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博士棄半導體大廠百萬年薪 AI養殖留下臺南漁村風景
連唯證(左)與邱禹韶(右)離開科技大廠創業,與養殖業東林水產二代林裕綸(中)一拍即合,要透過AI加速產業升級。(郭涵羚)
每年秋末,黑面琵鷺從北方飛越2千多公里,到臺南沿海過冬,1池連着1池的魚塭,就是牠們的豪華自助餐。像這類的候鳥,無論外面世界多大,繞了1圈,最後仍會回到最熟悉的家鄉。
臺灣新創圈,類似的故事也在上演。
從成功大學電機學士唸到博士、在臺南待了10年的連唯證,畢業後理所當然進入竹科半導體業當IC設計師。
每年,他仍會回七股賞鳥,但有次回去卻觀察到:「爲什麼魚塭漸漸乾涸?」這開啓了他的返鄉創業路。
沒養過魚,卻要教漁民養魚?
花1年當免費實習生,博得在地信任
他問當地養殖漁民,爲什麼現在都不養魚了?原來,養殖業正面臨世代斷層危機,老一輩仰賴人工、缺少系統性資料紀錄,難以傳承;也因爲太辛苦,每幾小時就要巡1次魚塭、全年無休,不希望下1代回來接班。另一方面,想進這行的年輕人,卻因爲缺乏經驗,難以跨入。
在連唯證眼裡,這些問題都可靠科技解決。「只要能把產業裡的重要參數數位化,就能複製成功、避免失敗,加速產業發展。」他說。這也是半導體產業給他的思維。
但看見痛點還不夠,他更務實分析市場。
從臺南七股出發,他瞄準的是,佔全球約8成漁獲量的中國和東南亞市場。
當漁獲量越來越稀缺,「魚就是海里的黃金,」他說,因此需要透過科技升級養殖技術,就像最具代表的挪威鮭魚養殖業,人均年產值高達新臺幣2千4百萬元,是臺灣製造業的約3倍、半導體業的約1.3倍。
但,挪威無論氣候、水溫都與亞洲不同,解決方案無法通用,這正是他的機會。
於是,4年前,連唯證捨棄百萬年薪、離開工作4年的半導體大廠,與原本在科技業做海外業務的太太邱禹韶,攜手成立海盛科技,再次回到臺南。
其實光看外表,很難相信皮膚白淨、帶着眼鏡的連唯證和邱禹韶,是徹頭徹尾的「戶外咖」,不只泛舟、高空跳傘、攀巖樣樣來,更在鯨鯊相伴的大海里求婚。只是,要打進養殖漁業,對這2位熟悉大海的科技新貴,仍是挑戰重重。
「我們一開始想得很簡單,」連唯證回憶,他們先參考國外漁業用什麼最新科技,自己做出產品,再向漁民推銷說應該用這產品。沒想到,卻遭漁民反問:「沒養過魚的人,憑什麼來教我怎麼養魚?」
再加上,突然有陌生人找上門,也讓漁民起疑心:「是不是來偷魚或探聽什麼。」對於要放在水裡的物聯網設備,也擔心會不會有毒?會不會漏電?魚死掉算誰的責任?
