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勞動者之歌|王璐璐:飛機“小心臟”的手術師
新華社瀋陽4月30日電 題:王璐璐:飛機“小心臟”的手術師 新華社記者丁非白 她是獲得中國民航局、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歐洲航空安全局等多方維修資質認證的“全能型”女機務;她帶領團隊歷時15年實現了維修項目從無到有,與團隊累計修理裝置超過2000臺,創造超40億元產值…… 她叫王璐璐,是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瀋陽基地附件部副經理,連續20餘年奮戰在民航維修一線,曾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及“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等榮譽。 2000年,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王璐璐,來到瀋陽的民航維修基地。“那時我最喜歡在現場看師傅們幹活,一有空就請師傅們教我認各種零部件,陪他們加班。”王璐璐說。第二年,她申請到一線工作,“感覺幹機務沒在一線幹過,心裡不踏實。” APU(Auxiliary Power Unit),即輔助動力裝置,位於飛機尾端,號稱飛機的“小心臟”,對飛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除發動機外,維修精度和產值最高的部件,轉子每分鐘的轉速高達49000轉,單臺產值超20萬美元。因其結構複雜、維修難度大、修理費用高,是否具備該裝置深度修理能力是評價一個航空維修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2004年,基地決定探索APU深度修理,王璐璐成爲團隊負責人。 “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我們沒有經驗可借鑑,只有兩本簡單的手冊。”王璐璐帶領車間技術組的兩個人,從自學手冊開始,研究工藝,編寫工卡,從螺栓墊片到大型設備,準備各種APU深度修理用品。 爲節省資金,所有的APU修理工裝都在本地加工。他們研究了100多項工裝技術圖紙,對每個關鍵尺寸反覆推敲,以較少的資金完成了全部的工裝加工。沒有資金建車臺,他們就改裝便攜式可移動測試臺;沒有自動記錄測試設備,他們就手工完成…… 2006年7月8日,是王璐璐最難忘的一天。第一臺修理後的APU連接到測試臺上,等待最後的檢驗。她按下啓動按鈕,大家屏住呼吸,盯着監視屏,屏幕上各種數據不斷變化着。 “啓動成功!顯示滑油壓力正常,主軸振動正常……”王璐璐報出一連串監測結果。“我們成功了!”試車間內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一幕,團隊成員多年以後記憶猶新,他們完成了幾代機務人的夢想。 隨後,王璐璐的團隊完成了首臺A320飛機APU的翻修工作,獲得了中國民航局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翻修資質。後又逐步具備了包括國產ARJ21飛機在內六種型號APU的深修能力,其對寬體機波音787的修理,成功填補了中國民航維修領域空白。 2018年南航成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爲民航局首批認定的民航維修領域唯一一家工程中心,王璐璐成爲工程中心四個研究室的負責人之一。王璐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她帶領的團隊擁有14項專利,發表各類核心期刊論文20餘篇。 “保持好奇心,敢於嘗試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會繼續這樣對自己要求下去。”王璐璐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