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前駐德大使史明德:中歐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倒退沒有出路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也改變了許多人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面對後疫情時代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中歐、中德關係能否繼續行穩致遠?就此問題,人民網專訪了前駐德國、奧地利大使,中國德國友好協會會長史明德。他認爲,全球化使我們成爲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只有合作才能應對挑戰,戰勝困難,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以下爲專訪實錄。
人民網:作爲一名資深外交官,您曾長期在德國工作,並於2012年至2019年擔任駐德國大使,可謂見證了中德關係的發展與變遷。您在德國任職期間曾經歷了哪些兩國關係發展上的重大事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經歷?
史明德:47年的外交生涯中,我主要是與德國和歐洲打交道。在德國學習、生活、工作,加起來有28年,還曾在奧地利當了兩年大使。可以說,我印象最深刻的外交生涯是擔任了兩年駐奧地利大使和六年半駐德國大使。
21世紀以來,中德關係進入了發展最快、最務實、也是最深入的階段。雙方關係一下子上了三個臺階:2004年,兩國宣佈在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框架內建立具有全球責任的夥伴關係;2010年,雙方決定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到2014年,雙方又將關係提升爲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
史明德大使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記者 張悅 攝
我擔任駐德大使期間經歷了兩國關係高規格、高水平的發展。這突出表現在中德兩國領導人頻繁交流與互訪方面。僅在我擔任駐德大使期間,雙方高層領導人互訪就達14次之多,爲雙方關係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兩國還建立了總理級別的政府磋商機制。在我擔任駐德大使的六年半中,兩國政府進行了四次磋商,建立了四個新的對話機制,即高級別財經對話、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人文交流對話和高級別安全對話。
其次,兩國經貿關係也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德國一直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2017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爲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伙伴。至今,中國已經連續四年成爲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投資方面,中國實現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投資模式實現以德國對華單向投資爲主,向現在雙向投資持續擴大。中國目前有3000多家企業在德投資。從投資質量上講,兩國在工業4.0對接、科技創新、人工智能、數字化合作、無人駕駛等領域都展開了新的合作。經濟貿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的態勢,奠定了整個中德關係的物質基礎。
第三,雙方人員往來規模持續擴大。中國在德國的留學生數量超過5萬人,居德國外國留學生之首,佔德國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0%。至2016年底,兩國已建立91對友好省州(市),500多對大學研究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我擔任大使期間能親身經歷、見證這些進程是非常令人難忘的。
人民網:您認爲中德兩國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更好地開展多領域合作,共同爲新形勢下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史明德:新冠疫情對整個國際形勢、國際關係、國際格局,包括中德關係,都造成了重大沖擊,改變了很多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某種程度上也使國際社會對世界今後發展產生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中國始終認爲,全球化使各國的利益相互融合。世界上重大的政治、經濟、衛生問題是無法靠單一國家解決的,所以大家必須要攜手合作。但是,美國政府卻奉行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政策。以前,整個國際社會在重大全球問題上,如“9・11”事件和國際金融危機,都強調加強合作與協調。非常遺憾的是,今年疫情本應更加增強合作,但一些國家卻深受單邊主義嚴重影響,各自爲政。
中德關係被兩國領導人定位爲“合作共贏的示範者、中歐關係的引領者、新型國際關係的推動者、超越意識形態差異的合作者”。當前國際關係的複雜性和嚴峻性更加凸顯了中德兩國在國際和地區提升地位與影響力的必要性。越是在疫情嚴峻和蔓延的形勢下,雙方越應加強合作。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包括中歐面臨重要的選擇。我們需要更多的多邊主義,還是更多的單邊主義?我們需要更多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還是更多的國際協調?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共贏,還是更多的對抗、衝突、摩擦?我們需要更多的自由貿易,還是更多的貿易保護主義?這些根本性的問題關乎世界未來的和平與穩定,事關中國與歐洲未來的自身發展,也事關中歐關係未來的發展。我們必須做出明確的回答和選擇。我們不需要冷戰,冷戰意味着零和遊戲,結果沒有贏家,只有輸家。我們不需要一個分裂的世界,全球化使我們成爲人類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只有合作我們才能應對挑戰,戰勝困難,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2018年12月,史明德大使(左二)在機場迎接來華訪問的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疫情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中歐面臨的挑戰是共同的。首先,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只有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才能取得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只能適得其反。第二,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困境。加強彼此合作,恢復世界經濟增長,保持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符合我們的根本利益。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機會主義,維護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構和組織的權威和正常運轉,是我們共同的職責所在。第三,當前自由貿易體系受到嚴重挑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制裁日益成爲相互施壓的主要手段。中歐應當更加明確地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推進世貿組織的改革。第四,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美國退出氣變條約是嚴重的倒退。中歐不僅要堅持履行條約義務,而且要大力推進國際務實合作。第五,堅持和平解決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特別是遵守伊核協議,政治解決朝核問題、中東問題,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
新冠肺炎疫情使中歐在堅持多邊主義、特別是共同抗擊疫情、恢復世界經濟、維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推進氣候變化合作等全球治理領域的理念增多,合作願望和需求上升,共同利益擴大。
人民網: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恢復經濟增長,爲重振世界經濟做出了貢獻,對德國企業也是利好消息。路透社最近指出,許多德國企業計劃在中國擴大建設新工廠,從而搭乘中國經濟最先從疫情中復甦的快車。您對此有何評價?對正在談判中的中歐投資協定,您有何期待?