「最難的就是信任感!」連唯證說。
信任,只能靠時間和互動累積。他們花了約1年當漁民的「免費實習生」,學餵魚、收成、看水色判斷水質等養殖知識,觀察工作流程,最多1家登門超過10次。
爲了研究海上箱網養殖技術,更三天兩頭就跟着出海。連唯證笑說海上風浪已經讓他們「吐到習慣」,甚至,海盛每位員工都去考了可以出海的登船證,過程中需克服心魔,從約1層樓高的甲板跳下海里。
走過這一遭,他已從徹頭徹尾的科技人,變成「半個漁民」。原來小丑魚會「離婚」和吃掉品質不好的卵、海里的石斑魚也會因暈浪嘔吐、魚在水中歪斜游泳可能是生病等等,瞭若指掌。
用AI工具提升效率
影像辨識記錄生長,幫魚貨增重2成
「不要把自己當科技人,AI最重要是產業知識,要把自己當成那個領域的人,纔會瞭解他們的痛點。」連唯證說,也因爲長時間觀察,他更知道產品應如何設計,在導入新工具的同時也不會影響既有工作流程。「像我們原本覺得放1個攝影機下去,不會有問題,但人家不是這樣想的。」
爲此,他也改變心態,「我們不會比漁民懂養魚,所以不要想着去改變他的生活、工作流程,而是幫他提升效率,」連唯證形容,「就像是提供Word(軟體),但沒有教怎麼排版。」
目前海盛管理系統主要有3種功能,從陸地上的水族箱、魚塭到海中的箱網養殖都適用。首先,是「看得到」,透過AI影像辨識去除水中影像雜質,就算在充滿海藻的混濁海水裡,也能看清魚。
再來是「量得到」,可量測和記錄魚類的身長、體重和健康狀況。一家業者就發想利用該工具,記錄不同飼料配方對魚生長狀況的影響,調整配方後,魚在3周內增加22%體重。
此外,過去要出貨時,爲了達到客戶要求的體重,得定期抽樣,實際將魚撈起,用人工量測魚長,可能造成魚的耗損。透過AI工具,5分鐘就能量完3百隻魚,且不會耗損任何1條魚。
全臺最大活餌供應商東林水產,就導入這臺AI攝影機,記錄和預測小丑魚種魚何時產卵。要培育小丑魚,等種魚孵卵約5天后,才能將魚卵收成、移到更大的缸培育,若時間沒算好,等魚卵孵化成魚苗後,會被水流帶走而產生耗損。
過去,他們只能靠人力從上午9點巡到晚上6點,若小丑魚在晚上產卵,誤差最多可能到1天,影響收成率。但如今透過AI,能即時記錄並預測產卵時間,減少耗損,提早做出貨排程。而且,這套工具還能透過辨識小丑魚的外觀、游泳行爲,判斷小丑魚是否生病、生了什麼病。
做爲海盛第一批客戶,東林2代林裕綸笑說,之所以想導入這套設備,就是因爲年輕人比較「懶」,希望透過自動化省下更多時間和人力,改變全年無休的養殖業。在他的記憶裡,過往放下家裡魚塭、全家一起出遊的次數,不到1、2次。
第三種功能是「控得到」,將海盛的AI影像辨識技術與既有養殖設備結合。例如,以往自動餵食器只能定時定量投食,但結合海盛的攝影機,能觀察到魚羣都集中在某1區,就能調整投食,避免發生某羣魚吃太撐、另1羣魚吃不到的狀況。
如今,全臺最大水質檢測儀器設備商、最大網具製造商和自動餵食器製造商,都是海盛合作對象,也成爲他們打進養殖漁業的通路。
打進養殖業設備龍頭
杜拜、中國、巴基斯坦業者也在洽詢
此外,西南部漁業縣也有數10位漁民與海盛合作,針對8種市場上價格較高但難以養殖的魚種分析、認證,提高育成率,更已有杜拜、巴基斯坦、中國的業者在洽詢。
10年前,連唯證是成大野鳥社兼黑面琵鷺保育志工,常常清晨就得在岸邊守候,記錄該年有幾隻黑面琵鷺飛回臺灣。念博士時,更每週都到七股防波堤曬太陽,鋪件雨衣就躺在地上睡午覺,「博士論文都在那寫完的!」他笑說。
10年後,他又回到這片土地創業。問他這幾年自己最大的改變?他給了一個出乎意料、卻也很樸實的答案:知道哪邊賣的魚最好吃!「過去在科技業的目標是當『CEO』,現在是倒過來的『OEC』(指日文「好吃」的發音)!」
商業週刊1785-17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