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模擬約會大不同
▲在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男女約會與交往,都必須靠着真材實料,爭取打動對方的機會。(圖/翻攝自pixabay)
日前,臺大劉姓女同學因無法如期畢業,離家出走,讓焦急的衆親友與警方搜尋,爲當前數起的情殺氛圍下,又增添幾分焦慮。相對於筆者當年因高中考試失利,離家出走的往事,家人卻從不擔心女兒遭綁架或誘拐的淡定。這兩者間的差異,自然要歸諸於兩代間父母教養態度與社會治安的不同等因素。
在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高中生可以透過班刊跨校相互交流,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主動寫信到對方學校,可以成爲筆友,甚至連寫五年信而不必約出來見面。
到了大學,男同學在追求心儀對象時,可以靠毛筆宣紙寫一百封情書,來打動對方。也有人爲了引起對方注意,百方蒐集情報,看中對方的弱點如:即將主持畢業舞會,卻不會跳舞,而努力K「交際舞大全」,勤練男女舞步,最後以教舞爲由,順利達成近水樓臺的約會機會。
還有更精典的是在發生天然災害後,如突然河水暴漲的淹水危機中,肯爲對方宿舍室友冒水運送食糧,透過這樣的義舉讓女方大爲感動而接納。當然,也有女子懂得在男方遭人生鉅變時,立刻越洋奔回安慰療傷,終於讓對方無條件接納。還有人自認可以給對方幸福,不惜扮演第三者,力趕狼君。
總之,在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男女約會與交往,都必須靠着真材實料 (管它是文筆功力、與苦力技巧),用實際行動來展現赤誠之心,爭取打動對方的機會。
▼愈來愈多年輕世代變成宅男、宅女,大學生多數擅長在網路上進行各種社交互動,但相對缺乏體驗實體人生的實戰經驗。(圖/記者林怡雨攝)
話說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網路時代,愈來愈多年輕世代變成宅男、宅女,大學生多數擅長在網路上進行各種社交互動,但相對缺乏體驗實體人生的實戰經驗。
例如,筆者曾詢問一位助理,是否到了交女朋友約會的時候了。二十多歲的他竟然回答:不需要約會啊,我有很多網友可以談天說地...。直到十年後,他告訴我:年輕時還是需要約會體驗,因爲面對面的約會與交往,還是和網路交友大不相同。
因此,幾年前筆者開始在大學性別教育課程,增訂一項「模擬約會」作業,要求大學生因爲這個作業必須先徵求約會對象,安排行程,然後約會,學習過程中的真實互動、交談甚至出遊等。而這個活動事後必須加以記錄過程、附上約會照片與心得感想。
無獨有偶,對岸某城市也曾要求各大學院校需針對大學生的感情問題提出相關教學計劃,如:指導學生如何談戀愛等。不過公佈一出卻即遭反對,原因是「大學生的戀愛是教不出來的,而是需要個人去體驗與感受!」筆者很有同感。
記得多年前政大曾經與交大合辦過「政在交往、花博模擬約會」活動,其中某同學事後回顧說:「我都已經大四了,還是第一次爲了模擬約會,緊張得徹夜難眠。後來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讓我跨出第一步能夠與異性面對面出去約會」,這樣的年輕人其實不在少數。
▲哈利梅根婚禮。透過模擬約會等活動,鼓勵同學把握大學時代,學習與異性相處,瞭解他人的想法,勇敢走出去與同學談戀愛,從中找尋生命中的伴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些年來,透過模擬約會等活動,鼓勵同學把握大學時代,學習與異性相處,瞭解他人的想法,勇敢走出去與同學談戀愛,從中找尋生命中的伴侶。
至於模擬約會最困難的地方,竟然是如何在特定網頁中自我介紹,徵求約會對象一項。這其中需要運用的創意自我宣傳,讓同學絞盡腦汁。
尤其過程中,有些人會遭遇無人點選及被人拒絕等酸甜苦辣,後來也培養出挫折容忍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幸經過這些過程,有些同學真的告白成功,彼此成了男女朋友。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這是一個不太會用手機、喜歡看報紙、愛收聽廣播、喜歡將學生擺在全球人才中比較的老師。她常提醒學生重視口腔衛生,避免喝礦泉水,自己每天攜帶手帕、希望減少使用任何造成環境負擔的物品,包括減少食用肉類。以上爲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