及未來將加速提供臺灣足夠的軍事威懾能力,但錯誤的類比只會造成「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效應,並不符合臺灣利益。

他們忽視了關鍵事實,如針對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拜登已44度動用PDA,提供烏克蘭高達4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臺灣只有1件3.45億美元;拜登此舉也是爲了彌補對臺軍售運交延宕已高達190億美元的缺失;雖同爲PDA,兩者引用不同法理,臺灣並沒有面臨新的威脅,也不需要宣佈緊急狀況。

提供軍備加強臺灣備戰能力是美國戰略、軍事、外交的重要工具,但也是「兩面刃」,提供臺灣武器裝備固然可提升對中共的嚇阻力量,但缺乏充分實力爲後盾的威懾可能挑釁中共採取更激烈的反制行動,這也是民進黨正一步步逼近的陷阱。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順利訪問中國大陸,同時傳出美中恢復軍事高層會晤,雙邊關係已出現回穩跡象。而蔡政府卻頻頻釋放警訊,國防部預警中共可能在習近平第3任期內推動解決臺灣問題進程,犯臺可能性及軍事衝突風險增高;國軍大量增購100萬枚手榴彈;擴大解讀美國對臺軍援等,傳達的都是備戰、不畏戰訊息,絕口不提避戰。民進黨政府爲了總統選舉大肆渲染美國軍援,卻不說明真正的背景,甚至與美國不同調,這種錯誤的思維與決策已構成臺灣安全最大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