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運用專項債實施2025年首批土地收儲 涉及14宗地總價逾66億
財聯社2月8日訊(記者 王海春)今年以來,地方加大了運用專項債券實施土地收儲的力度。
2月7日下午,珠海市自然資源局在官網發佈了《珠海市自然資源局關於珠海市2025年第一批土地儲備領域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用地收儲價格的公示》。
分析師表示,與其它城市此前更多針對單一企業,或僅對少量項目展開土地收儲有所不同,珠海本次對土地的收儲,是批量展開的。考慮到珠海本次的收儲可惠及更多企業、涉及土地用途類型多樣,且規模較大,因而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根據《關於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的通知》相關規定,珠海市本次擬對位於香洲區保稅區、金灣區、斗門區、高新區、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的14宗用地進行收儲,總價格約66.42億元。本次公示時間爲,2025年2月7日至2025年2月11日。
具體來看,珠海本次收儲的土地用途,包括二類住宅、旅遊及配套設施(包括酒店、辦公、商業等)以及商務、商業等;用地單位包括珠海華髮海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珠海斗門大橫琴琴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珠海市高新總部基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珠海華裕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總監陸騎麟告訴記者,此次珠海通過專項債收儲土地,是中央於2024年4月再次強調“去庫存”政策背景下的一次具體實踐。
“當前,商品住宅待售面積已接近2015年房地產‘去庫存’時期的高點。在此背景下,通過政策手段緩解高庫存壓力,降低房地產風險,顯得尤爲重要。然而,與2015年主要通過刺激消費端實現‘去庫存’有所不同,本輪‘去庫存’政策在手段上更加多元化,也具有更高的靈活性。政策不僅注重需求端的提振,還增加了對房企閒置土地的回購,通過減少住房供應與刺激需求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更好實現目標。”陸騎麟稱。
事實上,不僅是珠海,還有一些城市也加快了回購閒置用地以及收購已建成商品房的步伐。
中指院分析師介紹,爲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今年1月以來全國各地出臺超50條政策,對住房公積金、土地供應、計容規則及限價等政策進行優化,這其中,收儲是各地穩樓市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進一步表示,僅今年一月,就有南通海門區、上饒、來賓武宣縣等地,出臺了收購存量商品房的措施,南寧發佈了收儲徵集公告,寧夏則完成了收儲落地。
對於專項債收儲存量土地措施,業內人士認爲,今年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從中央到地方的舉措來看,財政部1月10日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在2025年新增發行的專項債額度內,地方可根據需要,統籌安排用於土地儲備和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者兩個方面的專項債項目。
中指研究院研究主管王琳表示,1月初,金華婺城區、金華金東區等地先後發佈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的公告。公告指出,本次主要優先收回收購因企業無力或無意願繼續開發、已供應未動工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
“不僅是收購已建成商品房,地方收儲存量土地,今年也會加速。允許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的政策對房地產行業意義重大,房地產開發企業大量閒置土地可能因此得到盤活,推動企業開發鏈條由此重啓,也將促進企業重新進入土拍市場。”王琳稱。
就珠海本次通過專項債對房企閒置土地進行回購,陸騎麟指出,這一舉措能有效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降低其經營風險。從更廣的範圍來看,此舉不僅有助於緩解當前城市商品住宅成交低迷、庫存壓力較大的局面,還能減少對未來住房供應的預期,從而穩定房價,可謂一舉多得。
“綜合來看,收儲相關政策的落地將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促進樓市止跌回穩提供相當有力的支持。”陸騎麟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