史明德:今年9月14日,習近平主席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視頻會晤。中德歐領導人爲下階段中歐關係規劃方向,確定重點領域,一致同意加強溝通協調合作,確保今後中歐之間一系列重大政治議程取得成功,深化互信,實現互利共贏,堅持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中歐關係邁向更高水平。中歐雙方宣佈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確認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中歐決定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數字合作伙伴關係。
疫情對中國和德國各自經濟以及相互關係造成了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我們也看到,中德兩國是世界上對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也是兩個最先實現復工復產和恢復貿易與人員往來的國家。在世界汽車市場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國2020年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德系汽車每月以兩位數的速度實現銷售增長。
2019年2月,即將離任的史明德大使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辭行。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德兩國領導人通過各種方式保持密切溝通協調,交流頻率甚至超過疫情之前。兩國互相幫助,共同倡導國際合作,堅定支持世衛組織工作,爲國際社會抗疫合作注入了穩定力量。中德兩國政府、地方、機構和個人第一時間向對方捐助抗疫物資,支持對方國家抗擊疫情。
目前,中德各領域合作正在加快恢復。爲支持復工復產,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中德建立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累計安排14架次包機,爲2600餘名德方復工人員及家屬返華創造了條件。
近期,雙邊貿易已明顯呈現趨穩向好的勢頭。據德方統計,德國6月對華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20.2%和15.4%。中國連續四年超過美國,成爲德國全球最大的貿易伙伴。今年第二季度,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爲德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今後,中歐、中德關係有望更上一層樓。
今年11月24日,習近平主席再次和默克爾總理通話指出,中方願同歐方就下階段中歐重大議程繼續密切溝通,努力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推進中歐環境和氣候、數字對話機制建設,打造中歐綠色夥伴、數字夥伴,爲新形勢下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歐投資協定釋放出堅持自由貿易、堅持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積極信號。
人民網:中德、中歐在全球治理理念上有很多一致或相近之處,但是今年以來德國和歐洲也提出將中國視爲競爭對手,您對此如何看待?
史明德:雖然中歐關係不斷向前發展,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歐之間的摩擦、競爭也同時在上升。這裡涉及到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如何認識和看待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中國的崛起給歐洲帶來更多的挑戰還是更多的機遇?
另外,由於中國發展的速度和質量越來越高,必然導致中歐之間的同質競爭。以前我們處於產業鏈、供應鏈的中下游,與歐洲的互補性很強。現在我們從中下位置向中上位置發展,歐洲必然能感覺到來自中國的巨大競爭壓力。如何看待這種競爭,是從競爭中尋找合作,還是用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壓制對方的發展?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
我們一直支持歐洲的一體化,支持歐洲成爲世界政治、經濟上的一極。一個多元、多極化的世界有利於穩定,所以我們反對單邊主義。在一些重大的全球問題上,中歐有很多共同點。中歐關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合作的全局和大方向,突出合作的共同點,開拓合作的新領域,妥善地處理存在的分歧,實事求是地認識彼此。
中歐、中德雙方並沒有把對方都看成是敵人。中國改革開放42年以來,歐洲也是最重要的受益者。例如中國是德系汽車最重要的市場,西門子在中國有將近100個合資企業。中國的發展爲德國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人民網:面對民粹主義擡頭、疫情反彈、英國“脫歐”等狀況,德國在歐盟中扮演的角色是否會發生變化?
