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雙碳戰略設計需避免六大誤區

12月28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本站財經、本站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2023本站經濟學家年會”在北京舉行。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提出當前“雙碳”戰略設計需要避免以下六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妄圖通過購買綠電、CCER來代替減碳。仇保興表示,現在很多地方都把購買綠電或者碳中和證書作爲自己單位或者一個工業區減碳的主要方法,但這不能代替減碳。原因很簡單,低碳是一種長期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購買綠電或者CCER這種方式其實等於是把減碳的任務外包了,這種外包本質上並不是你自己進行減碳行爲,而是靠其它機構替你進行減碳,倘若大家都這樣做,那麼全國的減碳任務誰來完成呢?所以不論是對一個城市、工業園區還是企業,購買綠電或者CCER的方式只能是作爲一種小額的補充,或者臨時的保底,而不能作爲減碳的主要手段。

第二個誤區,生物質能源減碳能力被誇大。許多地方在一些專家的推動下,大量計劃種植生物質能源,但是卻忽略了生物質生長對水和農地資源的限制。比如近期備受關注推廣的“超級蘆竹”,它是經組培繁育出的一種新型高產能源作物。部分專家通過計算認爲這種超級蘆竹有很強的碳匯能力,是森林的15倍到20倍。但是任何一種植物,只要產生幹物質,也就是碳氫化物的幹物質,就需要大量的水分,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形成一公斤的幹物質,往往需要500升到1000升的水。所以,能滿足“超級蘆竹”生長的自然環境極少,就目前看只有江南的一小片是可以用大量的降雨來滿足每畝地上萬噸的水的,這些地方恰恰是產糧的最主要的地區,這些地方要是都變成了蘆竹的生產基地,那麼糧食就需要大量進口。這是不合算的,也是不安全的。如果通過遠距離調水則要靠消耗大量能源來提升水位,而且那麼多的旱澇保收田拿出來種這種超級生物,糧食安全怎麼辦?這些問題都需要妥善考慮好。

權威也出錯!我國碳匯被國際頂刊錯誤數據誤導多年(來源:C位觀察)

第三個誤區,林木碳匯提升佔比過大。這個方面學術界其實是有責任的,國際知名的學術雜誌發表的一篇多國科學家研究成果表示,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爲碳排放的45%,成果表明,此前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被嚴重低估。我國也有嚴格的模型測算,然後反映到中央的文件上,黨中央、國務院去年10月份發了一個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對“雙碳”戰略的實施做出權威性解釋,這個文件上講我國通過改善和提升生態體系能夠減碳的量很少,目前能夠進入這個文件的碳匯也就是森林的蓄積量,文件上面說得很清楚,2025年到2030年的五年期間,我國每年增加的森林蓄積量,目標是減碳2.5億噸。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努力,通過森林蓄積量增加來每年減碳2.5億噸。這與我國每年100多億噸的碳排放相比只是個零頭。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碳匯量上,我們不能再自欺欺人了(來源:C位觀察)

第四個誤區,過分依賴碳封存(CCUS)。實際上CCUS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來講,從全生命週期的固碳能力來講,還是不完善的。有研究測算,如果不包括運輸和封存的成本,美國捕獲二氧化碳的成本約爲每噸15到57美金,而中國當前的低濃度的二氧化碳的捕獲成本高達300到900人民幣一噸,顯然這個成本是很高的。

仇保興:我們在雙碳設計中,過分地依賴了碳封存(來源:C位觀察)

第五個誤區,在雙碳設計中未區分灰氫與綠氫。當前各地都在上氫能源項目,認爲氫能源是一個減碳的法寶或者是主力軍,但是目前對氫能源的使用限制極大。氫氣如果來自於煤化工的,稱之爲灰氫,如果用灰氫代替傳統的能源,或者是用這種煤化工工藝生產的氫氣作爲燃料推動燃料車的發展,那麼從全生命週期來看,這種灰氫被消耗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比直接燒柴油汽油還要高出20%以上。但如果氫氣來源是綠氫,比如通過風力發電或者是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技術轉化生產的氫,那麼這種綠氫的碳排放則是灰氫的50分之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是同一種能源,但如果不同來源,其全生命週期內產生的碳排放量將相差巨大。

氫能源汽車爲什麼不能大規模上路?住建部原副部長指出三大痛點(來源:C位觀察)

第六個誤區,過於推崇大而集中式化學儲能。因爲“雙碳戰略”的實施必須伴隨着大量的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主要是太陽能和風能,但太陽能的效能在冬季和夏季相差5倍,白天黑夜更是甚至相差上百倍,風能也一樣,風能可控性比太陽能更低,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過程中就需要大量的儲能。按照傳統工業經濟模式,儲能的電站往往是越大越好,但能源的不可控因素太大,越大、越集中,就意味着危險的集中,所以要採取新的模式解決儲能問題。這種新模式又必須與全國電力系統儲能設施的需求進行匹配,這是一個難題,需要艱鉅的、細緻的、科學的研究工作。

儲能的路線是很多的,但如果既要考慮安全問題,又要考慮大面積的儲能,必須走出一條社區能源系統的建設模式,也就是可以通過社區內大量的電動車進行儲能調峰。最關鍵的,可能還是需要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我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現成水庫的國家,其中有20%的水庫是可以直接改裝成爲儲能調峰電站的,這就需要水利部門、電網公司進行協調,在體制上做出改變和努力。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未來可以讓電動車給城市供電(來源:C位觀察)

對此,仇保興提出五點應對之策:

首先,雙碳路線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跨學科的團隊持續創新研究,沒有捷徑可走。

第二,雙碳是必須要靠雙創來引領,沒有全民的創造精神,很難實現雙碳任務,90%以上雙碳的科技和政策工具,都在未來創造的過程中。

第三,雙碳需要對固有的知識進行更新,將固有的利益關係打破,同時要突破傳統的思路,特別是對那些傳統的工業文明、大而集中、流水線、中心控制這樣一些傳統工業思想的突破。

第四,雙碳戰略需要更多主體的參加,取決於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因爲只有企業家能夠把各種各樣的資源有效地組織起來進行顛覆性的創新,而且承擔過程中所有的風險。

第五,讓每一個城市成爲競爭的主體,雙碳是相互競爭中間互幫互學,這樣才能夠總體上把地方的雙碳戰略和國家的雙碳戰略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而且系統化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