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近6成受訪境外機構考慮增配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
市場數據進一步印證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發展態勢。
日前,中國銀行發佈2024年度《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下稱《白皮書》),2023年,中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突破52.3萬億元,同比增長24.1%;2023年前9個月,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例爲24.4%,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結算的使用份額達到4.14%,較2023年1月提升2.23個百分點;RCEP自貿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保持較快增長;56.6%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考慮增加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配置。
據介紹,《白皮書》是中國銀行以境內外工商企業和境外金融機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評價和反饋爲基礎,進行問卷調查。今年1月5日至1月31日,共收到境內外工商企業反饋3744份,其中,境內工商企業反饋2619份,境外工商企業反饋1125份。境內工商企業中,含自貿區內企業反饋621份,“走出去”企業反饋323份。
國際貨幣職能繼續提升
《白皮書》顯示,中國正紮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跨境經貿投資便利化的積極作用進一步顯現,在境內外市場主體的需求推動下,人民幣國際化繼續取得積極進展。
人民幣的國際貨幣職能繼續提升。在結算使用方面,58.2%的受訪境內工商企業和47.0%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表示,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結算使用水平,較上年調查結果分別提升1.8個和11.6個百分點;境內工商企業中,反饋其境外貿易伙伴完全接受人民幣結算的企業佔37.3%,較上年提升4.8個百分點。
在融資和投資使用方面,65.1%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會考慮將人民幣作爲國際流動性的重要補充,較上年提升14.4個百分點;56.6%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考慮增加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配置,較上年調查結果提升13.4個百分點。
在人民幣的計價使用方面,43.4%的受訪境內工商企業反饋其簽訂的人民幣計價合同較上年增加,這一比例較上年提升8.1個百分點;此外,人民幣在價值貯藏方面獲得境外工商企業更高認可,37.7%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反饋,其取得的人民幣收入以存款形式持有,或投資於債券、股票等人民幣資產,較上年提升7.1個百分點。
區域錨貨幣的基礎更加紮實
市場調查結果進一步印證了人民幣區域化繼續深化的趨勢,顯示出人民幣國際化穩慎紮實推進的良好態勢。
一是區域化程度加深、範圍擴大。東盟、RCEP區域人民幣的接受意願、使用規模、產品和服務保障更加積極向好,佔中國跨境收支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以及金磚國家合作的深化,催生更多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新熱點,中亞地區人民幣跨境使用保持較快增長、南美部分國家人民幣跨境使用取得新突破。
二是經貿和金融合作持續注入新動力。中國與相關區域日益緊密的經貿合作不斷強化本幣結算合作基礎,貨幣互換、人民幣兌本國貨幣的直接兌換安排等金融合作進一步深化,有利於人民幣在區域使用的配套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完善。
三是成爲錨貨幣的基礎更趨穩固。中國在全球以及區域中的貿易地位進一步鞏固、中國物價水平保持總體穩定,進一步夯實了人民幣作爲錨貨幣的基礎;區域貨幣金融合作的加深有助於推動區域內貨幣匯率的協調。2023 年,儘管美元指數反覆震盪,但不少國家貨幣與人民幣匯率協同浮動水平提升,人民幣成爲區域錨貨幣的基礎更加紮實。
此外,境內外工商企業對人民幣國際貨幣地位的預期更加積極,有80.6%的受訪境內外工商企業認爲,未來十年,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不弱於日元和英鎊,這一比例較2022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0.8個百分點。
境內外市場主體對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繼續保持積極預期,體現在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在多個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
一是人民幣的多邊使用水平提升。2023年,人民幣在全球的支付使用份額升破多年來2%~3%的徘徊區間,連續數月保持在4%以上。二是人民幣的融資貨幣職能增強。調查顯示,在與中國貿易增長較快的東盟地區,接近八成受訪工商企業優先考慮使用人民幣作爲對華貿易融資貨幣,較2022年提升6.4個百分點;境外金融機構的調查反饋顯示,對華經貿投資往來是人民幣融資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三是人民幣的價值貯藏貨幣職能更趨提升。境外工商企業持有人民幣存款及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的意向較2022年進一步提升;考慮增加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佔比提升;在入市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受訪央行類機構中,約三分之二表示將進一步增加人民幣儲備資產。不同層面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民幣作爲價值貯藏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的職能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