史明德:德國外交政策有四大定位:一是推動歐洲一體化;二是堅持跨大西洋聯盟;三是妥善處理對俄羅斯的關係;四是在價值和利益平衡中重視對華關係。德國吸取了歷史教訓,將自身發展寓於歐洲發展之中,堅持德法軸心,帶動北歐、荷蘭、奧地利,從而更好地實現德國的意圖。今年下半年,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默克爾宣佈歐盟的三大任務爲控制疫情、推動歐洲一體化、統一對華政策和立場。
德國無論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在歐盟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德國願意在歐盟發揮領導作用,但又擔心被孤立。因此,德國對如何發揮自身作用猶豫不決,進退兩難。歐洲其他國家希望看到德國多出力、多出錢,但基於歷史原因,對德國一家做大又心有餘悸,始終持有懷疑態度。
內政問題是德國最大的困擾:首先要消除東西德經濟和社會的差距。德國統一已30多年,東西德經濟差距有所縮小,但並未消除,心理隔閡仍然巨大。二是難民問題十分突出。由此引發的社會、宗教、恐怖襲擊等問題此起彼伏,長期困擾着人們,助長了民粹主義和右翼勢力。三是政黨生態碎片化。傳統政黨大幅萎縮,新興政黨日益壯大。政府執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下降。四是疫情日益嚴重,經濟復甦遲緩。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難以就疫情控制措施達成一致,控制疫情和反控制措施尖銳對立。
明年德國將步入大選之年,加之默克爾總理不會再謀求連任,其內政外交政策中不確定因素會有所增加。
人民網:美國對盟友在多領域施壓,先從德國撤軍,後又阻撓“北溪-2”項目,跨大西洋夥伴關係陷入低谷。而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即將明瞭之際,歐洲多國領導人就紛紛發表賀電祝賀拜登勝選。德國總理默克爾稱期待與拜登展開更多合作,德美兩國的友誼必不可少。您如何看待德美關係發生的變化及影響?
史明德:美國重視歐洲和德國,並將其納入和使之服務於美國的全球戰略,這是美國對歐和對德政策的出發點。這一點二戰以來沒有變化,今後也不會變化。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大集團分別佔領德國,兩個德國分屬兩大軍事和經濟陣營。兩德在外交、軍事、安全上完全依賴美蘇,毫無主權可談,這就是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一樣的地方。兩德統一後,德國才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纔開始有了主權和自主的意識。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德國始終把跨大西洋關係視爲德國外交的基石。
同時我們也看到,隨着德國實力的增強和影響力的提升,隨着歐洲一體化的進展,歐洲和德國的主權和自主意識也不斷增強。特朗普打壓和制裁德國,進一步激發了德國認爲美國靠不住和要靠自己掌握命運的決心。
2019年2月,史明德大使辭行拜會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德國各界對拜登當選充滿了期待,期待着德美關係重歸於好,甚至不惜打“中國牌”向拜登示好。但是也有人指出,德美關係不會再回到奧巴馬時期了。德美、歐美關係會有所改善,但是雙方在經濟貿易方面的競爭,以及國防開支和北溪2線等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能彌合。
歐洲和德國都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可以預計,歐洲和德國在意識形態和經貿方面會跟美國有更多協調。但是,它們不可能捨棄在中國的巨大利益,也願意和中國在國際重大問題上,如全球治理、多邊主義等方面進行合作。我們希望隨着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結束和簽署,雙方能夠有共識按照新的協定來行事。
人民網:您於今年8月當選爲新一任中國德國友好協會會長。您的履新感受如何?未來在推動公共外交發展、促進中德人民友誼方面有什麼計劃?
史明德:中國德國友好協會成立於1992年,王殊大使是首任會長,我是第二任會長。中德友協是中國爲數不多的幾個全國性的國別社團,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和相互瞭解和理解,牢固兩國之間的民意基礎。我出任中的友協會長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我未來的工作和努力方向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在對德民間交往中發揮引領作用,打造對德民間交流大平臺。我們要以本次換屆大會爲契機,重新整合、盤活全國對德民間交流資源,牢固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民意基礎。協助全國對外友協開展對德國友好組織、友好人士的工作,利用各位理事的獨特資源和人脈關係,豐富民間外交內涵。二是在對德公共外交中發揮骨幹作用,積極對外發聲。讓更多的德國民衆瞭解一個真實、客觀的中國。有針對性地推動中德政治家、民間團體和智庫互訪,舉辦介紹中國國情、推進中德各領域合作的研討會。重點推動兩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活動。三是在對德城市外交中發揮橋樑作用,促進中德地方交流,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目前,中德間有99對友好城市,中德地方政府在抗疫國際合作中相互支援,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德友協還將進一步吸納中德兩國各種友好合作與交往資源,聚集對德交往重要力量。